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6,从大门口乘区间观光车,爬升1200m海拔高度、行驶70分钟,快到山顶游客中心时下车,沿左手山坡开始……第一天上升海拔2400米,其中自此徒步攀登至C1直线距离约2500m就上升海拔1200m,耗时6H,体能严重透支

10:19,路,这些石头就是路。一上来就这么大的难度,有些蒙

半脊峰攀登途中。从红石沟上踏过去……这是爬山途中最好的路

【个人技术装备清单】:行走镐1个、高山靴一双、12齿冰爪1付、安全帽1个、安全带1个、主锁2个、散锁2个、快挂2个、牛尾1个、上升器1个、下降器1个(8字或ATC)、120cm扁带环1套、抓结1个。
【公用技术装备清单】:动力绳50米2条、辅绳若干、技术冰镐、雪锥、冰锥等各类公用技术装备(根据不同季节数量及类别有所调整)

我的形象是郭洋居高临下给我拍的。他的摄影水平挺高,文中我遗憾弃登的峰顶的图片等是他的作品。在此谢过了!

由于拍摄角度问题,实际坡度要陡斜得多……接近90度

他就是郭洋,89年生人,工作在成都的、招人喜欢的湖北荆门帅哥。是为数不多的自己背负全部装备包括技术装备登山的小伙子。5.1下山后,他的登山包还有38kg多。要知道,这个时候已经去掉了占比很大的技术装备和几天4餐的食品和水等东东


虽然不是个合格的户外运动爱好者,但肯定是个摄影爱好者!要不,你问问,有攀登探险半脊峰还随身带单反的……途中遇到一个资深户外运动+摄影人士说我:我连黑卡都不带,你还敢带单反上……呃,瞬间石化

我得狠狠表扬一下自己:攀登探险竟然随身带着D4s和一个广角+长变焦,仅照相机镜头就有5kg……哎哎,你是攀登来还是快门旅游来着?不累趴下才怪!!!!要知道,攀登携带的重量是以克计算、计较的!


【个人常用装备及食物】:登山包(55L-65L有防雨罩)、冲顶包(25L左右)、登山鞋/徒步鞋(防水)、登山杖(建议双杖)、雪套、护膝、-15度睡袋、防潮垫、帐篷(建议四季帐篷)、头灯/营灯(备用电池)、手机;冲锋衣、冲锋裤、防水袋、抓绒衣、羽绒服、快干/保暖内衣裤、快干/保暖袜子多双、厚手套(防风、防水)、帽子(最好是贴身保暖型,戴帽子后要加头盔);保温水壶、锅、炉头、高山气罐、消毒湿巾、纸巾、身份证件、相机(非必备)、垃圾袋、头巾、太阳镜、防晒霜、唇膏等;个人特殊药物

【个人食物】:路餐3、营地餐2早2晚;建议备用一天食物;建议携带牛肉干、高热量零食(花生、葡萄干、坚果类等)、糖果(巧克力、奶糖)、士力架、压缩饼干(应急)、其他个人爱好食品;营地餐建议以主食为主。

这是一段烂泥路,很滑……

沟底的蓝房子就是沟里的游客中心,距大门口游客中心75分钟观光车车程。据此还可以再乘电瓶车去各分观赏区域

最好的路段

坡度较缓的路段

11:54,左侧是烂泥路,实际很陡。2点钟方向就是半脊峰,看着很近,从此去到最高峰左侧的小山峰-C1营地,竟然用时4小时多










12:36,靠卖苦力吃饭的人-背夫,一个值得尊敬的职业






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个无人知道的小草~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味浓。去年的干花。只有一颗。雪地里显得娇艳动人。经严寒、风雪而不倒、不朽,让我想起了“山高人为峰”这句话

14:56,女背夫,20来岁的娃娃,背了大概3个人的部分行李和技术装备。如果是自己的女儿,你会掉眼泪吗?



走不动了,呆姐让我靠靠……满世界飞的广州著名行走达人老猫处长真可能累了-一个学地理专业-说是因为喜欢玩才读这个专业的的人

看到我长焦偷拍,马上-分解动作:抬头~微笑~招手~走路……

其实,谁累谁知道……




16:24,C1营地的风马旗杆,再爬一个坡,就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