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思园建于清光绪11到13年间,即公元1885年至1887年。是由江南著名画家袁龙精心设计,历时了艰辛的两年时间而竣工,距今已有124年的历史。园内以亭、台、楼、阁、曲桥、假山、廊、舫、船、榭等古建筑一应俱全并皆贴水而建。是以水为景如浮水上,景色独特雅致、文化内涵丰富、受多方赞誉,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园主名叫任兰生、号南云、土著的同里人、生于1838年,1888年4月19日死于任职途中。26岁时到安徽投靠巡抚乔松年,并在前敌营务处任职。因作战有功,先后担任记名盐运史、候补道布政使,并兼淮北平厘局及凤阳钞关等职。光绪五年也就是1879年始任凤颖六泗兵备道,筑城垣、治驿路、建桥梁、开船塘及设育婴堂、戒烟局等,综合治理,效果显著。光绪十一年也就是1885年因镇压捻军不力,被人参奏,革职回乡。花了十万两白银建造了这座私家园林,园名取自《左传》“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之意。整个园林建筑突破常规,把一般的南北纵向结构改成东西向的横向结构,从园名及建筑的特殊设计来看,主人是一位久经风雨却淡泊名利,不喜张扬向往以山水怡情的文雅儒将。

整个退思园可分成三个部分,由西向东分别是左宅、中庭、右园。步入退思园这个“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诗文园林中,我们能感受到退思园不仅是供我们观赏的胜境,更是是专家学者研究历史文化造园艺术的范例。它即有江南园林的形式和内涵,也保持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更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珍品,又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与科学价值。

宅分内外两部分。外宅为前后三进,由门厅、茶厅、正组成。外宅的第一厅称为门厅,也叫轿厅,是停轿子的,两旁的小房是帐房。第二厅称为客厅,也叫茶厅,是主人接待普通客人的厅堂,也是主人送客的地方,因此也叫留步厅。客厅之后是正厅,它是主人招待贵宾和办理婚丧喜事、祭祀大礼的场所。正厅内的摆设颇有意思,条案上左为大理石花窕镜,右为青花瓷瓶,有“平静”之义,厅左北角置大摆钟,厅右北角置西洋落地镜,取“尽忠”之义。

内宅是园主与家眷起居之处,名“畹香楼”, 而畹香则是主人的字,这三字据说是由原上海市市长汪道涵同志所题。楼为南北两幢,各五楼五底、建造成徽州特色的大走马楼,东西两侧的双重走廊有两大好处就是夏天遮阳、雨天挡雨。楼廊下各设一部楼梯,方便主仆上下楼避让,可谓一举多得。

整个退思园“春、夏、秋、冬、琴、棋、书、画”四季四艺俱有,真是步移景换,处处可观;小中见大,园中有园,幽雅绝伦,不俗不凡,真不愧为世界文化遗产。

关于退思园的一些游玩须知简单罗列如下:

①、关于门票:已经包含在同里古镇大门票里面了,不需要再另外购票了。并且退思园是离景区大门口最近的第一景点了,可能是大部分人来同里游玩的第一站了。检票口出示同里景区门票皆可入园了。

②、门票优惠政策:关于门票优惠政策可以参考同里古镇景区大门票的优惠政策,在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了。

③、景区开放时间:从早上7:30到下午18:00结束,18:00已经停止游客入园了,但是在里面的游客可以继续游玩直到全部出园为止。

④、门票使用有效期:门票一般有效期为当日有效,但是如果第二天想继续游玩的话。可以在购票或者取票的时候申请延期一天,就可以享受到最多连续游玩2天的特惠政策。

⑤、最佳旅游季节:同里一年四季都很美丽,都适合游玩。作为拍照或者放松的游玩的话,山野君还是建议春末的时候来这里更美,因为春末气温舒畅、空气也更好,所以更加利于旅游。

⑥、建议游玩时间:整个退思园的景区不是很大,但是很有历史文化特色。因此,不建议走马观花式的游览。也是同里古镇最为有看点的地方了,也是有一定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的景区了。所以山野君特别建议多玩一些时间,本人建议至少1个小时左右。

⑦、游览特别提醒:由于退思园的人文情怀更加明显一些,而自然风光的部分不是很多。所以山野君建议游览退思园之前最好了解退思园的前世今生,不说对每个点了解的都是每每见到,但是至少从总体上了解一下。游玩其实或许更加的有情调也更有意思了。

退思园建于清光绪11到13年间,也就是公元1885年到1887年,是由江南著名画家袁龙精心设计,历时了两年的时间终于竣工。它距今已有124年的历史,占地面积约为9亩8分。

园内亭、台、楼、阁、曲桥、假山、廊、舫、船、榭等古建筑一应俱全并皆贴水而建,以水为景如浮水上,景色独特雅致,文化内涵丰富,受多方赞誉,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整个园林建筑突破常规,把一般的南北纵向结构改成东西向的横向结构,从园名及建筑的特殊设计来看,主人是一位久经风雨却淡泊名利,不喜张扬向往以山水怡情的文雅儒将。

整个退思园可分成三个部分,由西向东分别是左宅、中庭、右园,步入退思园这个“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诗文园林中,我们能感受到退思园不仅是供我们观赏的胜境,也是专家学者研究历史文化造园艺术的范例。

她即有江南园林的形式和内涵,也保持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更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珍品,又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与科学价值。

宅分内外两部分。外宅为前后三进,由门厅、茶厅、正组成。外宅的第一厅称为门厅,也叫轿厅,是停轿子的,两旁的小房是帐房。第二厅称为客厅,也叫茶厅,是主人接待普通客人的厅堂,也是主人送客的地方,因此也叫留步厅。

正厅内的摆设颇有意思,条案上左为大理石花窕镜,右为青花瓷瓶,有“平静”之义,厅左北角置大摆钟,厅右北角置西洋落地镜,取“尽忠”之义。

楼为南北两幢,各是五楼五底,建造成徽州特色的大走马楼,东西两侧的双重走廊有两大好处,夏天遮阳,雨天挡雨,楼廊下各设一部楼梯,方便主仆上下楼避让,可谓一举多得。

中庭是主人迎送宾客、舞文弄墨的场所,建筑设计是围绕着“待客”二字展开的。

进出内宅的两扇门特别讲究,厚厚的木板上贴上青砖,看上去特别笨重,称之为砖贴门。有二大好处:第一,木板上贴上青砖,整扇门非常厚重,起到防盗作用;第二,木板容易着火,而青砖不易着火,可起到防火的作用,这两扇门可以说是100多年前的防火防盗门。

中国封建社会讲究男女授受不亲,因此,坐春望月楼上层住女客,下层住男宾。中庭南部平房,这里是主人冬天会客的地方——岁寒居。

穿过“退思小筑”的月洞门,就是退思园的精华部分——后花园。第一个建筑——“水香榭”,在正中间有一面明镜,可反射整个后花园,园中有园,小中见大,往北看有小巧玲珑的楼阁名叫“揽胜阁”,揽胜阁是整个花园最高点,登其上,全园景色尽收眼底,一览无遗,揽胜阁不但填补了西墙与北墙之间的死角,使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巧妙地连在一起,打破了沉闷压抑之感,而且是封建社会因男女有别可供女子足不出户游览花园的最佳场所。古时,“琴棋书画”中的画房也是此处。

退思草堂体态轻盈,位置适中,其稳重的气派体现了主人不同一般的身份。退思草堂呈鸳鸯厅格局,在其后有一元代书法家赵孟頫书写的“归去来辞”碑拓,犹为珍贵。

池水中有一船形建筑称之为响水船,何来响声?因其船舷旁有细巧太湖石,就像船行而泛起的浪花,且将船身完全托起,在底部金鱼穿行游动中,发出响声,好像一艘会动的游船,被著名社会活动家费孝通先生题名为“闹红一舸”。

在闹红一舸尾部连接“九曲回廊”,在回廊的漏窗上有九个中国古时的石刻文字——秦始皇统一文字前的大篆即籀文“清风明月不须一钱买”,取自李白《襄阳歌》中的诗句,有“文珍”之说,也体现主人自豪的心态。

在贴水平台往前看,会看到有一山峰,整体看就像一柱足老人,粗看又像是繁体的“寿”字,故称“老人峰”。

此石的产地是安徽灵璧县,相传是西楚霸王项羽的爱妾虞姬的家乡,故又被称作是“美人石”。

细看其顶部有一乌龟立于其上,故有“健康长寿石”之誉。

眠云亭上下二层,假山下有石洞可沿石阶登上眠云亭,眠云亭的构造也非常特殊,是先建亭子,后在其四周围建假山湖石,从前面看只有一层耸立在假山之上,从后面看,则上下二层,眠云亭是当时主人下棋的场所。

“菰雨生凉”轩取彭玉麟题西湖三潭印月联句“凉风生菰叶,细雨落平波”之诗意,这建筑是主人夏天乘凉的地方,轩中立明镜一面,远望似园中有园,近观如置身荷塘,盛夏酷暑在此剖瓜乘凉,自有一种“心静自然凉”之感受。

退思园,如同从水里长出来的园林一样,每每一处都赋予了完美的大自然的和谐之美。

天香秋满堂即为秋景,庭院中遍植金桂、银桂、四季桂、丹桂,每到桂花开放时节,这里将被一片浓烈馥郁的桂花甜香笼罩。

如同在梦中一般的景致在同里退思园居然能够这样如此轻松的被亲眼所见到。

在秋满堂庭院正中有一块用鹅卵石镶嵌的“福地”,地面中央有一团寿,在寿的外面绕有五只蝙蝠,有“五福(蝠)捧寿”、“福寿双全”之说,在旁边还有很多古代铜钱币,地面大都用鹅卵石铺地,脚底按摩,有利于健康,这地是有福、有寿又有钱,还能健身。

前来游园的客人喜欢在此一边品茗一边聆听吴侬软语的评弹说唱,在门框上方刻有“留人”二字,主人希望能把客人永远留住,但客人终究要离去的,所以这个“人”字又有点特别,倒象个“心”字,留人莫如留心,只有这样,尽管客人已经离去,但心永远留在了退思园。

围绕整个退思园的后花园步行,真的是一种非常不错的享受。感受到当年主人在这里生活,清心寡欲的生活方式成就了他一生的辉煌与圆满。这样的入世与出世的生活当代之时,做到这样的人有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