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炉”是遂昌传统火锅的代名词,是遂昌农家延续百年的烧制土法,也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温暖回忆。风炉之“丰”,代表了遂昌美食的丰富,有生态健康的养生美食,有独具特色的“五行美食”,还有别具匠心的创意菜肴。风炉之“炉”,红色的炉火象征着遂昌人的热情和淳朴。

红彤彤的炭火哔哔啵啵得响,锅里的香味随着汤底扑哧扑哧得沸腾起来,带着香味直逼嗅觉打开味蕾。

生意兴隆,来源于口味纯正,环境优雅,可要提前订位。

独山村是遂昌县西南山区乌溪江畔的一个古村落,被列为浙江省三个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周围高山耸立,村前孤峰独峙,江水清流。是明清时期的典型建筑,昔日的古街、民居、石碑坊及塞门、塞墙,形成古朴的山区生活气息,延续并保存着古村落的历史文化脉络,素有“明代一条街”之称。

数百年前的明朝年间,独山村是一个远近闻名的书香世村。世易时移,繁华归于平淡。就像如今,清香四溢的独山村隐于山中,村民们种着茶叶,养着溪鱼,一派祥和宁静。时间冲不淡的,是溢满小山村的一股浓浓书香。

叶氏大宗祠,始建于元末明初。三进三开间,硬山顶,封火山墙,板瓦阴阳合独山村隆庆古井独山村隆庆古井铺。抬梁穿斗混合结构,中有正方横断面大石柱八根。台基大部三合土衬,小部分砖墁地,四周砌阶条石。祠内进明间、进次间上部雕刻颇具艺术性。

石库大门,砖筑门墙,歇山造顶,鱼吻顶脊,翼角起翘,二叠涩菱角出跳。大门两旁另有左右边门。大门外面平台左右蹲列一对剔地起突石狮子,是别具风格的明代石雕。宗祠二进为报本堂。

寨门、寨墙,分南北两处,用大石垒砌而成。北寨墙与天马山、石梯峰、笔峰、诸山紧密连接,形成天然与人工相结合的坚固屏障。南墙寨门,前半部属石券门,后半部为木质层楼。有楹联一对曰“德义相先,庶可广一方之化;里仁为美,还可教万姓之欢”。北寨墙自天马山石壁处起,平坡向南至山麓。

“洊膺天宠”石牌坊,建于明隆庆三年(1569年)三月,坐落独山村东南隅,傍小川,临山麓,坐东朝西,距南寨门约100米。牌坊用花岗石以空雕、浮雕结合艺术构筑,三间、四柱、五楼,翼角起翘,脊顶双角生起,饰吻兽,歇山造。最高楼竖“荣恩”额,次两楼置云图额。明、次间上、中、下叠三枋。明间上坊作双龙抢珠浮雕,次间大额枋为主题额枋,遂昌知县池浴德题“洊膺天宠”楷书四大字。小额枋署“封工部营缮同、员外郎事主事叶弘渊,由子以藩贵立。”即因叶以蕃生前贵为朝庭郎官,其父依然享有子贵之诰封,建坊以示再次受天子宠任之意。下枋为剔空石雕双狮抢球图、瑞兽、卷云等。四柱下部均有抱鼓石前拥后扶,剔空雕刻,技艺精湛。始建至今,历时424年。

一条鹅卵石路,笔直地向前延伸着,长约两三百米、宽不足3米。在老叶心里,这条街可不简单。“在明朝,这是一条官道,是从金华、衢州去福建的必经之路。古时村里有3条平行的南北向街道,这条街规格很高,平时赤脚或穿草鞋的人都不得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