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足饭饱以后,我立刻放松了下来,开始哼着歌前进。我依然对前景保持着乐观,心里盘算着如果我能继续保持今天早上的速度,那我应该可以在晚上7~8点左右到达竹南,只是可能要骑一段夜路。
接下来一段的景色依然很美好,我吹着台湾海峡的风、欣赏着浪花拍打岩石的美景,时不时还有几个风车站立在海边,可惜现在吹的是东北季风,吹不动西岸的风车。很快我的视线就被台61沿线的工业区所阻隔,再也看不见海了,虽然从地图上看我依然离海岸线很近。台湾的西海岸地势平坦,交通远比东海岸发达,因此大批的工业区兴建于此。
在我印象中台湾人非常有审美情趣,做什么都带有一种小清新的味道。所以我想象中的台湾小镇应该犹如欧美小镇一般,建筑或精致、或大气,细节中又有些小俏皮,可是眼前的情景让我大失所望——台湾小镇就如同内地的乡镇一般,宽阔的大马路、马路两边是5、6层楼高的建筑,外墙一律是灰灰白白的。如果院子墙壁上再添上“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标语,我真无法分辨我现在是在大陆还是台湾。对了,还是有一点区别,台湾的马路要干净很多,空气中也没有漂浮的灰尘。
我就在这种以为自己身处大陆乡镇的错乱中骑了两个个小时,穿过一个又一个的小镇。这里真是要吐槽一下台61的标记。由于台湾有很多河流,很多时候我需要骑上桥,过河后再下桥。但问题是这个入口长得太像高架桥的入口了啊!!!有好几次我差点误入真正的高架桥的入口啊!!!
当这个入口第一次出现时,我犹豫了很久,不敢上这个桥,刚好有人骑摩托车上去了,我才松了一口气,跟着上去。上去以后很快发现桥面上画了一个小小的骑车的标志。
第二次看到这个入口时,我骑了上去,结果过了很久都没有看到那个骑车标志,让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骑错路,误闯高速公路了。但已经上来了,也没法往回走,只好硬着头皮接着骑。在骑了10多分钟后,看见那个骑车的标志,我才松了一口气。
第三次我有了经验,就打算直直的往上骑,还好当时有个红绿灯拦住了我。在等红绿灯的时候我研究了下地面的标记,才发现那个真的是高速入口,机车、自行车禁止进入。
第四次我没有找到可以或是禁止的标志,犹豫了一阵之后决定不上这个桥,而是走辅路。后来发现辅路是个死胡同,只是供司机掉头用的。我只好骑回去,再次上了高架。
之后无数次遇到这种路口,每次我都要纠结一番要不要上去。台61号线的标记实在太烂了,我在心里狠狠的吐槽。4天后才发现,台61号线并不是政府规划的环岛一号线,而真正的环岛一号线的标记还是较为清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