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一个合格的旅行者。所谓的行摄,是否只是在按下快门到千万次里重复扮演着一个纪念者。

--写给我的翡冷翠

这句话概括了我整个佛罗伦萨之行的感受。

为什么这么说?

不知道你会不会有同样的感受--

一段旅行,详细的计划都只能停留在旅行的开始和最吸引你的一站。

这次意行,我的计划只停留在了罗马和威尼斯。

第一站的罗马,让我用尽了一个生活在快餐城市的机器人所仅存的力气。而对于威尼斯的偏爱,已使我把行程中的米兰压缩到了最小化。于是,这个夹杂在中间却又充满文艺气息的翡冷翠就被我随意地扔在了计划之中。

所以说,在这段旅程中,我不是一个合格的旅行者。

在佛罗伦萨走过的路,去了的地方都算是当下的选择。好在朋友也和我一样是个自由散漫的人,于是才有我们的登了钟楼又登穹顶,别人一天可以逛完的翡冷翠,我们花了两天才看完了百花大教堂。第二天的购物,也是草草决定,早早结束。

至于后一句,完全来源于我们第一天登完钟楼穹顶去到米开朗琪罗广场时到感慨。

我说了,对于佛罗伦萨我真的没有做什么功课,除了字面性地和几个景点打了照面,对观光内容却一无所知。以至于当天只知道要去米开朗琪罗广场看夕阳,却对怎么去什么时候去全然不知。

我们跟着地图沿着阿尔诺河,边看边拍地走向广场,意外地跨过了金光闪闪的维奇奥桥,沿途遇到好几个狂奔的中国人。后来才从他们口中才得知,米开朗琪罗广场的日落在游客心中有多重的份量,以至于即使是跑到全身发汗也要赶上佛罗伦萨的最后一寸阳光。

紧赶慢赶,还好是赶上了夕阳。只是比起夕阳,广场上看夕阳的人群可能更为壮观。好的观景位置早就被人群填满,架着脚架拿着高级相机等日落的人不在少数。

我们挤挤蹭蹭,好不容易到了个可以观景的地方。别说支脚架了,想要把相机举起来取到一个没有人头的景都是困难。这个时候,朋友在旁边唏嘘了一句--“你看老外出来都是卡片机,亚洲人出来个个是摄影大师。”

我突然很好奇,这些早早来观景台的人到底是不是游客。我不敢说所有的旅行者都会像我这样随意,但我总是觉得,一个热爱旅行的人是不会为了一帧画面而拱手让出一段蒙面的邂逅的。每次旅行的照片,都是计划之外。计划之外的场景,计划之外的人物,计划之外的光影交错。

所谓的行摄者,到底是什么?

这个词太好听了,太文艺却太没有内涵了,旅行者一次一次的意外和摄影师一分一秒的等待太矛盾了。

我做不好一个合格的旅行者,那么就在旅行的意外中做一个纪念者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