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飞机后,取完行李,喀布尔的安检很严格,红外感应身体,拿包再过一次安检,由于还没有办手机卡,向身旁的一位姑娘借了电话,打给了之前在伊朗联系好的一位在中国留学过的当地朋友,上飞机前我给他留言说不用太早来机场接机,此时他应该也到了机场外面,电话那头:“嘟嘟嘟,喂,你好”这熟悉的中文让我一下觉得在喀布尔有了那么一丝安定。
柯南,93年,在山西太原做过一年的中国交换生,走出机场外,见到了这位未曾见过但已联系过的当地朋友,“你好,我是柯南”“你好,你好,我是子晴,不好意思让你久等了”




柯南过来打点房间,这会儿嫂嫂们也把早饭备好了,大哥把早饭都端了进来,是红茶加阿富汗块糖,配阿富汗面包(就是硬的面包,在中东那么长时间后来的我吃的有点儿噎不下去了嘿嘿)。

刚吃完饭,俩小侄子呲溜地跑进屋里,调皮的yahya直接往柯南身上跳去,另一个小朋友比较内敛也跟着调皮鬼yahya往柯南身上蹦,这俩小家伙知道今天要跟我们出去溜街,高兴坏了。

时间还早,我们打算中午再出门,柯南从里屋拿出一个东西,放在地下打开后,原来是国际象棋,让yahya坐下来一起玩几局。我闻风而来,对着yahya吃惊的叫道:“小德国,你还会国际象棋呢,你也太厉害了,你才4岁!”


棋局开始了,一边是柯南,一边是4岁的小yahya,两人下的似模似样的,你一步,我一步,你吃一个字儿,我将你一个兵,气势谁也不输谁。棋局过程中,小yahya拿手顶着脑袋在沉思战略,那叫一个认真。



从门那里进来了一个看起来14、15岁的男孩儿,是大哥的儿子,进屋老老实实坐着比较内向,也许每个在青春期的男孩儿都比较酷。
柯南跟我介绍这个大侄子画画天分太高了,转身从角落的白布下拿出大侄子自己画的油彩画,精致的的油彩画被画框小心翼翼保护着,看到画时,我惊讶地说不出话来,作品太棒了,一笔一划都带着饱满的情感,画中描述着一个宁静的世外桃源,每家都是田园式房屋紧紧有条地错落着,树林郁郁葱葱,林间小道旁的小溪缓缓地流着,很温暖地向人们表达着自己对于和谐幸福家园的渴望,而阿富汗目前的现状却是战火累累,破旧的房屋大多都是被炸毁的废墟,直立的房墙上布满着密密麻麻的弹孔。这幅画在中国乃至其他国家是一个平常的社会状态,而在阿富汗这样温馨宁静的生活环境却是一种奢侈。但在大侄子的画笔下,这是一种信仰,一种精神寄托,是一种相信未来,相信生活会慢慢好起来的信念。

聊着聊着,转眼快到中午该出门的时间了,柯南拿出一瓶东西,让yahya乖乖坐好,要给两个小家伙捯饬捯饬造型。这头挤压着瓶子,瓶口呲呲呲地往外流看起来像透明啫喱的东西,原来是发型啫喱剂,打算给他们把头发中间往上固定,这不是韩国小生很流行的头型吗。




临走前,没有出屋的女圈们全部都进来了我们的屋子,柯南表示嫂嫂们、侄女们想和我照张相,当然我也很希望有一张属于我们的纪念。
柯南八十多岁的奶奶想见见我,柯奶奶她住在屋子的地下一层,厨房也在下面,我跟着嫂嫂们移步到楼下。进来柯南家,除了自己住的房间,还没有参观过别的屋子,往下走,正如柯南所说,家里正在装修,除了我住的屋子是铺满地毯,其他都是石胚房,水泥还堆在旁边准备动工,我有点儿不好意思,原来柯南一家把最好的屋子都给我睡觉了,越往楼下走我心里越难受起来。拐进一间光线昏暗的屋子,一眼就看见坐在地毯上的奶奶,向前跟奶奶握手说你好,往小桌子一看,哟呵,小yahya坐在地上正开心着吃着午饭呢,我跟柯南说:“怎么这么早吃饭,我打算出去请你们吃饭呢。”
柯南说:“没事儿,小孩儿就让他先吃饱”
嫂嫂们搀着奶奶站了起来,我赶忙过去搭把手,侄女们乖巧的倚着墙壁认真地排排站,大家都让我和奶奶站在中间,我们又端端正正拍了一些纪念照,由于阿富汗女人的面孔是不允许出现在公众平台画面上,为了尊重她们,在这里就打马赛克了。
很不舍的和奶奶嫂嫂侄女们一个劲的拥抱,表达我一定会回来看你们,一定会的,阿富汗这个让我温暖的地方,虽然她们不懂英语,我也听不懂普什图语,但是眼睛会说话,拥抱无国界,在这一大家子身上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温暖,我爱阿富汗,爱这里的人们。


“在那呢,喀布尔大皇宫!”我非常开心地指着前方,因为我在资料上看过这个满腹疮痍的大皇宫,对它算是印象深刻。沿着大皇宫的主要街道两旁的河北岸新城是主要商业生活区,并有皇宫、官邸和住宅。皇宫中有古尔汗纳宫、迪尔库沙宫、萨达拉特宫、蔷薇宫(今称人民宫)等。过去的达尔阿曼宫是议会和政府所在地。城市周围的山峰上屹立着当年抵御外侵的城墙,被称为“喀布尔的长城”。哥哥靠边把车停下让我们下车,他去把车停好在车里等我们。

放眼望去,大皇宫矗立在山头上,对于伊斯兰教国建造穹顶的实力,这里一路从伊朗开始参观的每一座建筑,穹顶都是堪称完美,细致的手工绘墙,五彩斑斓的线条,都在印证着伊斯兰建筑的伟大,但是眼前这一幢被炸得面目全非的废墟,原本每扇富丽堂皇的大窗台都已经炸的空空荡荡,表面的墙体经过日晒风霜也都全部脱落,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就是一幢具有规模的建筑,看得出来曾经这里的场地很庞大,能让人自行想象的空间很丰富。
那头,yahya两个小朋友已经跑的老远了,直奔台阶往大皇宫上面跑,我慢慢悠悠的边看风景边往上走,台阶周围都是绿草,半山腰还有一排的三角梅,对比山顶沧桑的大皇宫,这样耀眼的自然景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整个环境显得不那么单调,不那么悲伤。加上带着两个闹腾的小孩,“哎?画风不太对呀,我们这是来春游的,噗哈哈~”





没辙,只好站在山坡上好好俯瞰欣赏眼前的喀布尔,把包里的相机掏出来,各种角度拍一拍也算是给大皇宫留个纪念了。







趁着阳光明媚,把yahya两个小家伙拽过来一起拍照,还真别说,两小家伙真有镜头感,一个比一个会摆造型,特别是yahya一脸的白嫩,真像一个小德国人,穿着小西装特帅气的一个小男孩儿,不过仔细一看,一整套造型配上发型非常酷,但是脚上配了一双凉鞋穿了双蓝色的长袜子,这混搭我给满分~~整体POSE摆的还是有模有样的,我跟他们俩在一起都觉得自己小了好多岁呢,哈哈~


在外环球旅行随意而坐凹个造型,这都是家常便饭了,有时候趴在地上就为了拍一个小花小草小动物,吃土精神都不在话下~


拍完东西,两个小家伙跑到了山坡下了,隐隐约约看见柯南在买东西,不一会儿听见柯南喊我下来吃冰淇淋,我好惊讶,在喀布尔居然有手推车来卖冰淇淋的,虽然品种很少,但是绝对是一个惊喜。自从走了这么一路,吃冰淇淋这件小事吃到了东南亚、印度、斯里兰卡、伊朗、到后面的土耳其、黎巴嫩、约旦、埃及、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坦桑尼亚、赞比亚、纳米比亚、南非,每到一个国家看见冰淇淋就逮着要买来吃,不过我最爱的是巧克力表皮的冰淇淋~ 拿起冰淇淋对着身后的大皇宫来了个合影,这也是平时吃冰淇淋的习惯~


看见这几张我在吃,yahya两个小家伙在眼巴巴看冰淇淋的照片,诶~先不要质疑,那是因为他们先把自己的冰淇淋吃光了!然后跑到我的身边来和我玩耍,正好把这幅有趣的画面记录了下来,现在看来我们仨可真可爱,智商都是差不多~



站在山坡上看着四月天的阿富汗,天是那么的蓝,草是那么的绿,一切是那么的安静,万物正等待着春天唤醒,你能想象这样的蓝天白云青草鲜花是属于这个定义为恐怖之都的喀布尔吗?一切的一切都是希望,正如阿富汗人民也在期待着这个国家的春天。




趁着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愉快地逗着yahya两个小家伙,陪着他们在草地打滚,此刻,我又怎么会想起我站在的是一个常年发生恐怖主义战争,大量难民流落在外的土地上。拿着相机架在草地上,我们仨精心录制了一段具有琼瑶风格的短片,想象在那青青草河边,慢慢地从远处走来,遇见了两个男主角,很有戏地嬉戏在草地上,“cut,收工”被自己好笑的剧情给逗乐。

这边玩的差不多,继续沿着小道走向大路,柯南跟我介绍,大皇宫旁边那座会议楼是印度援建驻阿富汗的办事处,三天前办事处门口刚被炮弹袭击,现在办事处正处于严密警戒状态,会议楼门口的道路已经封路,瞭望塔上有士兵不允许拍照,为了安全起见,所以这幢会议楼没有拍下来。








海哥在办事情前,给我们拿来了一个菜单,问我们想吃什么,点好让餐馆送餐来旅馆,没错,你没听错,阿富汗喀布尔很盛行相当于中国外卖这个东西,区别不同的是国内是可以上网自助下单,喀布尔都是老熟客下单,餐馆把餐食送过来。我依然点了阿富汗烤肉配米饭,没办法,最符合中国口味的也只有烤肉,很快,餐馆外送小哥就来了,拎了几个大篮子,把菜一份一份端到桌子上,阿富汗的菜不仅大盘,而且搭配的小碟很丰富,有黄瓜西红柿本地酸奶,配个大馕饼,这顿二十元人民币花的太值了。

瞧这大馕饼,直接大的可以把我的头覆盖了,哈哈哈~
每一串烤肉滋溜溜的流油,让人看得就很有食欲,再次对阿富汗美食进行点评,和新疆无区别真的太太太好吃了。


车拐进了一个道口,一个人也没有,前一晚下过雨的道路坑洼泥泞,车停在了一个大铁门围墙外面,门是锁着,需要敲门里面才有人来开门,没有当地人带着过来,这个地方真看不出来是一个咖啡水烟馆。

门外有一个简陋的安保室,一位扛枪的安保站在门口,反正在阿富汗,每个商铺都会配备扛枪的安保以防意外发生。
走进铁门,里面是一个宽敞的院子,靠门口有两个卡座,很像古代人的放大型床铺,上面和左右都用席子遮盖着,要把鞋脱了爬上去盘腿坐着,里面的二层楼房风格就是大厅一张张桌椅和房间,房间为铺地式地毯席地而坐。我选择坐在外面露天的卡座,可以看看喀布尔的天空和这个小清新的院子。


放眼望去,满山的房子,因为阿富汗处于帕米尔高原,大都贫民百姓都是依山搭建砖房而住,密密麻麻每个山包都建满了简陋的房子。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外每个人都是为了生活忙碌着,而公园里面,兄弟们坐在地上聊天,家人们围坐在草地上玩耍,情窦初开的少男好女们在公园里散步,孩子们活泼可爱的笑容,似乎大家都形成了一种共鸣,基础设施建设极差的喀布尔,在这样春意盎然的公园里抛开在外的烦恼,此情此景在喀布尔真的不多见,仿佛不是身处阿富汗而是在中国的一个公园里。


喀布尔虽然不富丽,可是它却也有迷人之处。特别是三四月里,园林和市场上郁金香竞开盛放,给城市披上浓艳的衣装,使喀布尔成了一座美丽的花城。历史上有一些征服了喀布尔的帝王,都为喀布尔魅力所倾倒,据说阿赫马德沙为它放弃了印度;印度莫卧儿帝国的缔造者巴卑尔在这里流连忘返,在他结束了戎马倥偬的一生后,就安眠在这座他心爱的城市的土地上。连同他的母亲,妻子,孩子都葬在了旁边,就是眼前这座清真寺墓葬在这个美丽的花园之上。
出来的门口有一个桌子,上面有个本子是到访者的祝福和签名,我写下了对阿富汗的祝福,希望这个多灾之国能够在多年后好起来。然而一定是老天看到了我写下的祝福,瞬间豆大的雨点从天空落下,噼里啪啦越下越大,给人一点防备也没有,惯着冷风我裹紧头巾就往下面的房子里跑,明明刚才还夸春意盎然,此刻暴雨来临的喀布尔,在Baghe Babur公园淋成了狗。

遇到的阿富汗姑娘




中午时分,正是前面中小学放学的时间,路上行人和日产二手车挤得街道不可开交,用力拍下了当时的街景,这就是阿富汗,我热爱他的危险,嘈杂,生机和善良。


我们打算中午继续回到昨天下午的老地方咖啡水烟馆吃午饭,昨晚下过雨,院子外面的街道泥土和水混合的是泥泞不堪。


院子外是一条喀布尔的河流过,院子内的花花草草,清新雅致装修的房子,让我越来越喜欢这里,可以在这个院子里面放松地与朋友们聊天吃饭喝茶,海哥跟我介绍这家文艺的咖啡茶馆在喀布尔的文人圈里很出名,一般文人诗人都爱来这家店做交流抽水烟吃茶点,去年点亮巴米扬大佛的270张昕宇梁红也来这家店玩过,仔细一看,周围桌上坐着都是是阿富汗新一代的文人墨客,穿着西装打着领带带着公文包,据说这家店的老板娘是个独立新时代女性,人在外地工作,开这家咖啡茶馆的营业收入都是用来帮助阿富汗难民,一生致力于公益事业,这让我非常的敬佩。








在还没有天黑前,新朋友们打算陪我们一起走路回旅馆,由于街上人多混杂,听从海哥的安排,由他们站在外圈前后,我们站在里面,防止不法之徒的跟踪以及意外。街上依然是那么的一如从前,旧楼前的孩子们在踢足球

下班的小哥骑着自行车往家走

兢兢业业的修理店小工们在修理机器

路边孤独的人儿或许在思考今晚住哪吃什么


刚放学的小姑娘们被父亲的大手紧紧地牵着











开过大小街道,车在小街巷里穿梭,自己种的因,就要吃下这个果,早上没吃多少早饭的我,胃里空空荡荡的跟着车在大土路晃晃悠悠了一路,连着好几个干呕忍着想下车就会好了。直到车停下来,依然整个人飘飘的,缓缓地下车调整自己的状态,强制自己打起精神。


一走进校门口,一到六年级的小学生们刚开始准备做早操,广播里音乐响起,各年级小学生井然有序得排好队,我从操场绕行到二楼教室,活泼可爱的孩子们认认真真得在锻炼身体,他们就是阿富汗的未来啊。
在没有开始上课前,我走到了各科老师的办公室,想问问各科老师的教学和学校都开展了哪些课程,由海哥进行翻译,一位正在批改作业的老师说:“小学目前只有常规类科目,还没有条件开展音乐美术课”。面对着每一位守护着自己工作岗位的老师,心里感到深深的敬佩,她们不求多少工资只为教导好每一个祖国的花朵。这会儿孩子们也昨晚早操陆续回到教室了,想起十多年前上小学的我,也是做完早操拉着好朋友回教室玩耍。



若是你见过喀布尔的课堂,你就会珍惜自己所处过的生活,他们的课桌是那么的破旧,木头上的漆早已在岁月中被磨的看不见棱角,窄小的教室,狭小的讲台,就是这样的环境培养了一批批阿富汗的新青年。



也许是不曾见过外国人的孩子们,见到我们的到来显得非常高兴,面对镜头女生乖巧,男生有范儿,全班都对着镜头竖起大拇指,露着大白牙笑的阳光灿烂。




在走廊上,好多好多孩子簇拥而来,我抱着孩子们问候他们好不好,阿富汗哈扎拉民族的祖先是成吉思汗,自然中国人与阿富汗人向来亲近。



为了不打扰孩子们继续上课,校主任带着我们去参观他的办公室,和我一并做做采访和交流。仍然记得校主任很开心地介绍他的办公室,但在中国的学校条件看来,就是一间只摆放了桌子和椅子简陋的屋子,却是他毕生的日夜奉献的地方。
我挪列出我想采访的问题,校主任对现阶段的教育成果很自豪,给我们介绍了学校图书馆在联合国教育基金和外国人士的帮助下藏书在逐步的增加,每一位孩子都希望通过读书考上大学将来能够改变命运,在阿富汗国家也在尽力帮助更多的孩子能上学。说实话在这里真的很希望在国内发起一次为阿富汗孩子捐书捐文具的行动,要知道阿富汗几百万的孩子没有书读,没有受过教育,更重要是这个战争问题不曾被解决。
天知道我在这边倾听校主任的讲解,胃里却不争气地翻江倒海眼冒金星头晕想吐,就是因为早上空腹喝牛奶,我捂着肚子一直忍,想忍到出校主任办公室,却身不由已地要把胃里的一切吐出来,我赶紧和校主任说抱歉要去一趟洗手间,一到达卫生间,早已用手接着狂吐不已,直到吐到胃酸都出来才慢慢停了下来,这个画风有点尴尬,大家可以飘过。上吐下泻的我早已变得晃晃悠悠,我只责怪我自己早上为什么喝了牛奶,这件事儿干的怪不好意思的,我到现在对这件事都感到十分抱歉。


结束了小学部的参观,我们准备去隔壁的高中部参观,本来今天来学校要拜访校长,不巧的是校长去外面开会了。说起这位校长,是阿富汗的一个传奇,他原来是一位作家,通过写作表达自己对阿富汗教育的理念,首次在阿富汗提出男生女生同班以及同校,却遭到了阿富汗全国上下的反对和敌视,在过去男女生同班同校这是受到伊斯兰教派严厉禁止的,他不怕外界对他的打压,依然写书依然继续提出自己的理念,饱受争议中创办了这所学校,直到现在成为了喀布尔最好的一所学校。
后来高中部教导主任来接待,领着我们去了一个班级做采访,高中部的楼梯是旋转式楼梯,看过去很有年代感,还没走到楼上,阵阵读书声此起彼伏,在教导主任安排下进入了一间教室,海哥翻译对我说,教导主任希望我在讲台上用普什图语与同学们问声好,于是我和教导主任在讲台上进行了现教现学,很认真地和大家问好。在课堂上,教导主任向我们介绍了一名女学生,他们今年高三正在面临着高考,这名女生因为在学校成绩非常优秀,去年代表阿富汗去了日本做学术交换,我想这就是她的命运转折,她通过自身的努力走出去,我也了解到了每一个同学的愿望就是顺利通过高考,考上喀布尔大学,将来能有一份工作亦或是完成自己想要的梦想。所经历的这些课堂时光,越来越感受到阿富汗正在积极面对着国家教育事业,每一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的梦想,当我听到有位女生将来想当医生,是因为小时候家人因为爆炸而去世,我很心疼她,她肩负着她的梦想,阿富汗每一个青少年都怀揣着梦想。你看,这就是一个国家在慢慢进步,战争不可怕,只要人心能乐观向上,阿富汗有这些满怀梦想的青少年,这就是最大的进步。


在校长的带领下,去班级里面拜访小朋友们。在阿富汗,我想学校很注重服装礼仪,Marefa学校的校服以蓝色调为主,这所学校以粉色调为主,小姑娘们穿着粉红裙子白色头巾可爱极了,男生们穿着西装配搭粉色衬衫打着领带,我敢说比我当年小学的校服好看太多了,我们基本都是清一色运动款校服,在这边大家一定能有很多共鸣对吧~





镜头下的这个小女孩眉发浓密,多么充满阿富汗美少女的气质。





还有这个戴黑色头巾像洋娃娃一样的小姑娘,她是学前班里的一员,所有孩子和老师都坐在地毯上上课,我问她:“你对上学还适应吗~在学校过得开心吗~”她一副羞答答的样子点头,好乖巧的小姑娘~面对小男孩儿小女孩儿总是母性泛滥~


右一为校长,左一为教导主任

与学校工作人员合影~

正好等到了下课时间,我们走到院子想看看大家的课外活动,结果学校里全部班级的孩子们都出来了,把我围的水泄不通,看见镜头,热情淳朴的阿富汗小孩天生就有很强烈的镜头感,我们一起对着镜头大笑,拥抱,比yeah手势,互相追逐玩耍,孩子王当得妥妥的~在记录下素材后,不耽误孩子们上课,我们也要拜别了,每一位孩子守在大门口直到我走出外面看不见他们,这样的阿富汗怎能让我不为之怀念?



忙完了两个学校的采访工作,飘忽的身体总算能在车里休息会儿了,胖哥哥开车把我们送回旅馆,挺到现在的我已经虚得不行了,一回到旅馆就病怏怏的躺上床上起不来,好在伙伴给我煮粥,拿出榨菜囤货,把空胃填补些食物。我居然在印度一个月都没有拉肚子,在阿富汗空腹喝了牛奶又吐又拉,正所谓不作不死,这也是出来这么长时间第一次喝到粥,感动流泪谢谢照顾我的朋友们。接着我继续回被窝做着我的春秋大梦休养生息,一睡就睡到下午了,叔叔说出门买些肉晚上回来给我炒着吃,海哥千叮咛万嘱咐不能单独出门,叔叔买了条阿富汗式头巾包着,俨然混过了当地人,拎着肉回来跟我说单独作战之买肉故事,逗得我病也快好了。
看了眼窗外,太阳快下山了,这边病还没有好的我,蹦跶起来要上天台看一场喀布尔的日落,我这人最大的喜好就是在世界各地看日落,在中东看日落,在非洲看日落,太阳缓缓落入山头,像极了那片炙热带给世界最后一点热情但又嵌入其中生生世世。看一场无边的日落,你不知道此时此刻世界的另一头是否有另一个人在等这样的一场日落,最后散落在地球的时光里,不经意的就遇上了他。











哈扎拉贫民窟聚集在一个山头上,坡度很陡路也很窄,身体跟着车在碎石路上摇摇晃晃的走着,两边就是一户户矮平房,几个小伙推着手推车下山搬货,有位大爷点根烟坐在家门口,似乎看上去他的一天、一年、一辈子的生活都乏然无味





这会儿胖哥哥把车停在了一个大坡上,右手边是一所小学,正值上学时间校门口挤满了好多从家走来的小学生,看到我们的车停在路边,没一会儿我们的车就被人群包围了,都在好奇地打量我们是谁,从哪里来。


为避免引起骚动,我们继续开着车往前走,在一个视野开阔的平地上停下来,有一群很小的小孩站在那边,大一些的孩子手里抱着还不会走路的小孩,可是谁又能想起他本身自己也是个孩子呢。这样小孩抱着小小孩的情况,我在非洲的时候大多也是这个样子,因为家里的父母都外出做事了,很小的小孩就要扛起家庭的重担,生活对于他们来说能吃上饭就已经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儿了。




我拿着相机记录周围的环境,胆儿大的男孩子都朝着我认真的望着,但我却注意到一个躲在电线杆旁抱着弟弟的小女孩儿,她张望着脑袋看着我,也许是好奇我在做什么,但又不敢凑近看。我走到她的身边,我问她几岁了,家是不是就住在附近,现在有在读书吗,让海哥帮我翻译,她说:“我七岁了,这是我的弟弟,家住在附近,还没有读过书,早晨带弟弟出来走走。”她说完这些,我很能够理解她,因为在这样的贫民窟里,有太多太多这样的孩子了,因为家里穷,自己很小的时候肩上就必须挑起家庭的责任,他们没有童年,似乎有的只是和同龄人一起在家门口走一走。从Fedaee那了解到,有的人甚至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这座山包,没有去过喀布尔城中心,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大。
越往上开几乎看不见什么人,每家每户都紧闭着门,可能都外出做事了,阴云笼罩着整座山头。在上坡的路 边经过了一个战争遗留下来的大炮,我下车打算去看一看,一出车外,呼啸的寒风盖过,头巾一把就蒙上了我的脸,我一脸懵逼状态把头巾裹好,任由寒风刺骨的吹,我缩紧衣服往前走。这个大炮的底部已经被炸毁了,剩下上半身的入口和炮筒,我和小D姑娘搀扶着往炮口里钻,想一起拍张自认为可以炫酷的照片,但出来的照片,你能想象就是在风中各种凌乱哈哈哈。。





站在山坡上往下俯瞰喀布尔整个城区,满眼密密麻麻的土房子,不高都是小平房,最多三四层,喀布尔的地势在兴都库什山南麓,海拔1800米的高海拔地区,基本上房子都是傍山而建,远远望去的山头上依然覆盖着皑皑白雪。




胖哥哥把车停在了一排砖瓦墙的后面,为了防止我们走路到山顶的时候,有人来砸车敲玻璃。往山顶爬的路是踩着石头堆上去的,风又大又冷,瑟瑟发抖地往上移动。




爬上山顶那一刻,有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山顶有个卖茶水的生意人,他往地下铺一个毯子让我们席地而坐,打开保温壶给我们泡茶,端到手上那一刻,热乎乎的水杯一下子把手捂热,冒气的热气让人心里也暖暖的。更惊喜的是,Fedaee从篮子里拿出馕饼让我们配茶吃点心,这是一大早他的妈妈在家给我们准备的,好让人感动和窝心。那天我们聊天,我们唱歌,我们拿着自拍杆一起旋转,一起在山头拍下集体搞怪的照片,这么一个看起来让人放松的春游,可明明就在刚才喀布尔市中心发生大爆炸呀,真是不怕死不要命的人,按理说应该撤回到旅馆呆着了。



回到喀布尔城区后,我们冒着暴雨来敲博物馆的大门,门锁紧闭,敲了好一会儿里面的大爷才来开门,一个国家博物馆没有人来参观,在门口交完钱,存了相机手机过了安检。往里走,博物馆三层楼,调皮的阿富汗朋友们和我在每个楼梯拐角各种嬉皮的拍下此刻的照片。













馆外存放着一些废弃的火车头,五颜六色的老爷车,看起来早已有些年头,都生了锈,这里的场景很适合拍黑白风格的人像,fadaee是黑白纪实摄影师,在火车上给我来了组颓废风的片子,由他操刀的片子带着幽幽的感觉,令人琢磨的味道。胖哥哥因为是喀布尔电视台的录像师,对每个场景的表达都以视频来记录。
博物馆之行后我感到很沉重,每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博物馆是一个保存文物和历史的地方,它有它自己的韵味,从以前对博物馆都有好奇的情节,每去到一个国家都会参观它加强对此的了解,比如西藏,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伊朗,埃及等,它承载着一个国家的历史精髓,见证着一个个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地方。
一出喀布尔博物馆,门口就发生了撞车事故,整个车头被撞击的全部变形,这一天的喀布尔都乱成一锅粥了。阴沉的天,暴雨的城市,淋着雨冻成狗的我,似乎这一天大家都不好过。
于是开车回水烟茶馆吃午饭,去去这一上午的坏心情。一进这个熟悉的地方,我就开始撒欢的乱蹦跶,点好爱吃的炸薯条,土豆鸡,烤肉,围坐一起聊天等饭吃。对于新认识的小D姑娘,我们像是一见如故,虽然她说着普什图语,但笑起来弯弯的月牙眼来配合理解我的话的样子,真让人想一把拥在怀里揉捏她的脸蛋。在接触后得知,96年的她已经开始工作,我只想说妹妹,真是好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