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雨果眼中,莱茵河包罗一切:“它像罗纳河一样湍急迅猛,像卢瓦河一样宽广辽阔,像缪斯河一样峭壁夹岸,像塞纳河一样逶迤蜿蜒,像索姆河一样碧绿清澈,像台伯河一样历史悠久,像多瑙河一样高贵大气,像尼罗河一样神秘莫测,像美洲的河流一样金光闪烁,像亚洲的河流一样充满寓言和幽灵”。

想要领略这条欧洲大河的精华,最好的方式就是船游中部,从德国的美因兹到科布伦之间这一段河谷,景色最为壮丽且传说最多。世界遗产委员会对这里的评价是:延绵65公里的中莱茵河河谷,和她沿途的古堡、历史小城、葡萄园生动得描述了一段同多变的自然环境相缠绕的漫长人类历史。

因此,行程过半后,维京游轮有半天的时间选择在莱茵河中上游巡游。我们可以在日光甲板吹着风,欣赏两岸变幻的美景;也可以在乐饮酒廊点一杯美酒,陶醉于窗外的风光;更可以在自己的房间,慵懒地葛优瘫在松软的大床上,在阅览角选一本最适合的书,雨果的《莱茵河》,一边在字里行间感受大文豪的足迹,一边对比着今天的河景来一次时光逆旅。相信你会对莱茵河有更全面的认识。

在维京游轮的巡游中,你可以看到一部真实的建筑史,巴洛克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各式欧洲建筑的精华都浓缩在这里。

维京游轮开始巡游这段最美的河谷时,刚好天公不作美,细雨淅淅沥沥的落入莱茵河,去日光甲板看风景的计划暂时只能泡汤了。还好船上有很多带屋檐的长廊,爱摄影的朋友,可以不受雨水影响,舒舒服服地坐着长廊的椅子上,咔嚓咔嚓一路拍摄。

莱茵河中部的两岸有五十多座城堡、宫殿遗址和教堂,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千年来为多个国家争夺,发生了数不胜数的历史事件,几乎每座建筑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这里同时又是民间传说与童话故事最多的一段,几乎每座悬崖峭壁都有神奇的色彩。维京游轮最贴心的,就是在这段巡游中,全程配以详细的讲解。手捧雨果的《莱茵河》,听着每一个城堡、悬崖、山谷背后的故事,丝毫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就像雨果说的,这些掺杂在故事中的神奇历史人物,是在大量的幻想和想象下所坚持的真实事件的传统故事,是通过寓言广泛为人们所知的历史故事,是花朵下零零散散出现的废墟遗迹。

尼伯龙根的指环

在所有传说中,最著名的就是诗人海涅诗歌中的罗蕾莱。莱茵河中游有一段弯多水急,千百年来,往来船只经常在此发生事故。据说,这是因为附近的巨石上,有一位举世无双的绝色美女,她是莱茵河神的女儿。罗蕾莱有着迷人的金发和美妙的歌喉。每当她坐在河畔的巨石上梳理自己的一头秀发时,就会吟唱动人的歌谣。路过的船只莫不被她的歌声吸引,以至于顾不上注意船下危险的漩涡、湍急的水流和尖锐的石头,于是酿成了船翻人亡的悲剧。

不知道什么缘故,

我总是这么悲伤。

一个古老的故事,

它叫我没法遗忘。

空气清冷,暮色苍茫,

莱茵河静静流淌,

映着傍晚的余晖,

岩石在熠熠闪亮。

一位少女坐在岩顶,

美貌绝伦,魅力无双。

她梳着金色秀发,

金首饰闪闪发光。

她用金梳子梳头,

还一边把歌儿唱,

曲调是这样优美,

有摄人心魄的力量。

那小船里的船夫,

心中蓦然痛楚难当;

他不看河中礁石,

只顾把岩石仰望。

我相信船夫和小船终于被波浪吞噬,

是罗蕾莱用她的歌声,

干下了这种事。

这就是海涅写下的罗蕾莱。相传有一个青年渔夫,受到了罗蕾莱的指点,每次都知道在哪里抛网可以获得更多的鱼。天下自然没有白来的午餐,人间蒸发便是渔夫的结局。人们都说是罗蕾莱把他拉到了水底,做她永远的伴侣。

也有人说,曾经有整船士兵包围了罗蕾莱,但她念动咒语,让所有人动弹不得。然后莱因河水分为两半,一辆白马拉着绿色的豪车将罗蕾莱接下水去。河水恢复原状后,士兵们也都能动了。从此以后礁石上就再也看不到歌声迷人的女神。

莱茵河上的火车,听说乘坐在靠河一侧,犹如行驶在水面上一般。有机会也要尝试这样的体验。

再没有第二个地方,能像莱茵河中部这样,

既有军事与宗教的双重面貌,又有自然与人文的完美融合;

既有作家与诗人的文学诗篇,又有音乐家与画家的艺术呈现;

既有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又有神奇莫测的神话传说。

在维京游轮绘声绘色的讲解中,不知不觉,天已放晴。看看手中的《莱茵河》,书页刚好翻到了这一篇,“阴霾散尽,传说消失,天色放亮,文明重现,历史随即恢复形象。”

下一站,马克斯堡已经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