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布拉格的第二天早上下起了雨,团长和小弟出门前把行李寄存在了酒店前台,找了家咖啡店吃了早饭,便开始了第二天的暴走。在布拉格骑士团就没有乘坐过公共交通,毕竟酒店服务员都说,布拉格景点很集中靠步行就能到。布拉格城堡坐落在一个小山丘上,骑士团就沿着城堡外面走了一圈,看到游客排队都围着城堡排了半圈。布拉格外可以鸟瞰这座城市,天气太糟,团长心心念念的红房顶看上去并没有想象的美。

上山的道路

圣维塔大教堂

团长心心念念的布拉格红房顶

到布拉格的第一天,团长不时能看到画着美女的纪念品。因为大学时代团长买过一套这样的明信片,很喜欢这种唯美画风,就顺手查了一下,才知道这些作品是由捷克画家阿尔丰斯·穆夏创作的。布拉格老城有一座穆夏博物馆,是由穆夏的后人开的,于是团长临时将穆夏博物馆加入了行程。

《百合与水果》——阿尔丰斯·穆夏

阿尔丰斯·穆夏(Alphonse Mucha)1860年出生于捷克,像很多画家一样他年轻时被贵族资助学习绘画。后来因资助中断,不得不接一些广告装饰画的活儿,他唯美细腻的画风虽然不被艺术圈认可,确深受普通老百姓喜爱。穆夏的人生转机是被当时著名女演员莎拉·伯恩哈特(Sarah Bernhardt)邀请给自己的剧作画招贴画,也就相当于现在的电影海报。穆夏给莎拉的招贴画非常成功,画家和女演员都由此名利双收。穆夏是一个很爱国的画家,成名后他放弃了美国的优渥生活回到捷克,多次免费为政府作画,并且还创作了宣扬爱国精神的“斯拉夫诗史”。穆夏晚年画风从优雅精美变得坚韧犀利,团长禁不住被老画家强烈的爱国情怀感染。1939年德国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时穆夏被捕,虽然很快被允许回家,但健康都受到了伤害,于同年去世。

穆夏博物馆,私以为布拉格最有意义的景点,不过没有中文讲解,考英文听力啦

参观完穆夏博物馆饿得不行,无意中找到一家印度餐厅,价廉物美,那个饼很好吃,让团长想起了《摔跤吧,爸爸》。去餐厅时发现身上的捷克克朗不够了,在附近找到个取款机,取了200克朗。在捷克一点不用担心现金不够,因为取款机、货币兑换处太多,而且支持银联卡取款。骑士团在布拉格两天取了1600克朗,刚好用完。

随处可见的取款机和货币兑换处

火车站附近的印度餐厅

因捷克的行程结束得早,骑士团决定提前去奥地利。上了火车后,发现座位好高大上,一顿顿兴奋滴拍拍拍。不一会儿乘务员检票时说这里是商务舱,骑士团的一等座票坐不了。拖着行李在车上找了一圈后,发现一等座和二等座都满了,乘务员就通融了下让先在商务座坐下,一等座有位置时再换过去。到维也纳时是晚上八点多,酒店就在火车站对面,赶紧冒雨冲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