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介绍巴孔寺之前先介绍一下罗洛士古寺群。在国都迁至现在的吴哥地区之前,王国的都城曾经建在罗洛士,在这区域,大约在790年由阇耶跋摩二世奠定了基础,由因陀罗跋摩一世开始营建。它以象征须弥山的巴孔寺为中心,建造了献给王国双亲的圣牛寺,在大蓄水池因陀罗塔塔迦的中央建造的罗莱寺,这三座寺庙构成了罗洛寺群。这三所寺庙都不是很大,巴孔寺算是其中最大的了,其他两座基本一眼望尽。

巴孔寺是柬埔寨吴哥古迹中位于暹粒市西南15公里的一座供奉湿婆神的印度教寺庙。根据1935年发现的寺碑记载,此寺庙乃是881年吴哥国王因陀罗跋摩一世建立的国寺(当时的都国都在罗卢奥斯Rolous)。巴孔寺原为废墟,法国远东学院古迹维修专家莫里斯·格莱斯从1936年开始修复,经过七年努力到1943年大致修复原貌。巴孔寺是一座五层的方形金字坛,底层边长65米,各层的基点原有塔门,最顶层中心矗立一座宝塔。

 

巴孔寺为Indra VarmanⅠ所建,它算是吴哥遗迹中第一座多层式的神殿山,也是吴哥王朝第一座用砂岩石块代替红砖的寺庙,因此意义非凡,它曾经是市中心的大型庙宇。远远一看,只见一尖顶方型的高塔,立于较宽阔的塔基之上。5阶式的高塔据说是象征印度教里的神山「须弥山」,神殿里供奉的是湿婆神(Si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