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到了旅游团车站等车。

早上的厦门岛内

一会儿车便到了,上车出发。哈哈!云水谣古镇与高北土楼需要经过潭州市,一路上道路两旁很多柚子树,上面挂满了柚子,平和蜜柚,在家里的超市常有卖,味道酸甜,我的最爱,想不到在这里竟然遇到了,可惜没熟。。。漳州盛产水果,以芦柑、荔枝、香蕉、柚子、龙眼、菠萝六大名果闻名于世,其中平和盛产柚子。

山路两旁的柚子树,树上挂满了柚子。

永定,是纯客家县,是福建拥有最多的土楼的县,总共23000多座,现存著名的圆楼360座,著名的方楼4000多座,山路崎岖,蜿蜒盘旋,大部分道路位于悬崖边,从大客车往下有些惊悚。

永定山路

经过3个多小时的山路用于到高北土楼群,下车之后便有土楼专门的客家导游为我们讲解土楼的故事。

景区内两边的商铺,时间比较早,大多没开门。

高北土楼群保存的比较完好,是福建土楼的代表之一,景区里主要有承启楼和五云楼、世泽楼以及侨福楼等土楼,众土楼和大自然融为一体,高低错落,呈现一派美妙无比的田园风光。

侨福楼,位于承启楼西侧,坐北朝南,其结构是单圈圆楼,直径45米,高三层,中为天井,内通廊式。此楼是客家人后代的四兄弟共同修建的。在海外的三兄弟负责筹资,留守本土的兄弟组织实施,从1962年开工,每年建一层,三年建成。应该是最年的土楼了。导游介绍︰侨福楼主人的哥嫂及子女二代人侨居美国,哥嫂生育5个儿子1个女儿。他们的5个儿子在美国读完大学都取得了博士学位。后来5个博士儿子又各娶了5个博士儿媳,1个女儿也是博士。侨福楼主人的晚辈共有11个博士,因此‘侨福楼’,称‘博士楼’。

侨福楼的东侧便是承启楼,承启楼又被称为土楼王,据传从明崇祯年间开建,至清康熙年间竣工,历世3代,阅时半个世纪,建设历时最长,相传在建造过程中,凡是夯墙时间均为晴天,直到下墙枋出水后,天才下雨,承启楼人有感于老天相助,所以又把承启楼称作"天助楼"。

土楼之王,承启楼是在土楼中规模最大的圆楼。直径73米,外围周长1915米,走廊周长229.34米,全楼为三圈一中心。外圈4层,高16.4米,每层设72个房间;第二圈二层,每层设40个房间,第三圈为单层,设32个房间,中心为祖堂,全楼共有400个房间,3个大门,2口水井,整个建筑占地面积5376.17平方米。全楼住着60余户,400余人。

承启楼外环楼高四层,每层用抬梁式木构架镶嵌泥砖分隔成72开间,第一、二层外墙不开窗,只在内墙有一小窗,从天井采光;一层是灶房,二层是禾仓;三、四层是卧室;各层都有一条内向挑出的环形通道,并有四道楼梯,对称分布于楼内四个方向。第二环楼两层,每层40个房间,第三环楼为单层,有32个间,中心是祖堂。三环楼就像三员大将紧紧守护着祖堂。这就是土楼大王的威仪,庄重而又壮观。

土楼内部

土楼内部卖的土特产。

土楼是利用未经焙烧的按一定比例的沙质黏土和黏质沙土拌合而成的泥土,以夹墙板夯筑而成墙体(少数以土坯砖砌墙)、柱梁等构架全部采用木料的楼屋。

出楼左拐就是世泽楼,世泽楼始建于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1929年毁于战火,1931年按原状重建。长方形土楼,客家人又把方形土楼叫做“四角楼”。

方形土楼除了方与圆在外观上不同外,方楼的内部格局与圆楼没有太大差别。

在土楼内,有很多当地人卖些当地的特产,特别是菠萝和红香蕉,我发现竟然比外面的还要便宜,,,,,这是我首次发现景区内的东西比外面的便宜,土楼人民真淳朴!

土楼小菠萝。拳头大小,去皮5元3个,非常好吃,菠萝清香浓郁,口感蜜甜微酸,真乃极品也!

这是真好吃!来土楼小伙伴们不要错过! 我还买了几个没削皮的带回大连了,这给我累的-_-!

红香蕉味道比平常的黄色香蕉吃起来味道更香 ,果香味足,同时酸味更浓。这个只顾着吃了,忘记拍照了。只能去网上找几组图片,抱歉!

红香蕉,也叫火龙蕉、红香蕉,生长在热带地区,是福建省农业厅果树站以原产马来西亚,从广东省农科院果树所引进的新品种。红皮香蕉在未成熟时果皮为紫红色,略发黑,熟后呈红色,具有很强的耐储存性,蕉皮不易受伤.福建南靖独特的水热条件和自然环境,全年平均气温21.5°C,日照充足,环境温度偏高,全年降水量丰富,因此,果实饱满,软糯可口,味甜而香。

从土楼出来已到了中午,上团去吃午饭,下午去云水谣,南靖土楼与云水谣相隔较近,大巴开了半小时便到了,这时天下起了小雨,雨中的云水谣,烟雨朦胧,别有一番景致!

云水谣古镇是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村落,村中幽长古道、百年老榕、神奇土楼,还有那灵山碧水,无不给人以超然的感觉。古道长约3公里,均由鹅卵石铺制而成,顺着鹅卵石道往前走便是和贵楼。

和贵楼是所有福建土楼里个头最高的方楼。但它真正令人称奇的是整栋楼居然是建在3000平米的沼泽地上,下面仅用200多根松木打桩、铺垫,而和贵楼已经在这张巨大的浮床上屹立了200余年。

和贵楼是花了几千根松木做基建造在沼泽地上的,由于松木木质的特殊性,和贵楼经历过数次地震仍然不倒,院子中的空地,踩上去软绵绵的,竹竿插进泥土会出水。

出了和贵楼继续往下走。

小桥流水人家

晓雾云作衣,青山点点白,绿水环绕处,山水两相依。雨后的云水谣仿佛被雨水洗刷了一遍,美丽清新。

百年古榕树

2005年底电影《云水谣》恰是看中了这里特有的民俗风情和保存完好的土楼民居建筑,取景于此。“巨大的水车,茂密的榕树,痴心的少女,遥远的爱人”,电影充满写意的手法,赋予了山水浓重的爱情色彩,也让这里成为旅游热门。

河中一群鸭!

生活悠闲!

发现很多榕树是长在水里。

电影《云水谣》成就了云水谣,仿佛这里被安上了初恋的印章,像男女主角那样走过溪水之中的石桩,将自己置身于潺潺流水之间。

树上长满的苔藓。

现在的大水车是电动的。。。

怀远楼是双环圆形土楼,简氏家庭住宅,建于1909年,坐北朝南,高4层,1 4.5米,每层34间,共136间。楼门上有楹联“怀以德敦以上藉此修齐遵祖训,远而山近而水凭兹灵秀育人文”。怀远楼最引人注目之处,在于内院核心位置的祖堂也就是家族子弟读书的地方“斯是室”。

之所以叫怀远楼,有三重含义:一是怀念远方的亲人,二是表明楼的主人来自河南“怀”地的远方,三是训示简氏的子弟要胸怀远大志向。怀远楼是目前工艺最精美、保护最好的双圆形土楼,圆中有圆,风格别致,但也导致内部光线较暗。

土楼前的荷花绚丽绽放,含苞待放,亭亭玉立,与壮美的土楼组成一幅的山居淡雅人家的画面,令人流连忘返,沉醉其中。

到了此时,云水谣之行算是结束了。感谢导游小郑与小周!你们的服务很是周到热情。

晚上去中山路走走,中山路步行街是厦门最老牌的商业街,经常有人在这里购买伴手礼。

这里的建筑都是骑楼,以粉红和乳白作为主色调,有浓郁的南洋风情。

流光溢彩的夜景、琳琅满目的各色闽台小吃也是中山路步行街的一大特色。

比较有名的小吃店有八婆婆烧仙草和黄则和花生汤等,值得一尝。

厦门最有名的烧肉粽和花生汤,烧肉粽要趁热吃,米香浓郁,肉肥香而不腻,值得一尝。

花生汤,汤色清白,甘甜清爽,花生酥烂不碎,味道不错。

沙茶面,汤鲜微甜,但是面不好吃,不劲道,易碎。比不上北方的面。

张三疯奶茶,不推荐,味道一般般。

八婆婆的烧仙草,这个强烈推荐,味甜爽口,清凉解毒。

海蛎煎,这个真好吃,香鲜细腻,美味可口,极鲜!

好吃,香、鲜、甘甜。

大青芒,南方的芒果真好吃,果肉丝滑,有股奶味,酸甜口。以前真不知道芒果可以这么好吃,与之相比我们那卖的芒果真是难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