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星期五,晴。

经过在波罗的海上一夜的航行,凌晨5点左右在船上的西餐厅用过早餐,6点多,邮轮抵达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码头。

当地导游到码头接到我们后,带我们一行乘大巴首先前往位于斯德尔摩西郊梅拉伦湖畔的皇后岛,这是一个自选自费项目(45欧∕人)。

皇后岛距市中心15公里,是瑞典第一个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景区,属于瑞典皇家领地,是瑞典现任国王居住和生活的地方,其中的皇后岛宫因模仿法国凡尔赛宫的式样,被称为瑞典的凡尔赛宫,我们主要看的是岛上对游人开放的中国宫和花园。

据介绍,中国宫始建于1753年,是由当时的国王福雷德里克为庆祝王后乌尔里卡的生日而建造的,从外观看的确有一些中国元素,不过总体上更像土耳其风格,所以有人说设计师可能是按照他想象中的中国来设计的。因为没有开门,里面的陈设无法看到。

皇后岛宫不对游人开放,我们只是在湖畔拍了拍它的外景,但有幸看到了负责宫殿警卫的卫兵的换岗交接。

离皇后岛宫不远处,还有一座皇家剧院,建于1766年,1792年当时的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三世在剧院举行的舞会上遇刺身亡,从此剧院关闭。1922年重新整修过,很多道具、装置和设备还依然保留。不过没有开门,我们也未能进入参观。

岛上的花园面积很大,林木葱茏,绿树成荫,环境非常好,据说运气好的话,有时还真能邂逅在花园里散步遛狗的现任老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

离开皇后岛,我们再次返回市区,去参观市政厅。

斯德哥尔摩市政厅位于瑞典首都市中心的梅拉伦湖畔,两面临水,建于1911年,历时12年才完成。市政厅右侧是一座高106米的塔楼,顶部带有三个镀金的皇冠,代表瑞典、丹麦、挪威三国之间的亲密合作。高耸的塔楼与沿水面展开的裙房,构成强烈对比,整座建筑宏伟壮观,设计新颖,外墙全由800万块红砖砌成,高低错落、虚实相谐,显得简洁明快。

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依次参观了市政厅的蓝厅、议会厅、王子画廊和金厅。

蓝厅就是宴会厅。每年的诺贝尔奖颁奖之后,瑞典国王和王后都要在这里举行宴会,宴请物理学、化学、医学、经济学和文学领域的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向他们表示祝贺。

议会厅则是议员们开会议政的地方,两侧分别有旁听席和媒体记者席。

王子画廊是一长廊,供议员们会议间隙短暂休息、聊天之用。

金厅,顾名思义,大厅四壁是用1800万块约1厘米见方的金子镶贴而成,在明亮灯光的映射下,大厅更显金碧辉煌。四面墙上,还镶嵌有用各种彩色小块玻璃组合成的一组组精美壁画,其中,被誉为市政厅“镇厅之宝”的是正中墙上的大幅壁画,画面上方端坐着一位女神,她就是梅拉伦湖女神,女神的脚下有两组人物,分别从左右两个方向走近她,据说右边一组表现的是欧洲人,左边一组则描画的是亚洲人,亚洲人里似乎还有一穿清代服饰的中国人。这幅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壁画象征了由梅拉伦湖与波罗的海结合而诞生的斯德哥尔摩,是人类向往的美好之地。

参观结束时,导游幽默地总结说,其实游览市政厅可以概括为:吃了一顿饭(宴会厅,即蓝厅),开了一次会(议会厅),聊了一阵天(王子画廊),跳了一场舞(金厅)。

离开市政厅,我们来到离王宫不远的一处游船码头,乘游船绕尤尔格丹岛一圈(自选自费项目,45欧∕人),充分领略了这座岛环水绕、花园般美丽的首都,“世界最美首都”名不虚传。

下船之后,顺带参观了皇宫,它是国王办公和接待外宾举行仪式的地方。周边建筑还有国会大厦、皇家歌剧院以及莫言、屠呦呦来瑞典领奖时曾经下榻的那家大酒店。

中午的午餐是所谓瑞典特色餐:小土豆、黄瓜片、面包、丸子和果酱,吃一次这种特色餐还可以,如果顿顿都吃,可真就受不了啦。饭后去步行街逛购物店。

今天最后去的是瓦萨博物馆。这是专为一艘沉船而建的博物馆。1628年8月10日,瓦萨号战舰在其首航时,还没有驶出多远,便不幸沉没于斯德哥尔摩海湾,沉睡海底333年之后,于1961年才被成功打捞起来,于是就有了这座博物馆。

博物馆大厅正中陈列着庞然大物——被打捞出水后经过修复的战舰,不同楼层还有不同的内容,如在3层、4层—入口层,除了一个1:10的瓦萨号张帆航行的模型外,还详细介绍了瓦萨号从开始建造,到打捞瓦萨号上的大炮的历史,并有一个模型演示其沉没过程,有幻灯片介绍此次灾难的官方调查。

其实,看地图上显示,斯德哥尔摩还有不少博物馆,如:民俗博物馆、维京生活博物馆、军械库博物馆、诺贝尔博物馆、中世纪博物馆、国家美术馆、北欧博物馆、艺术博物馆、摄影博物馆、东亚博物馆、建筑博物馆,等等各种类型、大小不一的博物馆,可惜都没有时间一一去看了,除非以后还有机会来此自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