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 下午 (北京时间)—车程

下了飞机,我们的司机兼导游Faruk接上了我们,就开始赶往我们第一个目的地——安博塞利国家公园。

从广州出发

国际航班上泰国的空姐与空哥

这是回程,经迪拜

这是飞机从迪拜回北京时经过青藏高原时的雪山

飞机后,需要填一个蓝色的入境表,我们当时不知道,一个黑人很热情地帮我们填,结果要了我们50元人民币的小费,所以后面我们坚决不让他填了,很简单只要初中英语水平就会。过海关时因为我们之前打了黄热疫苗,所以有黄皮本,手续正常,所以没有像有些人所说的那样在护照里夹带美元,我觉着这种风气不能助长,他们只针对国人,所以国人只要保证自己没有什么问题,完全可以理直气壮一些,事实我们非常顺利地出了关。

下飞机时,天还没亮,空气湿润又十分清新,就是有点冷——没错,七月的肯尼来,虽然地处赤道,但是整个国家海拔较高,所以气候却依然十分凉爽,15-19度。而国内的青岛,此是海边正是下饺子之时,湿热夹杂,出不来汗,却又烦躁异常。我们怎么也没有想到,此次肯尼亚之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竟然成了度假。

内罗毕机杨不大,出机场后两边全都是一此动物的塑像,虽然知道那是假的,但是你依然像是走进了动物的世界,迎面欢迎你的,全是你在课本与电视里见到的动物。

这是我们乘坐的丰田陆地巡洋舰,特别新的车,所以一定要找一家比较好的旅行社,价格差不多

内罗毕效外,颜色各样的公交车挤在一起,司机与售票的大声吆喝着,很有点像我们80年代乡镇公共汽车拉客的样子,不同的是,肯尼亚的公交车颜色特别鲜艳,正如这个民族与国家一样,虽然房子与穿着不是太好,但是各种鲜艳的色彩都敢用,都敢穿,所以房子常是绿色的、粉红的、黄色的、紫色的,同样他们的衣服也是如此,黑黑的皮肤衬着各色鲜艳的服装,有点滑稽,但似乎又恰当其份,黑,所以才穿得鲜艳吗!

走出内罗毕一带,周围的景色陡然一变,没有了楼房,萧瑟与荒凉扑面而来。因为干旱,路两侧的土地上寸草不生。因为飞机上睡得少,景色又不吸引人,于是我开始倒头便睡。

一小时后,我睡醒向外一看,便大吃一惊,窗外是一望无际的稀树草原。天上的浓云一层层的,遮住了太阳,让远处的群山显得愈发昏暗,远山如黛也就是如此吧。再看过来,是金黄金黄的草原。因为在干季,所以都是干草,而干草叠在一起,变成了金色的“麦浪”。几株树木点缀在草中,枝干像虬龙,像银蛇,盘绕曲折,像是一件件艺术家雕刻出的镂空的木雕。阳光透过云层一照,越发金光灿灿、高大挺拔。

就在这时,几个带着条纹的“飞镖”映入眼帘,是羚羊!它们一直低头吃草,对于我们的到来毫不在意。它们弯着的身子和低着的头,就像是一个个倒插着的飞镖。

再向前看,树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更大的草原。金色的河流从天边泻下,汇聚到这儿,形成了金黄的海洋。它太大了,连远方的山都只能被挤得越来越远。阳光下,那灿若黄金的光耀得我几乎睁不开眼。可就在你不注意间,一群斑马闪过你面前。它们身上的条纹真像人行横道!而其中一只斑马似乎看到了我们,抬起了头,结果所有都抬起了头,给我们行了注目礼,一直将我们送到看不见为止,任我们怎样扭头也扯不见他们。

再向前,草原消失了。密林毫无征兆的出现,一片一片全是树木。但因为是在干季,只有少量的树木有嫩绿的叶子,其它大多都有些干枯。

要是有长颈鹿吃树叶就好了。我心想,正想着,突然司机一个急刹车。抬头向前一看,一只长颈鹿漠然地看了我们一眼,然后信步走向了车道。它的速度不慢,却并不让人感觉着急,先迈左脚再右脚,一切都如大家闺秀、又如谦谦君子,从容不迫,或者说是不急不慢。到了路中央,像是故意让我们看一看它,它静静地站在路上,不动了,就这样静静地看着我们,好像是思考了一会人生,突然小跑着跑了下去。它的后脚是发力脚,每蹬一次都飞起大量尘土。但刚才它挡在路上还那样从容的风度,真实有大家风范!

对面的车,我们的车就这样等着长颈鹿走过马路,它却不急不慢,还思考了一会人生

最后它走进了草丛中

当前方的草原、密林都消失了,路边开始堆满了各色石头。这些石头奇形怪状,很像是散落的火山石,但是肯尼亚人很有意思,他们会在这些黑色的石头上涂上白色,之后把这些石子整齐地摆成两行,两行中间就是路,虽然路是土路,但是因为有了这些石子,也是一种别样的风景。

一路上经过了几个小镇,里面大多是些平房,沿街有卖橘子、西红柿的,店铺都很破,大都是木头搭成的简易棚子,上面吊挂着各种简单的商品,中间可以坐人,下面是中空的。看到车来,他们会走到路中间,敲着车窗问你要不要,很像我们国家80年代那样,商品也很简单,有的是瓶装水,有的是纸,也有水果。特别要说是是当地的西红柿,一美元十几个或二十几个,装在一个三角形的塑料网中,细长圆形,特别特别好吃。

当地的西红柿

但是奇怪的是,镇里面的男人都很悠闲----有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聊家常的,也有坐在路边无所事事看着我们的,忙碌的都是女人。我不禁感慨小镇上生活节奏慢,生活轻松悠闲。

直到Faruk告诉我肯尼亚可以一夫多妻,且一般是女人干活,男人倒可以不用做什么。

原来如此,原来男人不用干活!真是幸福!

沿途经过几几条河流,河水清澈见底,缓缓流淌,真是一派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象!当地人也注重保护河流,洗衣服也都是从河里打水,之后在河边洗,绝不在河里洗,所以也绝不会污染河水。河流旁出现了农田,绿油油的蔬菜,还有玉米。

路上很少有车,我们开着丰田陆地巡洋舰,就像是行走在美国西部公路上,沿途都是不一样的景色,金色的合欢树,稀疏的草园,破旧但鲜艳的小镇,让人感觉肯尼亚之行并没有一些攻略上所说那样难行。

但很快就进入了野路,十分颠簸,而Faruk并没有减速的意思。20公里的野路,颠得我浑身发痒,路好像是人为干的,一条条“纹路”,高低不平,莫非是人为让这路不平坦的?否则为什么高低不平得这么有规律?这也许就是一些攻略里所说的搓板路吧,但是同行的袁大哥说,这种路就必须不能减速,因为速度越慢,就越是颠簸。颠簸倒还可以忍受,不能忍受的是汽车扬起的尘土,特别是对面也有车向我们走来时,车窗就必须关紧,好在车内不热。

路边开始出现了仙人掌,这些仙人掌真高,一堆堆地挤在路边,就像是墙一样,这样仙人掌饱经了岁月的沧桑,熬过了无数干旱的时光,有的茎已变黄,绿色已所剩无几。但是它们的躯干仍然傲立着,像是一尊尊守护神,守护着着一方土地,伸出干枯的手臂,保卫着自己的信仰。

前边是一个很简易的草棚,上面挂着一个木牌:“AB lodge”,估计这就是我们的酒店了,看了真的有点失望!但是车子没有停,继续往前走过一段土路后,绿色重新出现,到酒店了。

AB LODGE 这是它的大厅,是不是很有民族特色

酒店大厅

酒店——AB lodge

大门可以再简陋一点么?一个茅草搭起的棚子,一个黑人守着门,与我们的导游说了几句话,我也听不太懂说的是什么,之后就给我们打开了铁门。我的内心有了些不好的预感。

进去的路还是土路,但是两国种满了三角梅,正在盛开的三角梅,这种树在我们北方大都养在花盆里,这里却可以长成树,开着满满的花,又是各种各样的鲜艳,有正红,也有粉红。之后车在一棵合欢树下停了下来,看样子到大厅了。

大厅很特别,就是典型的非洲民居的那种,进去后才发现这个酒店很豪华,也很特别,整个大厅全都是木质的,还悬持着一些牛头饰物,木雕的大象就在门口迎宾。听网上说非洲的木雕很好,一是材质好,最好的是乌木,也有非洲黄花梨,但是我们不懂木材,只是能看出这些动物真是是手工雕刻,因为刀斧的痕迹很明显,不像机器那样圆滑。

办完入住后,侍着帮我们拿行李,并引领我们入住。

这里可以给大家说一下,你不用给小费,这是他们的工作。

首先是走过一个长长的走廊,走廊很特别,特别在走廊的形状很特别,是用剑麻叶子搭成的长长的草棚子,路面也是一个个不规则的石片铺成,走廊两边种着一种奇怪的植物,一开始我们以为是虎皮兰或芦荟,因为形状很像,但是后来我们试着折了折,不出水,很硬,而且每片叶子的长度与高度远远超出这两种植物,我们站在它旁面合影,它们远远超出我们的身高。

酒店的长廊,是不是很特别

房间非常让人惊喜,每个房间就是一个茅草屋,屋外有一个小阳台,摆着两把椅子和一个茶几,可以喝茶闲聊。房间门前是一个不小的花园,种满了三角梅。一条石径通向房门。进了房门,首先是一张大大的床,1.8左右,我与好朋友一人一个,每张床上还吊着一张大大的蚊帐,只是这蚊帐与国内的不同,上面聚在一起的,从高处吊下来,围着床形成一个大大的圆。通向阳台的地方是一个巨大的窗子,基本上除了不能开开与落地窗没有太大的差别。床前有桌子,在这儿学习是个不错的选择,午饭后日光正明媚,正好写字。写字累了一抬头,就是鲜花盛开的花园,关键是安静的要命,没有国内旅游那样的人山人海,一个园子都是你的。我们两家共安排了三个院子,就连自己人也隔的很远。房间里也有标准卫生间,可以洗澡也可以吹风。我住的是标准间,两张床都有蚊帐,晚上睡觉可以防蚊虫叮咬。卫生间洗澡也有热水。并不比国内宾馆差,整个屋子还有香水味。

这是我住的房间,一个房子就是一个标准间,但是有一个院子,开满着三角梅

这是从室内照窗外的景象,阳台上有喝茶水的地方,院子里有条小路,还开着花

一个个的小房子就是一个个房间,所以酒店接待不了多少人,很精致高档

这是房间里的情况,

院子里还有一些西方建筑风格的房间,但是都连在一起,不如我们这样一人一个院子好。

午饭是西式自助,烤肉、烤肠、烤土豆、烤面包,培根、黄油、各色蔬菜、沙拉,还有牛奶、各种果汁,西瓜、西红柿等水果,味道确实不差,特别是一种粥,我们不知是用什么做的,味道特别怪,至于说怎么怪,也不好描述,反正外表就像是国内的很浓很浓粥,色又吃火锅沾的酱料,味道有点纯牛奶味但又略有点咸,我们不知道是什么,但看当地人特别是几个老外都在那里喝,我们也就盛了一碗尝尝。服务人员服务非常周到,还有一个服务员不断问我们汉语,还介绍他的母语给我们听。

酒 店里其它风格的房子,只是联在了一起,有点像单元房一样

这是我们住的房间

酒店整体也很好,除去大门有些寒碜,大厅就很宏伟了,整个酒店占地非常广,我们走出房门 旁边是一排宾馆,都是非洲那种原始的茅草房模样,但是不规则的石板砌成的小路,以及两旁修剪得整齐的绿植,再加上盛开的三角梅,我们就像走进了一个鲜花烂漫的欧洲中古小镇,小镇里面,还有燃篝火的地方,旁边就是一个酒吧,里面竟有WIFI,再向反向走,就是一个露天的游泳池,泳池不大,但保养得很好,池水碧蓝,两边还配有供人休息的躺椅,以及遮阳的伞棚,天气有些凉(我说这话时可能有些拉仇恨,因为这几天国内到处都是地面可以煎炸鸡蛋的时候),所以我们没有敢下去游,但是我们还是在旁边照了好几张像,并且通过照像的方式,体验一下在泳池边游完后舒服地躺在这里休息的心情。

饭后,我们顺着长廊一直走,发现除了中古欧洲小镇,还有蒙古包式的房间,还有森林小屋,这个酒店房间的种类真是不少,顺着长廊走下去两边就有些荒芜了,不知酒店是不是要故意要保留些原本的自然,还是没有资金再修整。走到头是一片树林,用铁丝网隔开了,我们竟然在树林中发现了猴子,还是一个猴群,七八只之多,我赶紧拿出望远镜(注意,去非洲旅游,望远镜是必须的),但猴子很通人性,也会害羞,一溜烟从树上滑了下来,不见了。

酒店里的室外游游泳池,旁边还有休息的地方,这都是免费的,包括游泳,所以最好带着泳衣

这是餐厅,

我们与黑人侍者合影,他很有耐心,也很愿意学中文

西餐不错,特别是那个用豆子做的沙拉,很特别

不知名子的粥,特别的味道,特别的难喝

酒店里发现的一只鸟

总之酒店不错,我们非常满意,本来准备好了接受不可接受的住宿条件,没有想到却住了这样一个有特色的酒店,真的要好好休息一场,下午还要去公园,近距离与野生动物接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