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中,只要不是在城市之间赶路,我们都会每天去市集买菜,起先是为了做辅食给问问吃,后来长期在外,我们自己的中国胃也消受不了了,便带着国内的各种调料找有厨房的旅馆自己开火。再之后发觉市集是一个非常有当地人文风情的地方,尽管常常满地烂菜叶,或是空气里弥漫着各种鱼腥海腥味,但却最能感受到普通人生活的日常,不仅在于那些真实平凡的互动与对待,还在于常常能遇见意料之外的惊喜。

在菲斯的这天中午,我们像往常一样背着问问去麦地那入口处的市集。非洲的菜品真的很少,不像我大天朝光绿叶菜就一堆连名字都叫不出的,土豆,番茄,西红柿,洋葱,胡萝卜,恩~~大概全世界的国家都有这几样菜。在一处摊位上停留,跟摊主简单的肢体语言交流,我半蹲下来将土豆放进老板递给我的盆子里,涛先生带着问问在一旁玩耍。

这时背后被人轻轻拍了一下,我以为是涛先生叫我,转身一看,一个姑娘跳到我身边,嘴角上扬的指着我说:

“我看过你的伊朗游记”

“是嘛,这么巧”,对于这样简单直接的开场白,我还有点没反应过来咋回事。一手拿着土豆,一边一脸懵逼的不知道该说啥。

这个说看过我伊朗游记的,我们在菲斯菜市场偶遇的姑娘,便是小红,小红穿着一件枚红色连衣长裙,身边还有一个扎着马尾的女孩灿灿。

“我刚刚大老远就看见你们了,背着孩子一眼就认出,嗨,问问~ ”,说罢,开始跟问问打招呼,这个小家伙,跟我们单独在一起的时候就是个话唠,就是个闲不住小魔王,一见陌生人就开始变得又斯文又乖萌,有时候真的蛮感动,小问子能有幸被这么多有心的叔叔阿姨记住和温柔的对待。

当然,真正让我愿意花笔墨在此叙述这段异国偶遇经历的原因,不是因为一个所谓异国他乡偶遇一位“读者”,而是这两个姑娘,本身所传递给我的坦诚与心意。

在摩洛哥,从在卡萨布兰卡下飞机开始,我们就一直有在遇到为数不少的中国人,可能因为摩洛哥免签的原因,这里不像当时我在伊朗,在高加索小国那样,见不着太多同胞,但是如我在其他游记中写到过的那样,有一些人,常常可以热情礼仪的对待外国人,却只愿冷冷的或是视而不见的对待同是说中国话的本国人。也因此,真正彼此停下脚步的人并不多。

有意岔开话题,觉得一篇偶然上了首页的游记而已,也不值得被当做话题一聊再聊。

小红和灿灿,是彼此在敦煌旅行时遇见的驴友,然后两人从国内结伴开始这场为期4个月的长线旅行,新疆~伊朗~摩洛哥~埃及~坦桑尼亚~印度,很没有规律的线路,红说因为时间有限,只能挑几个自己喜欢的国家游历,而她和灿灿在一起的状态和默契,在我看来分明就像是相处了很多年的闺蜜一般。而能结伴一起走长线旅行,甚至有些闺蜜都做不到。

旅行,它太考验原本普通生活里相处融洽的两个人了,不管是对于爱情还是友情,都是一种最考验的方式。

我们聊伊朗,聊相互的旅行经历,聊接下来的旅程,聊彼此喜欢的旅行方式。

红说:“你那篇伊朗游记写的太好了,攻略太全了,基本上看完就不用看其他攻略了”

我跟小红说我在拉庸的经历,说怎样的带着炊烟的照片去找拉庸婆婆,又怎样的被婆婆赠予珍贵的礼物。一边说一边又一次回味起当时的感动,眼泪有些在眼睛里打转,小红一直视线没有离开的看着我,那一刻,好像她的眼里也闪着泪光。

就这样,四个中国人加一个孩子,在摩洛哥的菜市场,站在人家菜摊子前面,聊得怎么聊都不尽兴,还相互拍照合影,来往走过的人,一脸懵逼的看着我们。

只是快到睡午觉时间的小问子开始闹腾而不得不要告别,临别时,小红对涛先生说:“照顾好我姐啊”

那一声嘱托,仿佛相识很久的姐妹,我们 bye了好几次才渐渐走远,至今都无法忘记小红那个欲言又止的神情,和依依不舍的眼神,缘分,总是这样微妙,而我,又恰巧如此敏感,喜欢去感知那些细微的难忘。

所以在看到这篇游记的你,若有一天,我们彼此也能有缘在异国的街头偶遇,让我们像老朋友一样微笑谈天,让我也将你,写进我下一段旅程的故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