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们这一代人而言,香港给我们的印象大都来自曾经看过的香港电影和电视剧,在北京飞往香港的飞机上,我们旁边坐的大叔,不知为何,看起来就是香港人,经过询问,他祖籍在广东,老一辈举家搬去了香港,现在在北京教书,这次回去是检查身体,他说香港的医保政策会好一些,不用花很多钱,虽然他的普通话不是很流利,但仍然热情的告诉我们香港哪里好玩,哪里能淘到好货,没去香港前,去过多次的同学嘱咐我香港人不喜欢大陆客,会被大声吼,但一趟下来我并没有这种体会,反倒是这一面之缘的香港大叔让我觉得很温暖。

香港和澳门,都是寸土寸金的地方,但香港的人口要更密集一些,虽然人口众多,但去过香港的朋友都说,香港不会堵车,这一点被我证实,但却非常不解,大叔说,香港的私家车保有量不高,大部分人会选择坐地铁或公交出行,毕竟对于香港来说,找个停车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而且香港的车辆都很守规矩,不会出现加塞抢道的情况,行人过马路更是严格遵守红绿灯,香港无论多窄的马路都会设有斑马线,而在斑马线一侧总会有红绿灯,行人必得等到绿灯时才通过,我这不守规矩的大陆客总是等待的十分烦躁,但出门在外,代表的就不再是个人,而是整个家乡,多少都要收敛一些。在澳门,窄窄的马路也很多,多数虽然有斑马线,但却没有红绿灯约束,故而没有太多顾忌。

香港是一座高度繁荣的国际大都市,全境由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3大区域组成,管辖陆地总面积1104.32平方公里,截至2014年末,总人口约726.4万人,人口密度居全世界第三。

1842-1997年间,香港曾为英国殖民地。二战以后,香港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不仅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更成为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地区之一。

香港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重要的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与纽约、伦敦并称为“纽伦港”,是全球最自由经济体和最具竞争力城市之一,在世界享有极高声誉,被GaWC评为世界一线城市。

香港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之地,把华人智慧与西方社会制度优势合二为一,以廉洁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经济体系及完善的法制闻名于世。

中环是香港的心脏地带,也是港岛开埠后最早开发的地区,是香港的商业中心。早在1841年英国人占领香港的时候,英国人便率先在中环建立其军事基地,并迅速地兴建了多条主力干道。

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及战后初期,位于香港岛北岸的中环,已经是当时香港的主要商业中心。由于土地不敷应用,在德辅任内﹝1887年至1891年﹞,中环进行了多次填海工程,今日的香港会所,皇后像广场、立法会大楼等,也是在填海工程的基础上建成的。

上世纪70至80年代是中环的全盛时期,当时中环不断兴建多层式摩天大厦,包括各银行总部,加上金融市场开始兴旺,不少香港主要的商业活动均在中环进行,很多香港人都以在中环上班为荣。但由于中环土地即使多次填海都始终不能满足需要,加上中环办公室的租金一直都居高不下,这个港岛的主要商业区,便逐渐的扩展至上环、金钟及湾仔北岸,而人流也就慢慢的不及以前。不过贵为香港的心脏和金融市场中心,中环的商业活动仍然相当频繁。

香港的商铺早上开门时间较晚,很多人想利用赶飞机前的时间再逛一逛店铺,都吃了闭门羹,清早,能做的事,大概只是去走一走星光大道,或是找到一家牛奶公司吃份早点。

去过香港的朋友大多推荐住在尖沙咀,因为这里可以步行去很多地方,例如奢侈品扎堆的广东道,化妆品最便宜的龙城大药房,很多人推荐去吃早餐的澳洲牛奶公司,还有去香港必买的珍妮曲奇,这里也可以步行到星光大道,欣赏维港的夜景,同时也可步行到天星小轮,坐船去到中环,这里距离旺角只有三站地铁,去石澳和太平山顶都在一小时内。

你是否还记得Twins的《下一站天后》,儿时并不知道这所谓何意,直到长大后,才知香港地铁原来有这样一站叫做天后,在香港时,从筲箕湾坐港岛线到中环,路中偶尔看到途径天后站,忙忙拍下屏幕上显示的“下一站,天后”,然后拉了小欣欣在这一站下车,必得在这大大的天后下留一张照片以作纪念。

尖沙咀一侧的天星小轮前。

去往中环一侧的天星小轮即可路过一个过街天桥,天桥的这一侧可以看到中环摩天轮,和小欣欣说要不要去坐一坐,她撇了撇嘴,太小,还没有天津的大,哈哈哈哈,好吧,中环摩天轮如果没记错的话,门票是100港币。天桥的另一侧可以看到一个大大的apple旗舰店。

香港街头很多指示牌,大致告诉你,某个地方在什么方向,但我觉得还是导航更靠谱一些,在澳门历史城区,这种指路牌更是随处可见。

叮叮车行驶的路线是香港最繁华的商业中心,途径西环、上环、中环、湾仔、太古、筲箕湾及维多利亚港沿岸,这种全世界只有香港岛才有的交通工具,实际上是一种双层有轨电车,由于开车时司机踩到踏脚车子会发出“叮叮、叮叮。。”的声音,故人们喊它“叮叮车”。

未去香港前,才读了李碧华的《胭脂扣》,如花跟着永定去坐叮叮车,司机看不到如花,永定只得让如花先下车,自己方才下车,如花重回人间那已是八十年代的事情,三十年后,叮叮车仍然作为香港人的一种出行工具,这一次本也要体验一把,在筲箕湾有叮叮车的总站,怎奈时间紧迫,又得留到下一次。

这一家是结婚的,虽然不知是何车,但车头的小飞人还是认识的,百度了一下,应该是劳斯莱斯的老爷车,价格不菲,事实上,感觉澳门的豪车更多,很多车牌最有意思,前面一个粤,后面跟着港或澳,当时很是不解,后来百度才知道,这种车牌,若最后是个港字,便是香港车可到广东行驶车牌,这车牌只针对三种对象可以申请,1是港商在广东省投资“三来一补”企业,2是港商在广东省投资办“合资”企业,3是港商在广东省投资办“独资”企业,此车牌可以自由出入香港和内地,且没有跨省限制,粤澳车牌同理。

大名鼎鼎的1881,购物休闲的好去处,没来香港时,同学嘱咐,这样的大商场一定要定好目的地,切勿像没头苍蝇乱撞,转一天都走不出去,因为对名牌包包、首饰没有太大追求,所以对于广东道的各大商场只是在外面匆匆略过。

这一家,想不起具体是哪里,从天星小轮码头回尖沙咀的路上,好像对面是香港科技馆,虽只是十一月底,但香港和澳门圣诞的气息却已经分外浓烈。

我最羡慕的其实是香港学生的校服,不到一米高的小男孩,穿着合身的西装打着领结,像个小绅士一样,可爱至极,想想我们上学时的校服,红白蓝大撞色,外加超大尺寸,褂子里面能套两层羽绒服,简直惨不忍睹。

如果没记错的话,这大概是九龙公园。

这只小猫,很瘦,但是很干净,脖子上带着项圈,一直在马路边徘徊,我说这猫大概迷路了,但小欣欣却说,哪有猫迷路的,仔细一想,也对,哪有猫迷路的,可它的主人在哪,怎能如此心大的让它一个人出来随意溜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