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末的一个秋天,好像还是昨天,王府井新东安市场地下一层的书店摆着一排外国畅销小说。那是一本名叫《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书,说不上多厚,封皮上写着歪歪扭扭烫金颜色的字,里页是淡淡的绿色,封面上有个男孩,说实话画的好丑,他骑在扫帚上,玩着我日后才知道的游戏——魁地奇。那时我并不知道,哈利波特这四个字会伴随我十余年,并将陪伴我很远 。

那个时候没有网络、没有手机、没有那么多现在可以获取信息的渠道,就在那样相对封闭的世界里,有哈利陪伴着自己,和我一起成长。和现在的新读者比起来,我亲身见证了这个系列的成长,看到了每一本书每一部电影的出版和上映,亲身和哈利波特一起同步成长。那个时候我和哈利同岁,他在德思礼家过了平淡的甚至是受欺负的10年,然后生活突然出现了一个拐点。海格带着他藏了魔杖的伞,给达力变出了猪尾巴,告诉哈利他要去一个名叫霍格沃茨的魔法学校…在那个充满幻想的年纪,我也希望我能有根魔杖,只需要轻轻一挥,一切都能被解决。我也希望有那么一个对角巷,有只属于我的猫头鹰在等着我。我也希望有个9又4分之3站台,车上有比比多味豆和送巫师画片的巧克力蛙。我也希望有个霍格沃茨,那里的神奇怎么也数不清。

就是这样子,期许了许多年,猫头鹰没有来,自己却慢慢长大了。当哈利终于进入那魔幻的金色大厅时,我也要进入初中。当哈利对秋•张开始有懵懂的感觉,我似乎也开始体会喜欢别人的感觉。当哈利对亲情、友情、爱情都有所动摇矛盾时,我似乎也有了些许的叛逆。当哈利对正义邪恶的界限产生怀疑时,我也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不会人云亦云。我们长大了,哈利和他的伙伴们也长大了,他们也有学校、也有假期、也有学业各种各样的烦恼、有朋友、有敌人,他们比我们多的,或许只是手中的魔杖和那些惊心动魄的故事。如果拿着我们的日子和他们相比,其实,真正一样的,是我们同样的时光,和那些在心中孜孜不倦渴望长大又惧怕长大的心情吧。

而真正让人感怀的,是系列电影也忠于原著地拍了十年。他们真正在和我们一起成长,十年前的三个小不点,我们也都是孩子,十年后他们的长大,我们也已经不再是曾经。在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书中的情节,更多的,是自己,是我们。还记得第一部电影上映之后,那时候是五年级放寒假,冬日阳光的午后我蜷在温暖的屋子里,买了VCD回家反复地看,一看便是一个下午。是的,那时还是VCD,中途需要换盘,总觉得,换盘什么的好麻烦。可是现在想想VCD粗糙的画质也好,中途换盘的麻烦也好,都是最美好的回忆。

当哈迷翘首以盼的最后一部电影上映时,是大三和大四之间的暑假,那个时候算是哈利波特系列十年之后的终结。十年的时光,还有夹在这其中的种种悲欢离合。我还记得那天在电影院,当斯内普教授抱着中了阿瓦达索命咒应身倒下的莉莉绝望的无声的呐喊时,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泪水汹涌而出。在电影正片之后的出现演员字幕时,电影院里依然安静,许多人和我一样,都依然坐在座位上没有离去,电影的最后,婚后的哈利一家人和罗恩一家人送着自己的孩子去霍格沃兹,他们期许的目光望着火车远去,其实在那个时候,我就知道,结束了,那个时候我必须承认,红了眼眶。

现在想来,那些真是美好的回忆,哈利波特似乎改变了我的生活,影响了我许多的方面,我曾经在遇到很多事情时都会这样想,如果能够有哈利那样勇敢就好了。又有谁和我一样,曾经在高一那会儿买了混血王子的原版书,一行一行的自己翻译。虽然只翻译了一百多页,现在回头看看那充满翻译腔的拙劣的译文,还是有些感慨。那一会儿买过许多哈利的周边,国外代购的活点地图,各种小玩具,一件件如数家珍,虽然现在已经不摆放在家中显眼的地方,但却被郑重归置,偶然拿出来把玩,心里也是充满了欢喜。

罗琳辛苦架构了一个魔法世界,那么多的咒语、魔法课、魔法物品、魔法动植物、魔法娱乐活动……她架构了一个完全平行的世界,一切客观的东西脱胎于她的想象,可是主观的情感却来源于真正的生活。十年一梦,如今这个梦终于做到了结尾。曾经的孩子都长大了,我也不再幻想挥动魔杖就能让一切顺心如意。不,也许这个世界上真的存在一个咒语——闪回前咒。只是并非由咒语来触发,而是一句话、一首歌、一张照片、一个人、一个场景……当你看到某个熟悉的东西,听到某段熟悉的旋律,很多的过去就像放电影一般闪回的出现。每当看到HP这两个字母,关于它的一切就清楚地显现在脑海之中。幸运的是,《哈利•波特》见证了我青葱岁月的十年,这样的感情,真的不愿说再见。

而对于有哈利波特情节的人来说,华纳兄弟给了我们这些普通“麻瓜”们一个机会,可以亲自去探索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这就是位于伦敦西北部Leavesde小镇上的哈利波特摄影棚(Warner Bros Harry Potter Studio)。在这里,哈利波特的世界没有结束,而是以主题工作室的模样继续着魔法世界的故事。这个摄影棚是是当初拍摄哈利波特的片场,在哈利波特最后一部电影播出后由华纳公司授权对外开放成为一个主题工作室,涵盖了各部电影拍摄时期的照片、道具、模板、背景、服饰、艺术创作、周边纪念品等,让普通“麻瓜”们也可以进入到哈利·波特的霍格沃兹魔法世界参观。工作室里有很多当年拍摄时演员们亲自使用过戏服和道具,哈利波特摄影棚之于哈利波特迷,就好像三鹰之森吉卜力美术馆之于宫崎骏迷一样,是一定要去的一个“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