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了辆三马仔,7:30出门,先走的石螺口沙滩,天气阳光明媚。石螺口沙滩,我感觉是岛上最适合游泳的沙滩了,沙质细腻,沙滩边有很多珊瑚石,本来之前看网友的游记,想学着文艺一把,找各种形状的珊瑚石拼个自己名字的,无奈阿,实在太考验耐性跟眼力了,还是悻悻然放弃了……涠洲岛的特产,除了一个蛋黄酥,就是各种贝壳的工艺品了,有心力的亲可以在这个沙滩收集一些珊瑚石,回去自己DIY阿。这边也有很多人揽客,问你要不要坐船出海看珊瑚,我是没有兴趣的,我一个旱鸭子,还是孤身一人的;而且,看珊瑚,就坐那个小船出去逛半个钟,能看到什么?要看珊瑚跟小丑鱼,当然是要去斜阳岛潜水啦!所以,没有问价格。当然,拒绝的时候,注意态度哦,千万不要得罪当地人……

第二个点,去的是鳄鱼山风景区,外部车辆不能进入景区,在下面有停车点。景区购票口到游览区大概有一公里的路程,有体力的亲可以选择步行,怕累的可以购买景区车票,往返是20元。鳄鱼山景区里面,个人感觉,最好的风景观赏点:涠洲郭附近的观景台、百兽闹海一带、月亮湾广场--魅力海景一带。风景区里面有个火山口的地标,合照的人太多,我就没有凑热闹了。而且,距离上次火山喷发据说是5万年前,什么痕迹不能被风化浪蚀呢……然后在月亮湾广场休息的时候,两个当地人用着客家话聊天,说“不就是一片海么,有什么好看的”,能听懂的我,这时候需要使用客家话说两句什么不?小纠结,哈哈……不知道是不是有人会怀疑,为什么当地人说客家话,我跟你讲,你还真的别不信,当地就是有一部分本地人是客家人。

第三个点,去的是天主教堂,百科标记是“晚清四大天主教堂”之一。教堂由法国巴黎外方传教士建于1853年,历时10年建成,主体建筑保存较为完好。整座建筑主要取材于海底珊瑚沉积岩,全用岩石、珊瑚粒及竹木瓦建造,建筑面积为1500平方米,是典型的文艺复兴时期法国哥特式教堂。当你到达这个地方的时候,入目斑驳的岁月痕迹,印证的是它的沧桑。但是入内,你或许会有另一番感受,大概可以算是“金玉其内”吧。很幸运的遇到了唱诗班,驻足静坐聆听…好像有说法说,中国人是没有自己的国家信仰的。是的,佛、道、天主、基督……其实我有点佩服某些虔诚,比如三步一叩首的朝圣、比如吃饭睡觉前的祈祷……人有些信仰,大概,是可以心灵美好一点的……天主教堂外,是我沿路见到的,花最多的地方,所以,拍照的人也是最多的。

天主教堂外,吃饭的小店也很多,午餐点了个香煎小黄鱼,吃了个椰奶冻,买了串小米蕉。值得提下的就是,岛上特产香蕉,大概是气候问题或者是土质问题吧,小米蕉特别甜,一点不夸张,32个赞。还有一个菜市场,买了点菜回客栈做晚餐,客栈是收加工费做菜的,不同的客栈收不同的加工费,5-20不等。
午后小憩后,出门闲逛,各种客栈民宿,一路走,然后逛去了贝壳沙滩。这边有一个叫“集结号”的海边木屋,视线很不错,真正的纯一线海景。穿个泳衣,出门走几步,就可以下海游泳那种。然后日出沙滩附近,貌似有个海边露天酒吧,没有验明正身……

在客栈等晚餐出炉的时候,给客栈里面的逗比犬拍照,它总不给我拍正面,客栈老板的老爸过来抱它给我拍,上窜下跳的更欢了。勉强拍到的一张正面,感觉都是一脸的嫌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