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我有一天总会来台湾的。

过关的时候,他问我说你这是第一次来吗,我是说啊,之前办了的没来成。就是总会有那么一天该会来的。虽然入台证是办下来了,但是最近店里的事儿多,所以也不够确定是否会来。

也是在前天才开始做的功课,我原本就只是想来看看台湾东部的清水断崖,碰巧最近朋友圈许多大咖们都在台湾行走ing,一看所有的天气基本都是阴天,唯有垦丁是蓝蓝的海,于是立马锁定路线一定要有垦丁。

显然,我对老建筑是最感兴趣的,于是选择前往迪化街为我的台北第一站。迪化街早期是以洋行、茶叶、中药,甚至是鸦片买卖而闻名,算是台北保存得最完整的老街了。现在的迪化街是台湾人买年货的地方,这个时候也正好是要过年了,街上好不热闹,小小的街道上经常堵着车。

隔壁就有个大稻埕码头,闽南语中的“埕”字使用率还是很高的。我们的新店取名为“厝埕”便是闽南话中,有大大的院子,而行走在台湾的街头,经常会见到以“灶咖”(厨房)、“DeA”(袋子)、“吃茶”(喝茶),这些基本都是用闽南语来读才能明白其所表达的意思。

台湾的街头密集程度,感觉和香港的差不多,可节奏是明显的比香港慢了太多,可能50米就有一个红绿灯路口,需要等的时间一般都超过90秒;上个月在香港红绿灯非常频繁,大概20秒就是一回合。

骑楼下行走,下雨也不愁。

出门时忘了带雨伞,濛濛细雨从迪化路走到了西门町。

西门町,无数次在电视上看到这个名字,这条街景。今天,也总算是亲眼目睹了。我的目标是三味食堂,也不知道何时何地,它躺在了我的目标清单里面。平时阅览游记,查阅资料的时候,经常会将某一个目的地的某家店,某个地点记录下来,即便是忘记当时为何存下它们,只要来了,我还是要去看一眼。

来到西门町已经是傍晚,这个时候人潮汇聚,好不热闹。行走在街上,我注意到有一些店名基本只有中文和日文,而且日文甚至还比中文字号大,原来,西门町现在被称为台北的“原宿”,除了有日文杂志专卖店外,还有各种日本的唱片、服饰等等,几乎都与日本同步流行。每一个地方发展到哪一步,这都与它之前的过往息息相关,人也是一样。

好不容易来到了三味食堂,没想到门口排满了队伍,心想也许今天是吃不上了,却没有想到一个人的排队反而给我带来了便利,因为可以拼桌。于是不到2分钟,我便上了楼吃上了鳗鱼饭,只是两片鳗鱼配上一丝米饭,我居然腻得最后吃不下去,乍一看,鳗鱼饭算是店内最贵的了,300台币一份。

对面便是年轻的小伙子在街头卖唱,台湾男生总给我一种非常奶油的feel.

西门町也是有很多小巷子的,所以有的店铺可能需要让更多的人知道有他们这家店,于是就衍生出一种兼职,举着牌子在路口。只是正好拍到,他正坐在椅子上,吃着饭团,也许这是他的晚餐吧。

回来以后的重头戏便是今晚的酒店了,首先它居然是每个房间门口都带着车库的汽车旅馆,其次是它的浴缸比我今晚要睡的两米的床还大!而且,浴缸上还有按摩/SPA,冲凉的区域更是汗蒸之地,可想而知,这浴室的空间……等于卧室+客厅的两倍吧。

一个人住这样一间房,三天,就屋里的三个电视,怎么轮着来也看不完啊!房间内的迷你吧,咖啡,奶茶,可乐,雪碧,等等,都是免费的。总而言之,出门旅行,既要会享受高级酒店的舒适,也要住得上青旅的床位,私人空间必不可少,但与人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

明天继续探店,吃遍台北小吃去。

TIPS:

1迪化街,如若对老建筑有兴趣可以前往,捷运站“北门”下车步行即到。

2西门町,无论如何这也算是台北必去之一了吧。捷运站“西门”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