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atbyinnyu Temple
塔冰俞。
蒲甘第一高度,在阿隆悉都时期的杰作之一,说是阿南达的高仿版,不过一个不小心仿的高度居然突破了阿南达,成了蒲甘的第一高度。
围绕着塔冰俞找机位拍摄的时候碰到一个买画的大姐,指给我一个小塔,说能够爬上去拍塔冰俞。
完全被这个热情击败了。

这就是登高而望的塔冰俞。
不想说什么,真的有点儿帅。
就是快到中午时分的塔上真的非常热,地面都是烫脚的,撒上一把孜然就是个烤串啊。

高 67米,和阿南达被并称为了蒲甘双塔。
细细品,更好看,火焰造型,岁月斑驳了的墙体。
在整个蒲甘刷塔的旅途中,让我最惊艳的颜值,就是塔冰俞了。

近看的塔冰俞,仔细看看拍照的游客的对比就知道塔冰俞的高度多么的雄伟。
尚在地震之前,据说塔冰俞还是蒲甘最好的视角,60余米的高度和平坦的平台,能看到滚滚的伊洛瓦底江和平原上的万千塔林。
现在真真切切只能高山仰止一下了,塔,是上不去咯

在塔冰俞的脚下收获了几幅沙画,姐妹两在塔下作画并以此为生。
其实你一去蒲甘就会发现,遍地都是民间艺术家,尤其以画家为盛。

挑选到了心仪的作品,领导表示很开心,为了中缅人民友谊万古长青再来一张合影吧。

这种沙画以沙石为原料,在画布上勾线上料再涂色,看上去粗糙不堪,实际上蛮有韵味的。
最牛掰的是这画居然不怕水,不怕轻微撕扯,不怕折叠蹂躏,真是抗zao的极品伴手礼。
价格呢,根据画幅的大小收费,童叟无欺,还欢迎团购讲价~

极目之处,皆是佛塔。
在之前一直在想为什么要去缅甸呢,后来想想这个理由为蒲甘足矣。
在一路之中也听到不少的声音抱怨蒲甘之无聊,漫天的塔接着塔除此无他,没有喧哗的夜生活,也没有热闹的大集市。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成住坏空,推倒了重建,重建了推倒,可能是为了发展,也可能是因着战火。
但是没有一个城市能在时间里停住不前,去看一眼蒲甘,因为这里有你无法想象的景致和过去,城市是不说话的,能说话只能是它的一花一木一塔一佛,它们在这儿静默不动,你来了,它就讲给你听。
所以说,被一张蒲甘的照片骗去了这儿,这不丢人。
再被骗一次,我也乐意,只希望那时蒲甘还能在,不会在岁月人祸天灾之中失去了模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