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南太行七条挂壁公路中,昆山挂壁公路是最为年轻的。1992年,山西省实施“村村通”工程,为解决陵川县古郊乡昆山村民的出行难,决定在王莽岭北面给昆山村民开条南行出路。7个包工队同时作业,在山顶固上缆绳,将工人吊到山腰开洞,分段施工,快速打通了昆山挂壁公路。新开的挂壁公路未加整饰,路面凸凸凹凹,洞顶垂石嶙峋,侧窗龇牙咧嘴,宽度又有限,只有农用三轮车蹦蹦跳跳从洞中钻过,配合着犬牙交错的危石险崖,给隧道画足了荒凉悲壮的色彩。

巍巍南太行山峡谷深邃,在头上壁立千仞、脚下万丈深渊的悬崖峭壁上,太行山人众志成城,硬是用钢钎、铁锤开凿出了七条“挂壁”公路,创造了人间奇迹,成为罕见的人文景观,每一条“挂壁”公路都无不令人惊叹,每一条挂壁公路都有着说不尽的艰难。





挂壁公路因地处绝壁险境,自然构成一种美景,远看如大气磅礴的国画山水长卷;从隧道洞内侧窗向外看,又像是在画廊里欣赏一幅幅风景画,美不胜收。它解决了山区交通难题,串起了一处处深山美景,吸引着游客的眼球,成了当地村民通往外界的脱贫路、致富路。挂壁公路已成为太行山人的一种进取的顽强拼搏精神。



从昆山挂壁公路出来,我们经过王莽岭景区出口,锡崖沟村的农庄吃饭,都是当地特色的食材,吃饭间,我们还创造出不少段子,老板娘先给我们上了一道蒸山药,有人说山药男人吃了女人受不了,女人吃了男人受不了,男女一起吃了,汽车受不了。。。。。。。后来,我们在锡崖沟上看到一个石柱长得好像山药。。。





吃完中午饭,我们继续开始我们的旅程,锡崖沟挂壁公路工程量最大,开凿最早。这条路最著名,在于其绵延近8公里,工程量最大,开凿时间最长,外观分为三层,最为宏伟壮观。更重要的是,它是太行山脉中挂壁公路的先驱,是锡崖沟人用锤子、钎子,靠自己的一双手在绝壁上抠出的一条挂壁路!“锡崖沟挂壁公路”也因此成为唯一被编入《中国公路谱》的乡村级公路。


山西陵川县最东边的小村锡崖沟,传说仙人曾在此冶锡炼丹而得名。这里阡陌纵横,梯田高叠,溪流潺潺,古桥飞架,是美院学生写生的好地方。可是,大山一阻隔,不仅引不来媳妇,连村姑也纷纷远嫁出沟。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不甘寂寞的锡崖沟人,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凭借滴水穿石的愚公移山精神,三十年箪食壶浆,风餐露宿,几代人前赴后继,从狼道到羊窑,从羊窑到挂壁公路,他们几代人流血流汗,硬是在王莽岭北边的绝壁上凿出一条明明暗暗7.5公里长的公路。那挂壁公路在山壁上曲折三层,写成“之”字攀上山顶,创造了中国乡村筑路史的人间奇观。

中国有七条著名的挂壁公路,今天走了三条,开着汉腾X7,从郭亮村挂壁,到昆山挂壁,到锡崖沟挂壁公路,看到的窗口就是挂壁公路所凿出的山路,有着通光的作用,锡崖沟挂壁是通往外界的一条天路。

锡崖沟挂壁公路立体的窗口,里面深藏着不断爬坡和转弯的公路


铁棍山药,粗了一点。

来个装逼照。


在中国的龙脊太行山,总长40多公里的锡崖沟红岩大峡谷,堪称一绝,与美国的红岩大峡谷相似。绝壁深约130多米,如刀劈斧剁,岩石色泽赤红直立90度而下,绝壁顶上的梯田,人家,我们傍晚时分抵达,太阳斜斜照在东面的绝壁上,炊烟升起,冬天的温暖而寒冷,在贫瘠的土地上,是希望,也是纯朴。




山里的太阳落山比较早,四点多,太阳就下山了,我们在余晖中,开着车子在大峡谷边拍合照。



晚上我们去到陵川县城住,终于从大山回到城市的感觉,热闹的小城市,住在信达大酒店,有热水洗澡,高速的wifi,生活仿佛得到了改善。


自驾第三天,洗个车,这几天跑山路,都是灰尘,洗个车继续出发。


从陵川县城出发,前往陈家园挂壁公路,这条是交通要道,车子驰骋在蜿蜒的道路上,用冰雪还没融合的路面,经过农村,田野,高山,湖泊,一条很适合拍照的公路。


汉腾自驾之旅第三天,突破界限,挑战自我,辗转河南和山西之间,无论是高速公路,还是挂壁公路,或者山间小路,都能灵活自如,在车上一路音乐伴随,大天窗看风景更尽兴。享受着自驾的乐趣。
我们行走在太行山上,驾驶着汉腾X7,穿越7大挂壁公路,欧派大SUV,2.0T的动力,智能的影音,全景倒车,炫酷的时速投影,超大天窗,大空间,更适合旅行,行使在蜿蜒的公路,灵敏性也是很足,一款性价比很高的SUV。


我们行走在太行山上,驾驶着汉腾X7,穿越7大挂壁公路,欧派大SUV,2.0T的动力,智能的影音,全景倒车,炫酷的时速投影,超大天窗,大空间,更适合旅行,行使在蜿蜒的公路,灵敏性也是很足,一款性价比很高的SUV。



通过检查站后就开始进入大山深处了,这里的湖泊像翡翠,清澈碧绿。





陈家园的风景如画,高山,峡谷,湖泊,挂壁公路。





旁边听着一辆废弃的车,估计是山上大石头滚下来砸到了驾驶员,车也废弃在这里。













在太行山深处,天界山如壮观而惊险,自驾汉腾X7在云峰画廊领略不一样的风景,舍身崖的垂直刺激,落差有近100多米,挑战的就是心跳,走在旁边都是心惊胆战,狭窄的道路,领略了太行山冬季的萧条与高冷,回龙挂壁盘山公路如一条巨蛇缠绕在山间,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人类的勤劳智慧的绝美结合。



锡崖沟的南山叫青峰围,青峰围南边是辉县回龙村。村民以前走的是挂在绝壁上的“沿猴梯”,稍有疏忽就会摔下深渊。1997年,该村党支部率村民也在峭壁上开出一条8公里长的挂壁公路,和锡崖沟的公路连接起来,为晋豫间增添了一条坦途。回龙隧道水泥铺地,水泥固顶,整齐的条石装饰侧窗,成为最精雕细琢的挂壁公路。更让人惊叹的是,隧洞在山腹里转了个“S”形,千多米长,刚好爬到山另一面的岭脊上。



回龙村民掏这条拐弯隧道时,难以把握弯度、坡度,村里向技术部门求援,技术费需要16万元。穷愚公们自力更生,用绳子将人一次次吊到山腰目测定位,确定施工洞口;用塑料水管测定坡度。改变贫困的决心,焕发出了惊人的创造力。回龙挂壁公路总长度8公里,隧道1000多米,隧道宽6米,水泥路面,从1997年11月开工,2002年1月10日通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