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栗林公园的变迁故事,简单概述,从17世纪开始,这儿经历了赞岐国领主、高松藩藩主一代又一代的领导人建造与修缮,直到一百多年前才作为县里公园对外开放。

栗林公园总面积约75公顷,平地面积16公顷;

偌大的公园里,像我们这样走马观花、不完全地溜达一圈,游览时间大约需要2小时。

栗林公园mini指南

门票费用:

410日元/人(中小学生170日元/人)

1月1日(元旦)、3月16日(开园纪念日)免入园门票

开园时间:

1月·12月 7:00~17:00

2月 7:00~17:30

3月 6:30~18:00

4月·5月·9月 5:30~18:30

6月·7月·8月 5:30~19:00

10月 6:30~17:30

11月 6:30~17:00

投币式储物柜:

东门和北门处有

可租借物品:

多国语言有声向导,有偿使用200日元

轮椅、婴儿推车,免费租借

虽然公园的名字叫“栗林”,但实际上它的庭院都是由松树组成的。

栗林公园中大约有1400棵松树,其中大约1000棵是由匠人亲手修剪的,到现在大概过了三百年,这些由匠人亲手修剪的松树,它们的树枝已经像盆栽一样优美。

赞岐民艺馆,匠人们在花园里工作,馆内展示着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陶器、木工品、漆器等。

赞岐民艺馆外的小花园,“一步一景”在这儿体现得淋漓尽致。

我这个摄影菜鸟,在这儿探索实践,顺便现学现卖指导母上大人取景按快门。

走过石梁,路过潺湲池。向左走是南亭环游路线,向右走是北亭环游路线。

母上大人提前看了不少介绍栗林公园的游记,她重点推荐走南亭环游路线,一路可以看到日暮亭、掬月亭等,算是经典路线。听妈妈的话,准没错。

栗林公园的松树主要分两类:一类是南侧的低松树,为箱松;还有一类是北侧的高松树,为屏风松。

其中,园内姿态最婀娜的松树是鹤龟松,据说底下110块石头巧妙地组合出了龟的形态,在龟的背上配有表现仙鹤起舞的黑松。

这棵应该是一颗高大的屏风松。

日暮亭是1898年建成的茶室,草顶草庵型的建筑物中有5间茶室,两侧设有茶室庭院。

爱极了这里的日式建筑,庭院里没有拥挤的人群,只留下一份静谧和满眼的绿意。

我们所处的庭院恰在茶室厨房的不远处,在庭院里可以听到工作人员在忙碌的声音。

庭院里蚊虫不少,工作人员贴心地燃着老式蚊香盘,燃出的清香气味是这特色的标记。

在被指定为国家特别名胜的文化财产庭院之中,面积最大的栗林公园以绿色的紫云山为背景,巧妙地配造了六个湖泊和十三座假山。穿梭在有高有低的绿林中,感慨它的用心与精致。

栗林公园作为拥有近四百年历史的江户初期患有式大名庭院,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优势,还有成群的假山。山水之间,趣意盎然。

涵翠池位于掬月亭西,池中央有一片小岛,拥着一片精修的松树,涵翠池远眺所见的景致层次感丰富。

掬月亭四面皆为正面的雅致茶室,是环游式大名庭园的中心建筑物,得名于唐诗“掬水月在手”。

从掬月间眺望南湖,景色最为优美,历代藩主都称之为大茶屋,格外受到喜爱。

之前我和母上大人还特别好奇心宝宝的讨论过,为什么那么多栗林公园的游记照片里,基本上都是纯风景照,而很少有人+景的照片。这回既然来了,就必须厚脸皮和米其林三星园林多多蹭个合影啦。

掬月亭不远处可见露根五叶松,它是1833年德川第11代将军所赐的盆栽五月松的成树。

感慨栗林公园的历史,三百年前的盆栽,在匠人的修剪照料下,成为颇有艺术感的苍劲松树。

经过渚山,来到迎春桥,恰遇游船经过,南湖景色尽收眼底。

南湖一带是园内精力注入最多的地方,以面积约7900平米的湖泊为中心,湖面有杜鹃屿、枫屿、天女岛3个小岛和先仙矶造型以及偃月桥,在湖泊周围散步或是乘船环游都是超棒的观景选择。

栗林公园的日式游船是这里别具一格的观景方式,游船将带着游客在南湖上行驶,近距离观览南湖小岛。船夫也会日语讲解,如果能听懂日语的话,会更好。

乘船费:成人610日元,中小学生300日元

运营时间:始发是上午9点,末班船下午5点出发

(10月到2月末班船为公元前关闭前1小时出发)

芙蓉峰附近便是栗林公园出口,在出口不远处可寻见公共汽车站(栗林公园前站,步行1分钟)和琴电电车栗林站(步行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