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退了房然后吃了两大碗汤粉做午餐,


这条全阴天还伴着些许小雨,这样的日子骑车徒步就最舒服的了。第一站先到儋州洋浦的千年古盐田,因为儋州的热门景点不算太多,较之古盐田算比较出名且靠近市区比较方便,所以也能看到一些自驾游的来这里逛。
景点是全开放式的,不用门票,没有太正式的管理员只有几个晒盐卖盐的村民,盐田其实已经没在大规模的运作,只是稍微圈出某些地方来展示而已,毕竟这种古老晒盐的方式效率太低了。
更多只是作为一种文物展览而已。










最后这张有没有像一只千年盐兽在喝水,呵呵。
这个景点很快就逛完了然后去比较期待的20多公里外的中和古镇,就是当年苏东坡被贬的地方。一路上总是看见写着“东坡书院”的路牌指示,那是苏东坡当年被贬儋州的故居。景点门口很开阔,应该是这个村子最靓丽的地方。进去门票要几十块,加上我向来对伟人古人的生活故居不是感兴趣所以就没进去了,转头向期待的古街和古城门出发。


古街只有一个招牌指示,去到附近逛了几圈都没找到,看到有清补凉就坐下喝了碗,而且还看到许多没见过的小吃,可惜我不算太饿,不然必细细品尝。

经老板娘指路我终于来到藏得非常偏僻的古街,古街没有特别的牌坊等标志性的东西,只是地板是一块块的大长条石板拼接而成,不过上面到处是积水泥沙很脏,然后整条街的建筑和现在普通的民居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在民居之间会偶尔发现到一两间比较隐晦的古老房子,可惜这些房子都已经破烂不堪,还被村民堆放废物,简直不容直视,有些地方对待古老的东西像对待宝藏一样珍惜爱护,而这里感觉是对古人流传下来东西的一种嫌弃抛弃,不过很大程度也体现出村镇政府没有引导村民爱护文物。怪不得有些村民看我是游人就叫我把这里的照片拍下来放到微博上让上面领导重视,不过我没拍。因为我觉得这里古物的被破坏程度已失去复原的意义了。然后去找传说中的古城门,但愿不会让我失望吧。这条村子有许多牛,到处可以看到牵牛人和牛粪的影子。


在热心村民的指引下终于找到两座更为偏僻的古门,第一次看到古门还是非常兴奋,而且还是这么原始味道的古门。而且正好到了下午农民去耕田的时间,所以也有幸看到许多牛车穿梭于古门间,这景观也是十分有传统味道的。





















因为村子里基本没有旅馆,所以今晚打算在关帝庙门前一块偏僻的角落扎营,因为不想在大白天被村民孩子看到帐篷这样新鲜的东西造成围观,所以傍晚去了湖边,入夜去了水吧闲坐,也碰到一些当地人聊了活,也叫我今夜可以去他屋里住,不过我也拒绝了,还是想多体验一下户外搭帐篷的感觉,毕竟这应该是这趟旅行最后一次了。等到晚上9-10点才到扎营点,可惜刚好碰到有人在那里聊天,无奈之下我就在旁边不远蹲下玩手机等他们离开,有位骑摩托的当地大哥见我夜里一个人蹲在路边就停下来问我是不是找不到住的地方,我连忙解释下。然后我们又在原地聊了很久很久,聊到外地旅客在当地旅行的素质,路况,孩子教育,婚嫁传统等乱七八糟的东西,他好像还滔滔不绝不愿停止的感觉而且又聊回原来话题节奏,我见扎营点聊天的人走了自己又非常疲惫就告辞了大哥。自己摸黑把帐篷搭起来,躺下睡了,第一次睡水泥地,比睡沙滩舒服多了。
今日花销 午餐汤粉两碗14
下午茶清补凉6+红豆饼1
晚餐炒粉10
水果10
饮料6
总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