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玉门国家地质公园这个景点并没有在我们的行程规划当中,因为这是一个还未开发的景点,但是去了之后我却惊奇的发现这简直就是七彩丹霞和冰沟丹霞的完美结合。玉门地质区位于甘肃玉门市赤金镇的祁连山中,500多平方公里的壮丽丹霞美景就这样静静地矗立在这里,震撼着我们每一个人的视觉。


这里的地貌色彩错落交织,天然形成的山沟、丘壑以不规则的形状分布在园区内,不仅气势蓬勃而且色彩之斑斓,壮观的场景让人一见难忘。在车辆开往波浪谷的途中,我们经过了一段地貌极其独特的山谷,像极了巧克力的颜色,搭配上层层叠叠的波纹跌宕起伏,我们都被眼前壮观的景象所倾倒,纷纷下车,都想用自己双脚去亲身体会这片峡谷的壮丽。

波浪形起伏的条纹在约4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延伸铺展,如古老的丝绸之路上被遗落的一段美丽丝绸,又如时光在大地上刻画出的不灭记忆,让人充满着遐想和感叹大自然的神来之笔。


由于园区还未完全对外开放,通往各个地区的许多路段都比较崎岖,并且完全是置身于无人区的感觉,我们在整个景区来回驾驶了4个小时,仿佛置身于中东荒漠或者美国大峡谷。(在这里也建议前来的朋友们在景区大门换乘越野车)
因为河道上游是分布着丹霞地貌和硅化木,遇到倾盆大雨或冰雪融化时,部分水流从此河道一泻而下,因而形成了蜿蜒幽深的西红柳峡峡谷。每个山峰又各自分布着丹红色、锗红色银白色、灰褐色、乳黄色等色彩,各种色彩的山峰错落有致的耸立在我们的眼前,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画卷。



除了各种壮丽的地貌奇观,我们还惊奇的发现了许多神秘的石窟,石窟分两层排列,上层6间排列于山腰,下层10间排列于山脚。但人很难攀登上去,根据上层石窟第三间功德簿记载石窟建造年代是“中华民国壬申年孟夏上浣” 即1932年5月上旬。在洞窟东的河岸边两侧还发现了许多土炼铁炉,据说是1958年“大跃进'”时期的炼铁炉。后人为在洞窟内居住、圈养牲畜、挖掘,对石窟造成了极大破坏,能保存至今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