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珠峰被确认为是地球最高点的时候,人们决定登上它就只是时间问题。被称为“世界第三极”的珠峰是陆地探险领域中人们最渴望追求的目标,登山界将其视为“无论付出多大代价都不能退却的事业”。在珠峰攀登商业化以前,这里是只属于登山精英的天堂,只有在较低海拔的山脉受过长时间严格训练,才有资格被邀请参加珠峰探险队,无论成功与否,邀请本身即代表殊荣。

但当第一个没有什么登山经验的德克萨斯土豪,在登山向导的带领下于1985年登顶的时候,关于珠峰商业化的议论就没停止过。登山家们认为他们心目中的圣地被出卖给了暴发户;宗教主义认为,珠峰的圣洁被亵渎和贬低;而未曾有过登山经验的芸芸众生则觉得,这是一项无谓的冒险运动,是对刺激的疯狂追求。

人们对商业攀登的偏见往往来源于不明真相的吃瓜记者的失实报道,什么是夏尔巴人抬上去的、是有钱人的游戏、是虚荣心爆棚云云,我对此的看法是,上述观点完全属于屌丝的仇富心理。诚然,众多的珠峰攀登者当中不乏一些动机不善的人,或是追求微不足道的名人效应、或是渴望事业上的飞黄腾达、或以赢得自我抚慰、吹牛的资本。但是,人们只看见了花几万美元登顶的荣耀,缺不知道背后年复一年长达十年的体能训练;只看到土豪们为商业攀登豪爽的刷卡买单,确总是无视了他们日复一日忍受冷酷冰雪的痛苦,步履沉重的克服着稀薄空气的绝望,咬牙切齿的征服一座座冰壁,和对梦想决不放弃的渴望。

攀登珠峰本身就是一种持久的痛苦,在一周又一周的经受艰辛、乏味、磨难之后,多数登山者一直以来孜孜以求的东西可能只是一种感恩的心境。登山是一项死亡率很高的运动,无论是对有向导带领支付昂贵费用的商业攀登者,还是经验丰富阅尽千帆的登山家,雪山都一视同仁。而危险正是这项运动的基本要素,如果没有了危险,登山就无法同其他轻松安逸的消遣区分开来。挑战死亡的奥秘和窥探他的边境令人异常兴奋。正是因为其所伴随的未知性和危险性,才使得登山成为一项伟大而壮丽的运动。

毕竟,当有机会到达世界屋脊时,人们会以惊人的速度失去判断力。准确的说,是用生命中最原始的本性以失去生命的危险为代价翻越高于生命价值的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