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小时后到达湖南通道县皇都侗文化村,想围绕美艳的普修桥找住宿,找了半天没有合适的,最后勉强选了桥头的聚友客栈,虽也是网友推荐的,但真的很勉强,窗子又破又小,木屋条件简陋,舒适度很低。后来玩到村子里面发现有两个规模大些的客栈,条件应该好些,但窗外没景色。

历史上,通道县为楚越分界的走廊地带,素有“南楚极地”、“百越襟喉”之称。通道皇都侗族文化村位于平坦乡。由头寨、尾寨、盘寨、新寨四村组成,历史悠久,是侗民族民风民俗最为完整亮丽的地区。前三个寨子连为一体,新寨则是处于河对岸,由普修桥和公路相通,与另三个寨子隔河相望。皇都侗寨的古老建筑保留比较完整,现有侗族吊角楼群,4座鼓楼,和1座风雨桥-普修桥。

楼下就有小饭馆,安顿好下来吃了午饭,懒得再上三层,就在普修桥和新寨附近转悠,桥内休息。

精美的普修桥

太阳出来了,此行几天来也发现了这里的天气情况,上午都是阴阴的,中午转晴,下午出太阳。

普修桥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后毁于洪水,清嘉庆八年重修,1984年复修,2007年寨民对桥体又进行维修。所有古迹必需这样不断维修才能保存至今,只是修缮的水平有所差异,不要修成崭新模样。

桥全长57米多,宽4.2米,桥身为重檐长廊,两侧是直棂窗,有三座桥亭,桥两端各设一座桥门,为重檐歇山顶,屋脊和檐角泥塑龙凤等,桥门都朝向一侧,而不是正中,这点也很有特色。桥门两边桥亭为三重檐,中间桥亭有七重密檐,下三层为方形平面,上四层为八角攒尖葫芦顶,顶尖泥塑青鸟一只,也是能迎风鸣响的。桥亭檐角起翘高挑,雕塑精致,曲线优美。桥廊脊泥塑两组双龙戏宝,宝珠用小块玻璃境片组合镶嵌而成,装上风叶,风起叶动,声光交映,美不可言。 檐板上彩绘各式各样花草,五彩缤纷,艳丽多姿。三座桥亭内设神龛,中亭关圣殿,两端亭分设始祖祠和文昌宫。哇!非常复杂的一座廊桥,在阳光下美艳无比。让我爱不释手地围着看着、赏着、拍着,不想离开。外面看够了,又回到桥厢内坐着,东摸西看。

这时来了一队身着民族服装的侗族队伍,听说好像是程阳八寨来这里学习取经来的,阳光下从桥门走下来,一下子给古桥增加了灵动气息。

新寨的寨门比较漂亮,里面的房屋也比较新些,靠河边都是不正经营业的客栈,占着地方却找不到人。

下午3:00在坪坦河边的小广场上有简单表演,正好坐下休息会儿。这样的节目也很适合侗寨的气氛,否则会感觉少了些点缀,没有民族特点了。

之后开始游另3个寨子,3个经典的鼓楼,一个盘龙寨门不错,其它内容不多。

走出村子之后发现一条上山的台阶,看天气很好,便慢慢爬上山,约十分钟就上去了,不是很高,上面有个小亭子,可以坐下休息,欣赏3寨全景。我一个人在上面坐了半天,很惬意。

上山路过的祠堂

山上的小亭子

每天下午5:00,还有室内演出,凭门票入场,由于我们是包车司机直接开车就进来了,也没买门票,但演出是每天固定的,不管有几个观众,现在是旅游淡季,这场演出只有十几个人,门前的小美女也不太在意,打个招呼就可以进去了。表演虽然比下午小广场的认真些,有灯光布景,但也比较简单,我主要是想融入进侗家的文化中,让自已有种身临其境的游览感觉。

晚上普修桥和鼓楼都有些灯光,又随便走了走,没什么吃的,买了方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