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古城好似误入一座巨型的迷魂阵,虽然各街巷的交叉处都竖有精致、清晰的指路牌,仍叫人云里雾里,不辨南北西东。导游再三提醒,入城要顺流,出城则要逆流。即便如此,初来咋到的游客还是摸头不知尾,东流西窜就是绕不出去。古城内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到处是相似的人流、相似的水流、相似的街巷建筑,一不小心便会走岔。

古城的流动是显然的。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从古城各出入口涌入,最终汇聚在古城中心的四方街或声名显赫的原土司衙署——木府,然后又由此流向或逼仄或幽深的巷子,偌大的古城几乎见不到多少土生土长的纳西人。在用五花石铺就的各大街小巷里,在三千多个五花八门的店铺内,在354座形态不一的古桥上,来来去去流动着形形色色、无以数计的外来客。尤其是在由古城中心四方街的四角放射出去的四大主街光义街、七一街、五一街和新华街上,无论白天黑夜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川流不息。据统计,古城流动人口,日均量高达20万以上。这般情境,我不由想起了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那画面上的盛况也不过如此。不管张择端的画笔有多么神奇,也未能把汴京晚间的繁华描摹下来。那么,对如今丽江古城的夜来说,即便张择端在世,恐怕也是望尘莫及,束手无策的。

古城之夜,躁动与张扬并进,狂热与娴静共存。姑且不论如白天般潮来潮往的人流,面对这样的夜境,会滋生出怎样的情感来,单就那扑朔迷离、流动闪烁的灯光而言,就够令人心花怒放。流经的玉河水被渲染得花枝招展、流光溢彩,被撩得心潮澎湃、心猿意马。水下的青荇,河边的翠柳也被挑逗得情不自已、搔首弄姿。别样的花儿、藤儿沐浴着清凉的风,在虚幻游离的光影里愈发娇羞。况且,西河两岸风格迥异的酒吧里狂热的气氛,老早就把个四方街搅得热火朝天,很叫人想入非非,跃跃欲试。

来到丽江,不进古城的酒吧泡泡,很难说真正领略了丽江的风情。在这里,大都市里的冰与火,皆能找到相应的依托。如果你想远离早就厌倦了的喧嚣,那好,你就顺着水流,随意寻一处临水的僻静之所坐定。在柳荫下,柔风中,曼缈的灯光里,凝望清清的流水,品着可口的菜肴,饮着心怡的啤酒,与朋友轻声耳语,谈天说地。抑或轻啜一杯清茶,独自莫名地发呆,尽情享受那份大都市里所未有的闲静。抑或什么都不用想,掏空意识,汇入南来北往的人流,在斑斓的街灯里漫步。此情此景此境,多少美妙的时光不知不觉地在你的潜意识里流动。

如果说,物质感官上的流动赋予了古城光鲜的容貌,那么,正真推陈出新的或许是纳西人思想意识上的流动。自古以来,丽江古城是前卫的,没有高大坚实的城楼和城墙,开放式的格局,与众不同,前所未有,确实让人有些匪夷所思。鳞次栉比的屋宇楼坊,巧妙地融合了纳西、白、藏、汉各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依山体势,错落有致又各领风骚。恣肆张扬又锋芒毕露的翘檐斗拱挑破青天,逼视苍穹,舒展视野。流动的意识里,纳西人永远都不会局限在现有的层面上。

我曾经疑惑过,在这偏远的雪原谷地,一座小小的古城,居然如此招人现眼,引人注目,这势必有其过人之处的。在中国像这样的古城多的是,为何仅此昭然出世,着实令人深思不已。真不知与之并称为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中的四川阆中、山西平遥、安徽歙县是否也有如此的境遇?

过去的丝绸之路,曾经的茶马古道已然成为去过。悠悠岁月,马帮凝重的脚步,踏出了通往山外的谋求之路,营造出古城独特的风情。他们的艰辛,只能依稀从古道上被他们踏磨得光溜凹凸的五花石块上去感知了。但纳西人不会忘记,每一位来到古城的人也不会忘记。深信坚韧的纳西人一定会在不断流动更新的意识理念里,继往开来,开辟出全新的更为宽广的“丝绸之路”来。

我们来丽江,遇见自己,遗忘过往,漫步古城感受闲适光阴里的一花一木,让午后的一米阳光一下子照进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丽江是喧闹的,你可以彻夜狂欢,丽江是宁静的,你可以坐在撒满阳光的院落发呆良久,这就是我向往的丽江梦,樱花盛开的季节,让我们一起相约丽江开起我们的赏花之旅吧,欢迎键入我的驴友扣扣 717‘46’63‘’9 ,如果你也喜欢我的文章可以关注我,或者关注我的微博”龟兔旅游,在这里没有对谁的偏见,也没有对丽江的厌恶,只有一颗真正的喜欢旅行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