从5月12日14时28分地震发生,到14日12时15分驻鄂空降兵15名勇士伞降茂县,其间45小时又47分钟,茂县完全与世隔绝。全中国的心为他们揪着的那段时间,茂县人是如何度过的?当时又发生了怎样的一幕?
2008年5月12日下午,在地动山摇中,茂县的交通、水电、通讯全部中断,成为一座孤城。在长达近46个小时与世隔绝的时间内,这座城市经历着有史以来最为惊心动魄的一段时光。一个行政县,在近46个小时内与外界失去联系,这在新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好在茂县没有乱:
地震发生后,整个茂县水电中断,县城所有电视机、广播电台视频音频信号全部中断,所有的手机、固定电话均成盲音,部分房屋垮塌或严重开裂,各个乡镇无法联系,情况不明……茂县通往外界的道路被山体滑坡掩埋,交通全部中断,至少有4万名游客被困茂县境内。全县居民惊惶失措,不断向广场上涌来,不大的中心广场很快密密麻麻挤满了三四万人。茂县中心医院的病人和医护人员也很快被疏散到了广场上。
很快就在广场上支起数十个大棚子。下午4点多钟,县政府在全城不同地点支起了5个大灶,给受灾群众和滞留在茂县的游客免费供应食物。13日凌晨3时许,开始下雨,数万名居民或站或坐,把身边一切可以遮挡风雨的物件,披在身上,彼此依靠,互相取暖。他们不知道这场灾难到底有多严重,会持续到什么时候,也不知道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绝大部分群众没有睡,在凄风冷雨中,等待黎明。
茂县中学:
学校操场的坝子大,附近的居民也来到学校避难。茂县中学组织老师们从尚未倒塌的女生宿舍里,把桌子、凳子、被子等一切可用之物抢出来,并派人上街买了一千床棉被和很多塑料薄膜。学校还组织教师从校小卖部抢出了方便面和矿泉水。当晚12点,每名学生手上发了一瓶矿泉水和方便面。方便面没有水泡,大家就这样干嚼着吃。这是地震发生后,师生们吃上的第一顿饭。夜里下起了雨,因为一时找不到支撑点,学生们坐在抢出来的小板凳上,以班组为单位,互相轮换着用手顶起塑料薄膜避雨。师生们就这样度过了震后第一个无眠的雨夜。
信号迅速恢复,外界准确的消息传入茂县,电台稳定了民心:
地震发生时,茂县中波台的台长张昭全没有惊慌,他知道,中波台的办公楼在2001年开始修建时,就是按可抗8级地震的标准设计的,他马上将还在宿舍楼里的员工疏散到大厅来。等8名员工都到齐后,张昭全让负责技术的副台长带人检查机器设备,到机房将几台机器复位,将损坏的电路等重新接好,然后去检查外面的调频铁塔,一切都无恙后,几个男员工搬出了台里的发电机。
对震后的茂县来说,这绝对是一个历史时刻:12日下午5时57分,茂县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四川人民广播电台开始恢复信号,收音机里传出了来自外界的地震消息。
此时,停靠在广场附近马路边的一辆车里,驾驶员偶然间打开了车载电台,里面传来的清晰电波,在广场上引起了一阵不小的骚动,几十上百人围着这台车,竖起耳朵听着。
在茂县成为孤岛的近46个小时里,除了少数单位通过安装的卫星电视接收器来收看电视外,全县10余万干部群众和4万滞留境内的游客,绝大多数人都靠中波电台来单向地了解外界的信息。
就在整个茂县迫切地想与外界取得联系的时候,从阿坝州到四川省,再到国务院,都在为这个城市的安危揪紧着心。
神兵天降解孤城:15个黑点由小渐大,那一刻,茂县好多人哭出声来
14日11时47分,天气出奇的好。隐隐约约,人们听到天空传来飞机的隆隆声,这声音由远及近,由小渐大。人们都禁不住心潮澎湃,前天就从广播里听说,空降兵准备冒险空降,这几天大家都一直在竖着耳朵,等待着这雄壮的轰鸣声。
接应的人和车早就安排好了。在银灰色运输机的轰鸣声中,15个小黑点从天而降,白色的降落伞慢慢往下飘(一共是十五人,被称为十五勇士。分别是:领队李振波大校,王君伟、于亚宾、刘志宝、殷远、郭龙帅、李亚军、赵海东、赵四方、雷志胜、刘文辉、王磊、任涛、李玉山、向海波。跳伞高度为5000米,因为茂县周围有许多3000-4000米以上的高山)…这一切,千千万万的茂县人都看到了,到处是欢呼声,掌声。那一刻,好多人哭出声来!看见希望了。
大部分的伞降落在对岸山谷的一片开阔地带,除了一名战士落在树上受了轻伤外,其他人安然无恙。 解放军他们来了,感觉给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在严重的灾难面前,国家没有忘记我们。
伞兵在迅速转移到茂县武警中队院子里后,李振波大校马上命令通讯兵架设卫星天线,第一时间向外界传递了茂县的灾情。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