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
成都就主要以生活悠闲和美食丰富而著称。在这里旅行,景点很多时候成了次要。很多人,都是奔着吃来的。要写成都的美食,只怕几万字都打不住。
作为成都人,我不嗜辣,所以,对于成都辣美食,我没什么发言权。但偶尔味蕾颇觉无味,这时候,也想吃一点辣,刺激刺激。成都的美食特点体现在夏日街边,人们都围坐在小凳子上,几十个串串或者烧烤再加几瓶啤酒,实在过瘾。从红亮的油盆里抽出一串嫩牛肉,或蘸油碟,或蘸干碟,然后一口咬下。瞬间,辣和麻混合在一起的味道,让人舌头冒火,嘴唇过电,鼻子中也有蘸料的香气。不知不觉,汗流下来,抄起啤酒,灌一大口,嘴里的麻辣鲜香和啤酒的刺激冰爽一起下肚,兴奋躁动的味觉这才安静下来。一个晚上,签子可以攒下一大把,如同一个小小的柴草垛,地上则是一个个空酒瓶。
在成都,不乏一些奇怪的美食,比较有名的是兔头和猪脑花。兔头很多人不敢吃,但是却是成都地道美食,吃法还有一整套的技巧,比如先吃腮帮子的肉,然后再咬哪里,撕哪里,最后连兔子的脑子和眼睛都不放过。而猪的脑子,也能吃出花样,涮火锅,烧烤都可以,还有一道名菜:豆腐脑花,我觉得是顶级美味。
成都的甜食非常多也非常好吃。喜欢用“红糖”。除了红糖糍粑、红糖粽子、三大炮,像冰粉、凉粉、豆花,加的也都是红糖。
除了甜食,我最最最喜欢晚上路边的烧烤摊子。白天,这些路边摊都不见踪影,一到晚上,就都出来了,即使是半夜,你也可以穿着睡衣、拖鞋,坐在烧烤摊子旁边吃上一顿。一辆车,几排菜,烧烤的烟在昏黄的灯光下升腾,消失在头顶的黑夜里。这来自生活的场景,混合着市井与安静。而相比之下,北京的街边烧烤们则弥漫着一种奇特和浮躁,各种小吃车,七扭八歪的停着,什么哈尔滨冷面,烤面筋,鸡排,鱿鱼……一片光怪陆离。对于其他很多城市,与其说是没有美食文化,倒不如说是没有夜生活。
苍蝇馆子,是成都独有的一个美食名词,指的是那些在老街深巷里,算不上干净整洁,但味道却极好的小饭馆。
关于小吃,想起一个小故事。小时候,我和同学喜欢吃一种叫油炸串串的小吃,但学校老师却明令禁止学生买,甚至在课间趴在教室的窗台上,看看谁跑到校外去买零食。于是我们就和商贩商定好,心不在焉的走过摊位,扔过钱,然后顺手拿起串串离开。这场景,仿若地下毒品交易。不过这一招却屡试不爽。
还有一个关于食物的细节,值得一说。成都做菜用菜籽油。走在小区里,经常可以闻到这种做菜时冒出的浓烈的菜籽油烟味道。在感官里,嗅觉和味觉是最容易让人记住和回忆起的。
一说到美食,是止也止不住。然而这却是用味觉体验的部分。各种美妙,只能亲自感受。
成都有老话云:人生在世,吃喝二字。吃,对于成都人,真是贯穿一辈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