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过一句这样的话:要了解一座城市最快的方式是坐公交车。我觉得,了解香港最快的方式应该是坐叮叮车。叮叮车其实就是有轨电车,只是在香港它有了独一份的名字,因为到站的时候会发出“叮叮”的声音,故此得名。虽然电车不是只在香港才有,但我是第一次乘坐,所以格外兴致勃勃。一开始我并不知道自己上车的站名叫什么,只是眼看着一辆电车来了就匆匆赶着坐了上去,直到我从终点站又返回到我上车的那一站,下车我看到站名才知道,哦,原来我上车的站并不是“中环”,而是“金融街”站,仅仅相差一站而已。叮叮车是双层有轨电车,一上车我就直奔二楼,在车末尾找了一个位子坐下,过一会儿我发现车末尾最后一个座位才是最好的,沿途的街景一览无余,而且是拍照的最佳取景位子,于是这一路,我稳坐在最后一个座位上,举着相机,咔嚓咔嚓,乐此不疲。

镜头里,或是另一辆和我们样式相同但是颜色各异的叮叮车与我们的叮叮车擦肩而过,或是几辆港式复古红色出租车尾随我们而行,或是几辆巴士并行然后在一个路口拐弯慢慢消失在视线里。

在去的那一路上,街道两旁的街景最先是高楼大厦林立,叮叮车像一只被困的小动物,穿梭其中,寻找出路。接着两旁的建筑物渐渐低矮,也没了原先那么密集,各色LED灯的店铺名字在白日里闪烁不那么耀眼的光芒,街上的人群在他们眼皮底下来来往往,或穿过人行道去另一边的街道上。叮叮车继续向前,商业的气息开始变淡了,街道两旁的行人稀松往来,不似闹市那般热闹,只是行至红路灯处,过往的行人来回穿梭,赶往各自的目的地,两旁的街景也被一幢幢似鸽子笼般的老居民住宅而替代,让人仿佛一下子回到了九十年代的香港——那种老港片里常常出现的景象,临近叮叮车终点站的这一路就是这样的景象,真实而生活化的气息扑面而来,有片刻使我忘记了自己是位观光客。

红色叮叮车

游客从叮叮车上俯瞰窗外的街景

跟随我们同一方向的另一辆叮叮车

回城时紧跟我的另一辆开往上环的“永隆银行”号叮叮车

两旁林立的大厦和街道两旁的双层电车和巴士夹着中间这位骑自行车的路人,形成一道别样的风景

东行方向

近处的红色叮叮车和远处的白色叮叮车仿佛对向行驶

老居民区在不远处,离重点站越来越近

繁华的商业区已经远去,生活化的气息愈来愈浓

终点站

居民区

老住宅

回程路经上半山区的路口

回程街景

从叮叮车上看到巴士二层的景象

老街

老住宅

白色叮叮车

叮叮车总站筲箕湾

我乘坐的叮叮车全貌

我所乘坐的叮叮车

我所乘坐的叮叮车

老街

海富街站

终点站

老街

84路叮叮车

我所乘坐叮叮车二楼内景

老居民区

天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