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计划行程的时候,从没有想过要到鹅岭二厂。因为杨祐宁的一个重庆视频,我决定在离开重庆之前到这里看一看。
快车师傅的车牌号十分吉利,尾号连着两个8,师傅笑笑说,其实车牌吉利并没有什么用。
重庆的司机师傅似乎特别健谈,师傅说二厂吸引了很多年轻人,他不明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喜欢去这里。鹅岭二厂的文创文化在年轻人中特别流行,司机师傅不理解也是征程的,毕竟年轻人的世界他不太懂。
鹅岭二厂的前身是重庆印刷二厂,在2012年,二厂整体搬迁,原来老旧的厂房依然保存,渝中区决定在二厂原址打造一个文创公园。

其实真正把鹅岭二厂捧红的还是电影《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大多人都因为场景里的天台而慕名而来,但因为安全因素,这里的天台不对外开放。

To be or not to be,that's a question.

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鹅岭二厂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这里的独特文化吧。原本破旧的厂房,在艺术家的手下变成了一个具有个性的文化产业景点。


沿着道路向前走,重庆的市景出现在眼前,这里也是一个欣赏市景的好地方,因为足够高。

走上厂房的楼梯,才能将景色尽收眼底。当然如果能上到大楼的天台取景,效果会更好。

文创大楼的装修个性鲜明,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装修的味道太过浓重。乘坐电梯来到3楼的公共空间体验馆,但电梯内的气味令我无法呼吸,只能憋着气到3楼。

公共空间体验馆似乎想向公众传达一个新型办公环境的概念,在这样工作环境下办公,员工的脑洞一定是天天大开。

如果这里还招人,那么我一定要来应聘。

公共区域的象棋间,偶尔也要下下象棋,缓解压力。

而令人惊艳的还要是这个露天玻璃阳台,绝佳的观赏视角将重庆的景色一览眼底。

游客可以走出房间,走到楼梯上拍摄,这样就能弥补不能上天台的遗憾。

工作之余,偶尔也需要来一杯咖啡提提神。
这样的办公室应该是所有职场人向往的办公场所。

连接两栋厂房的桥梁,鲜明的颜色和独特的风格,使其和厂房形成了鲜明对比。

说到鹅岭二厂的改造,不得不提到总设计师艾尔索普,他曾将伦敦切尔西地区泰晤士河边的废弃奶制品厂打造成为一个多功能艺术空间,并命名为TESTBED1,而鹅岭二厂的命名则为TESTBED2。
闷热的天气令人感到不适,就连我的手机也是出奇的发烫,走进一家咖啡厅里休息休息,也让发烫的手机冷静冷静。

闷热的夏天,一杯冷饮,一台空调,有WIFI,如果不是下午的航班,真想待在房子里不出来。
一杯摩卡下肚,手机冷静过后,就是要告别重庆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