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坝垂直高度有35米,从坝底到坝顶是一段约七十米的陡坡,一条宽大的青石步道供游人拾阶而上。

但大家偏要从光滑的斜坡上过

还摆出各种姿势造型

为的就是寻找一份刺激和开心。

通济桥水库大坝建设于1958年12月开始动工,经7年多时间才完工。这在过去物质匮乏的年代,千万民工靠手拉肩挑参加会战,可谓千辛万苦。这是一座以防洪、灌溉及发电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也是浦江最大的水库。

从坝顶上望去,高峡出平湖,原来的山峰成了小岛绿洲,犹如上天尤物静悄悄的趴在湖面上,这是山与水的巧妙融合。

坝顶一头立了一块大石碑,一面刻着 “通济桥水库”五个大字,侧面则是一段介绍水库工程概况的文字。

鹅卵石路连着一条漂亮的木质游步道和一段长廊。

看那崭新又干净的样子,应是景区刚修建不久的配套设施。

步道上一排玻璃橱窗展示的图片是当年工地万人会战的盛况。

步道边放了一只小舢板,小船上栽种花树,非常的别致。

如影视中的道具一样,让景象不再单调,给游客摄影增添了背景。

步道临湖下望,蓦然发现山崖边一座房子的屋顶“汪洋”一片,上面放了两只小木船。

将船搬到屋顶上,在青山绿水之间再造一个景观,不能不佩服主人的奇异想象力。

不仅如此,这个屋顶平台还是个 “鱼塘”,养着红鲤鱼、锦鲤等观赏鱼。听说这个养鱼屋顶曾引起轰动,吸引许多市民及游客前来围观。也有人担心,万一下大雨怎么办,那些鱼不是全冲走了吗?其实担心是多余的,冲走的鱼落下去就在水库里,这就叫从哪里来再回到那里去。

通济湖景区主要观赏点在前吴村一带,距大坝约3公里。通济湖位于浦阳江上游,为浦江中、南两大山脉所夹持。景区水域面积5平方公里,湖中岛屿6个,半岛数十,景点十余处,风景旖丽,素有“百岛湖”之称。

我们在前吴村停好车子。前吴村就在通济桥水库北岸的山坡上,这是个具有较深历史底蕴的古村。

原前吴村始建于唐中叶,为县西第一大村,原址在通济桥水库东南缘,59年因建水库大部分村民迁徙安置其他乡镇,部分村民就近迁建于今址。

吴氏子孙繁衍析分为存心、存诚、存古三大派,这个古村吴氏为存古派,村中建有“存古堂”。

前吴古村也是名贤辈出。元初义乌令吴渭辞官归隐,创建“月泉吟社”,饮誉八方。其弟吴谦、子吴幼敏具为宋进士,以文学名世。吴渭侄子吴直方以大学士荣禄大夫致仕,吴直方儿子吴莱为一代大儒,被朱元璋称为“开国文臣之首”,宋濂亦出其门下。现代“两弹一星”元勋吴自良、中国花鸟画大师吴茀之皆出自前吴村。

如今古村因通济湖景区建设发展有许多村民又一次搬下山坡到湖边,山坡村中留下许多空屋。

前吴村与浦江其他地方一样,村民都保留古老的手工制面技术,手工面也成了浦江的特产之一。

因旅游业的发展,村民在湖边利用滩涂荒地盖起了楼房。

整洁漂亮的民宿饭店比比皆是。

沿湖边一路搭建了长长的栈道,为景区增添了靓丽的景观。

一条用新铺的游步道蜿蜒于湖边,紫红的路面格外醒目。

这条游步道还兼自行车道功能,满足骑行爱好者的需求。

临湖多处搭建的休闲平台,也是游客的观景台。

长期以来,通济湖只是个普通的水库,直到近些年旅游业的发展和摄影爱好者的涉足,才被人知晓浦江通济湖有这么一块世外桃源般的地方。

通济湖一年四季、晴雨天气都有不同的美妙景色,晨曦晚霞映照湖面,都会使人流连忘返。

通济湖虽没有西子湖这样如诗如画,也不如千岛湖那般浩瀚宽广,但当你站在湖边眺望,远山空蒙紫气萦绕,碧水清灵孤屿环抱,却也如蓬莱仙境。

平静的湖水,怡人的景色,能让你的心一下子静下来,除却尘世的浮躁。

湖边的茶座酒吧,让你品美酒佳肴,赏湖光山色,享闲情逸致。

临风把盏千山醉,凭栏凝望终不归。此时此刻,我心已醉。

野渡无人舟自横,这是一处能够让你发呆的地方。

春风拂面,杨柳依依。这是一处能让你能够静下心来自我欣赏的地方。

湖中风光美不胜收,瞧,“娜娜”又发现了什么?让我也看看。

其实,只要你按下快门,到处都是美景。

啊,就连一颗孤零零的小树也长得那么别具一格,让人欣赏许久。

横看成岭侧成峰,角度不同,风姿各异。

难怪 “芸豆”情有独钟,对着孤树目不转睛,舍不得离去。

很喜欢网友这张图片,同样的地方同一棵树,只是水位不同生出别样的意境。孤芳自赏到底谁为谁?通济湖竟是如此梦幻迷人。

随着日趋完善的设施建设,通济湖前吴村临湖区域已成了典型的慢生活区,有更多游客慕名来此休闲度假。

通济湖,确实成了你来过就会喜欢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