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其实以前刚上大学那会读过,记得那会是全学校的人都在买或者传阅《文化苦旅》,书非借不能读也,都懂的!从室友那里拿来随手翻了翻,说实话,没觉得写的有多好,有些晦涩生硬或者说是难懂,所以也无甚兴趣。直到最近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讨论旅行的游记,说大体分为三种,一种是余秋雨式,引经据典,谈古说今,有文化有内涵有干货;一种是安妮宝贝式,旅行中体味孤独,深刻剖析自己,感悟人生寻找未来;再有一种就是诗朗诵式,不管看到什么都啊……啊……好美,至于哪里美为什么美不清楚,反正看到的就是天堂。感觉作者评说的很有道理,余秋雨的书只是翻翻,安妮宝贝的书看过几本,顿觉有些惭愧,赶紧上京东淘来《文化苦旅》和《行者无疆》。
我一直信奉“行万里路也胜读万卷书”这句箴言,在走完祖国大江南北后,现在回过头来再看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感觉写的真是好,读着很受用,不仅仅长知识,更是在很多地方引起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某种共鸣。读余先生的《信客》,将的是在邮政还没有普及之前,很多在上海滩打拼的宁波绍兴人通过信客传递与家乡之间的联系,信客与雇主的信任,信客沿途的艰辛,信客与家人的信任危机,信客的代代传承,信客规矩的完善,信客的消亡,余先生在写故事,也是在写历史,更是在刻画人性,可说是入木三分。基于此,也引发了自己再去浙东南走走的想法,直到最近有朋友以山里喝茶赏花农家乐相约,果断一个走起!
第一天:自驾余姚,品泗门阁老宴,听姚剧,夜游姚江,晚入住余姚姚江文化主题酒店;
第二天:上午梁弄红色革命教育基地,下午四明山深秀谷、小罗岗红枫林,四明山地址公园,晚入住锦谷园生态农庄;
第三天:早上锦谷园茶园风格,上午探寻姚江源头,下午丹山赤水景区,晚上住柿林村沁心居;
第四天:返程。
来自游记大侠视界|闻香识余姚,花美四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