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釜山的最后一夜,在motel里嚼鳞鲀鱼脯,喝釜山冬柏生马克丽……

当地时间21点45分,或许我应该刚从国际市场逛完街回来,但是明天就要去大阪了,所以草草结束虎川村的夜景拍照(对没错这里就是韩剧《我的三流人生》里那个幸福的天台),赶紧回酒店就寝,因为今早一睁眼竟然11点,错过了日出和汽车旅馆的自助早餐时段,因为房间太暖和吗(有地暖和电褥子)?

最初知道釜山这座城市,我想那是在很多很多年前,在去哪儿网的首页看到北京直飞釜山的单程含税机票只要600元左右(这么多年过去了机票依旧白菜价)于是我萌发了可以出国的想法,然,对于英语烂到家的人,真的能独自出国吗?

所以犹豫了很久,依然没能买那张机票,虽然当时已经自我科普了一些关于釜山的景点,比如现在依旧是国人甚至是韩国人到釜山旅游必去的札嘎其鱼市场,甘川文化村…

转眼,大约十年以上的时间过去了。

这次再去釜山——已经是第几次了?严格地说,这次是去大阪的转机,只是在釜山转了3天2夜,因为这样买机票便宜,因为我想尝试从异国去异国的感觉。

如果你坐白天的飞机去釜山,在飞机快降落时不仅能看到无数船只在东海上漂泊,还能看到一条入海的大河口,之后在乘机场轻轨进市区时,轻轨也将从河面上横穿而过。这条植被茂盛且无限宽广的大河正是洛东江了。

春天的时候洛东江两岸有油菜花节,从飞机上俯视这一片金黄应该会很震撼吧。

天马山观景台之一

洛东江对于韩国人是什么概念呢?韩国境内的第一长河流,韩国流域面积第二大河流(第一是韩国人的“母亲河”汉江)?

在6.25战争爆发时,北朝鲜军队在苏联支持下迅速进入南韩并取得节节胜利,6月28日夺取汉城,7月20日占领大田……韩国国防军一直被逼退到釜山附近的洛东江一带。此时美军第25师收到死守南方防线的命令,不得再后退。于是洛东江和釜山就成了6.25战争中的最后一条防线。

而釜山、大邱一带也成为了整个韩国乃至朝鲜人民的避难所。大批难民乘船、火车甚至走路南下来到釜山,前线的伤员也被送至这里。

那时的韩国政府既不鼓励避难,也不劝诱留守,并声称避难是个人行为,有粮食有能力的人可以自行南下,尽量利用村小路,把大陆留给军队…

直到9月15日,美军成功登陆仁川,从朝鲜军队后方突袭,并与撤退到釜山防御圈的“联合国军”会合,重夺汉城——虽然战争至此并没有结束。

那时的人们管朝鲜军队叫人民军,韩国军队叫国军,中国军队叫中共军…

就像电影《国际市场》中演得那样,很多难民留在了釜山,离乡后新的地理位置及气候和故土有很大差异,釜山牛岩洞难民村的离乡者在结合了当地面文化后,于1954年在南区牛岩洞开设的“内湖冷面”,销售一种用30%红薯淀粉和70%小麦粉掺和制作的小麦面,而这就是今天釜山大名鼎鼎的小麦面的由来,也是朝鲜咸兴冷面本地化发展的产物。

如果你去釜山站旁的草粱一带,有很多销售这种釜山独有的小麦面的餐馆,价格4000韩元一碗,折合人民币不过25元左右,味道和冷面差不多,但白色的小麦面却也能如此劲道爽滑。

当然釜山还是那个发生过海云台“海啸”,釜山站“僵尸袭击”…一座“灾难重重”的城市,国际市场的繁荣让这里游人如织,遍地美食,每年10月的釜山国际电影节更让这里星光熠熠。

这里是海鸥飞翔的地方,冬柏花盛开的地方,是一座拥有阳光海滩,热情洋溢的城市。

我在虎川村房顶的照片里写下釜山两个字,如果下次还有机会我会写Ilovebusan!花花问我喜欢釜山哪里?

我想我或许是从一首歌爱上这座城市的吧!

釜山市的市花是冬柏花;市鸟是海鸥,然而釜山还有一首市歌。

那是一首可以追溯到1983年的歌曲。

釜山市于1983.6.2-7.2之间对市歌歌词进行了公开募集;随后的9月又对曲子进行了募集,最终在一年后的9月,完成了由歌手尹诗内演唱版本的釜山市歌《釜山赞歌》。

此版本一直沿用到2015年,之后釜山市对市歌进行了重新公开征集,并最终选定由부러버演唱的新版本。

在釜山地铁1号线市政府站每天都会播放这首歌,当然除了地铁站,还有一个地方你也能听到这首歌,那就是每天下午2点整,影岛大桥开道时,广播里也会播放包括这首歌在内的,关于釜山的一系列歌曲。

午后的阳光散在札嘎其市场旁的海面上,折射出熠熠金光,影岛大桥在众人围观中路面慢慢升起又缓缓落下,轮船和汽艇在桥下穿梭。远处的房屋依山而建,五彩斑斓,错落有致。微风轻拂,海鸥飞翔,当云朵飘过时,耳畔釜山赞歌的乐曲让我有种身处炎炎夏日海云台沙滩的错觉。此时一切都是那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