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到猫本,飞了整整一夜,这是我第五次来到大洋洲。工作的繁忙倒是让我在飞机上难得清静地睡了一个好觉,打开遮光板,南半球的阳光依然如此刺眼。身边的阿姨问我:“小姑娘你是一个人来的啊?留学生?”,我心不在焉地回了一句:“不是,我就是来玩的。”想着阿姨搭讪大概是需要什么帮助吧。我虽然称不上料事如神,但是华人的搭讪技巧也无非就是这样了,果不其然,她递过一张入境单跟我说:“小姑娘帮帮忙,阿姨不懂英文。”这样的忙,在我的印象中帮了好多次,我挺乐意帮这个阿姨是因为“小姑娘”这个称呼已经从我生命中消失了好多年,突然被提及真是喜大普奔。反复跟阿姨确认她的包包里有没有什么违禁不能带入境或者需要申报的物品,她摸出了包里半条烟的样子略带心疼。澳洲每次的入境检查,都挺严格,所以申报请自觉吧。
自从澳洲对中国公民开放了自助通关之后入境变得方便了很多,而我似乎享受不到这个便捷的功能是因为我的澳洲签证在老护照上。换了新护照澳签虽然不用移签但是入境也只能走人工通道了。墨尔本机场真是无比繁忙,排队入关,提取行李,行李检查,整个流程,一个多小时,略感疲惫。从机场出来的那一刻,被阳光刺到了眼。此时的猫本一点都不像朋友说的那般阴冷,反倒明媚得不得了。
猫本和悉尼的首都之争怕是写三天三夜都写不完。我妈妈特别爱悉尼,她说悉尼的阳光、适宜的气温和完美的海岸线符合她心中对于理想生活城市所有的愿景。两座城市之间我大概更偏爱一些猫本。澳大利亚算得上是一个年轻的国家,在仅有的这些历史中,猫本更多一些文化沉淀吧。街头巷尾,总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文艺气息,这一点,会有点像北京的老胡同吧~
我的酒店,位于南岸,离老城区仅一河之隔,却是截然不同的景致。比起老城区的文艺范,南岸显得时髦不少。从南岸步行到城里也就十来分钟吧。我一到酒店便寄存了行李迫不及待的杀到老城区,不为别的,只为了那一口传说中的brun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