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准时到达襄阳,本以为襄阳城市很小,没有做好市内交通的攻略,下了火车便直接拦了出租车,放好行李司机直接送到米公祠后门,绕了一圈来到米公祠正门处。建议小伙伴们还是做个市内交通的公交攻略,襄阳城还是做公交车性价比更高一些。

米公祠是纪念宋代大书法家米芾修建的祠堂,走进米公祠,如同走进了一部由襄阳漫士有关的艺术史,米公祠始于元朝,扩建于明朝,米芾号襄阳漫士,人称米襄阳。此人有洁癖,宋徽宗曾召为书画学博士,擅长书法绘画,是宋代书法四大家之一,祠內有米苏黄蔡四人的石刻100多块,而最具江南园林景观的苑内亭柳树成阴,楼宇错落,湖水清澈,是舒心怡情好的拍照胜地

四层牌匾式设计,上面的题字为清代文渊阁大学士单懋谦的题词

门口的大屏风为米芾的山水画石屏

古人将自我情感的抒发寄情于山水画中,意在描绘美好的山水园林生活

进入一进院落,左侧是洁亭

左右两侧各有一块石碑,右侧米氏故里

左侧米家山水

米氏家族的长廊上有很多的字碑,古人留下的真迹,只可惜园方在修缮方面还有欠缺,很多字迹模糊和风化严重,看不淸内容了。雨越下越大,正是午饭时间,园禸几乎被我们包了场

这里是主大殿,感受翰墨飘香的字画艺术

两侧介绍了米氏家族的成就以及世袭制度和后裔

这是米芾的书房所在地

从另一侧穿过三进院落的门,大雨已变成稀里哗啦的小雨了

一砖一瓦有了雨水的浸润,无声无息跳脱上百年的沧桑沉寂,别有一番柔软诗意

古人借框门取景,将左右两侧偏厢位置露天收藏不同的石雕和碑字作品,穿过这里便到了石宛

偏于一偶的石宛因为少了与米芾的直接联系显得有些孤寂,其实这里有七十多件明清时期的珍贵石碑雕刻,这便是昔日的功德纪事碑

除了明清时期的碑文,也有少许石刻动物造像

经风雨,越百年,站在石碑处看着岁月沧桑洗礼后痕迹,尽显文字的文化魅力所在

与石宛相临隔开的墙壁上有着不同形状窗口,而墙上屋檐的那一抺清新的绿叶显得生机勃勃,窗外别有洞天的风景引人遐想

想来夜里亮了灯怕也是一处好景

顺着台阶下楼是仰高堂

仰高堂里正在陈列书法画作展

不知不觉雨又下了起来,雨水打在屋檐下又落在地面上,静静伶听雨的声音,在米公祠遇见大自然的美好吧

壁艳阁陈列的是巨型笔墨纸砚,以及米点山水的山水壁画,还有用不同材质做成的砚台,不知道为什么叫壁艳而非砚,难道指文房四宝的品种繁多,争其斗艳之意?可惜这里门口一把大锁,看不到内景了。

移步于后花园当中,映入眼帘的一片生机盎然的绿色,小石桥和铺满雨花石的地面,河水的清亮搭配绿树掩映,瞬间移不开眼,沉迷于园林的景致中

园内移步一景,雨打在河水中划成波光粼粼的涟漪,望一眼那清凉沁的绿色,顿感江南园林式的悠闲宁静,岁月静好般的时光停留在此刻

亭前梨花满树的美景清雅脱俗,想起了那句,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梨花在雨水的滋润下,开的更娇艳欲滴,明媚动人了。

古典亭院都爱借寄桥,亭,石,树,河为景,望一眼那层次分明之景,沉醉于春色中,不亦乐乎

古朴的石桥,蜿蜒曲折的河道,粉墙黛瓦的建筑,河面被雨滴敲打落点落圈,动静结合,一派江南庭院意境在细雨中娓娓道来那些书画家的人生写意

细雨偶尔打在脸上,我闻到了春的气息

想象着古人坐在庭前,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幽静,一竹,一园,一树,尽落眼前

米公祠西苑通往的是许愿池庭院区,每年七夕,这里会举办许愿池灯会,人们怀揣着美好心愿在这里祈祷祝福

五彩斑斓,大小不异的鹅卵石圆润如玉铺满幽静的小路

心情大好,太喜欢这里了

湖心亭的外形好似一把仿古的洋伞,亭上的神兽眺望着远方,亭角的铃铛被雨水敲打洗礼,听雨水从瓦片下滴落,轻轻的,隐隐的,声声入耳

前往湖心亭的看亭阁忍不住多拍了几张

惊奇发现院墙外的居民楼也也加盖了青瓦,瓦上还有小龙的立体雕花装饰

七曲石栈道蜿蜒曲折,向前延伸至湖心亭,看看这景色,心想,这里一年四季定当是随着时间流逝逐渐变化的吧

米公祠的行程结束前想拍一张打卡照,无奈人多车多,于是有了这张黑白照片,用于纪念我曾经来过米公祠一游

米公祠门票25元,老人小孩半票,游玩时间建议两小时,附近有一家非常正宗的襄阳牛肉面馆,十五年老店,汤头浓郁,如果逛饿了可以去吃

面条细腻有嚼劲儿,配合豆芽菜的爽口,牛肉牛杂的𠧧香浓汤,辣椒的劲爆,每一口,都刺激着你的味蕾

下一站打算去逛逛襄阳城,可以坐轮渡过汉水,领略护城河中船中行的感受,汉水也流经武汉,而襄阳城可以经桥或是轮渡进城,所以这条河也是襄阳城的护城河,被誉为华夏第一最宽护城河。

米公祠大门出口就是千福码头,可以在这里坐轮渡过江,大约五分钟到对岸

船家是一家老爷爷和老奶奶,只收现金,每人二元,不过要等到十几人才开船,她说人少了油费都不够,如果你赶时间也可以视人数加点钱给她,很灵活,坐在江边观景时有一种融入当地人生活的市井感

如果你愿意可以站在船头和船尾观景,我去的时候下了雨,只好躲在船舱上发呆

一下船便看到襄阳欢迎你的字样,好感度倍增,终于到了襄阳城

从临汉门开始就进入襄阳城了,临汉门也称小北门,是襄阳城六大城门之一,汉钙津梁,北门锁钥是对它战略地位的赞誉,城楼四柱三间,为淸代建筑,既大气又灵动。

城里城外在古时应该是两个世界吧,跟我进城逛逛吧

襄阳城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三面环水,一面环山,易守难攻,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城内热闹繁华,道路两侧有很多商铺

整个街道五米宽,典型的城池设计风格,从城外走到城内,有一种攻城成功的仪式感

在北门这里,可以登上城楼看夫人城景区,我打算先把这条街走完,前往昭明台

两边的商铺各种琳琅满目,吃喝玩乐都能在这里找到你自己的喜好

身后就是昭明台,昭明台有一千多年历史,是为了纪念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而建,昭明台也称襄阳的钟鼓楼,西安也有钟鼓楼,比这个更有名气,不知道为什么古人都喜爱建钟鼓楼,大概是因为古时战争多,修建钟鼓楼用以通知民众号令天下,而今的襄阳钟鼓楼也是襄阳博物馆的所在地。

作为博物馆的死忠粉,到了这里是怎么都要进去看一看的,门口有免费的门票可以领,免费不免票,提醒一下这里最好是预留二个小时,下午四点半淸场,也无法登上昭明台了,博物馆主要陈列的是三国墓室文化,虽然藏品不算多,但也有很多看点,进门处可以租用讲解器,二十块钱一个,工作人员特别和善,知识渊博,有问必答,最后过个安检就可以参观啦

墙上的这些人物形象都是我们熟悉的三国人物,每个名字的背后都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印记

这是华夏第一体积最大青铜马,推测墓的主人应该是三国时期的一位高官

襄阳历史悠久,博物馆陈列为秦汉时期出土的文物,有很多三国时期的文物,间接记录了当时人们的生活

旧时器时代的尖状石器,旧时器时代可以向前推进至300万至100万年前,人们已经懂得用尖锐的石块来作为工具使用。

新时器时代以磨制石器为主,这些是经过打击之后精加工的磨制石器

胎体极薄,陶质坚硬细腻

这个陶艺的罐子带一个小尾巴

新时器时代精加工的陶艺小鸟,萌萌哒小可爱

夏王朝的陶杯

商朝晚期的铜厥,用来装酒用的

夏商周时期的一些文物

战国时期大司马的铜鼎

这个战国时期的铜鼎非常有意思的是有盖,且内胆是分格区分开的,有点像火锅

这个是生活用具,用来舀水的

铜壁内壁有花纹图案,人物和动物为主

这个金镶玉的玉鈎奇特之处在于工艺,金和玉两种材质,却严丝合逢的拼接在一起

这个白玉珠是三国墓地出土的,表面光滑细腻

重点介绍一下这个,这是三国墓出土的釉陶楼,工艺之精美,设计之复杂,让人叹为观止

介绍了诸葛亮的生平经历

因为喜爱三国文化,所以对这种三国墓地特别有兴趣

博物馆原样陈列了三国墓地的遗址,用玻璃罩在地面上,不允许踩踏

墓砖上印刻的是动物,人物,建筑,房屋,还有抽象的河流

秦代墓地出土的秦头蒜头壶,壶嘴处有如大蒜

西汉时期日光铭的铜镜,铜镜对硬度的要求比较高,而我喜欢的是铜镜的纹饰

唐代云龙纹铜镜

这个双鹤海马纹铜镜的特点在于很像奔月场景,还有祥云朵朵的图案

金吴牛望月铜镜,仙女,半月,卧牛,祥云,各种元素都有,超级喜欢这幅作品

唐代花枝纹铜镜,我看到的是牡丹花图案

这个是三国时期的瓷虎子,也称瓷夜壸,这尊是李广将军府的夜壶,古代以虎为尊,青龙白虎都是身份的象征

北宋时期的白瓷碗,碗壁薄而透亮

西晋时期的瓷熏,颜色很是好看

这副画前停下脚步,因为看到襄阳城墙的遗址,对这种战争场面都特别留意,这是宋蒙元的襄樊之战,战争长达六年

主要介绍了这种叫回回炮的攻打武器,从西域传入我国,从宋朝兵书开始就有记载

明代铜真身佛像

唐三彩罐和狮型烛台

襄阳博物馆就逛到此,差不多下午四点二十开始清理人群,上面的昭明台也无法登上城楼了,但收获还是不少,值得一游

下一站打算走回头路登上夫人城看一看,的士司机曾大力推荐登上夫人城,说北岸的风光无限好,不知道是不是如他所说。

夫人城的门票二十元,老人小孩半票

绿植垂坠于青瓦墙间,为墙面带来生机

走上城墙先看看北岸护城河的风景,这条宽度有250米的亚洲最宽护城河也称为华夏第一城池,因由护城河的保护,蒙古人攻城攻了十年

河水在白的发灰的天空印衬下,显得格外平静

青砖砌筑的城墙延伸向远方,兵将们在这里守护着襄阳城

护城河绿化带行车道加城墙层次分明

夫人城是襄阳人为了纪念东晋襄阳守将朱序之母韩夫人所建,为了纪念韩夫人筑城攻敌有攻而建

传说中的剪刀手重出江湖

西北角的亭中所建人物形象正是韩夫人

这一段城墙走完约十分钟,回到另一侧的临汉门城楼

炮台整齐磊在城墙上,仿佛告诉我们铭记历史,不忘初衷

在临汉门城楼前嗨一下

临汉门侧面的立柱上有些油漆脱落的斑驳,又到清场时间,有些不舍和无奈的留恋

城墙是每一段分开,并不是连接在一起,原本计划的仲宣楼俗称的会仙楼让我找起来迷了路,询问了多次辗转了小街小巷,差不多走了三公里才找到,如果你想去仲宣楼游玩建议还是搭个出租车方便些。

无意中经过襄王府,可惜已经关门,无法进去看绿影壁了

以绿影壁命名的街道名称

大门紧闭,只好拍张照片纪念一下

历经千辛万苦的找到仲宣楼所在处,这里又是一段古城墙,墙外依旧是护城河

终于看到仲宣楼让我好生开心了一会儿

与其说仲宣楼是一个景点,不如说仲宣楼更像是一个小公园,绿树成荫,草地翠绿,人烟稀少,仿佛到了世外桃源

仲宣楼是为了纪念东汉末年的诗人建安七子王粲而建的,王粲非常有才华,作了登楼赋,王粲字仲宣,所以叫仲宣楼

好奇心让我登上楼看看风景,不知道是不是时间太晩,已过售票时间,售票处没有人,也不见一个游客,又被我包了场

城楼典型景观建筑设计,有着古朴的门窗

除了外观的设计,还有工艺品在售卖

楼上有一茶舍,古朴典雅,是品茶的好去处

有观景的桌椅,坐在这里吃饭,喝茶是一大享受

柳树吐露着芽枝与护城河相掩成趣

逛的有些饿了,附近交通不太方便,走出来随的士司机找了个吃饭的地方,看了一下,打算就吃石锅鱼

随便找的一家却没想到的是鱼的味道特别好,这家全部是用活鱼现杀做的,鲜嫩滑口的鱼肉加上鱼汤的鲜美浓郁,吃一口就停不下筷子,还有可以随意加的配菜,一顿下来,一天的旅途疲劳一扫而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满满一锅人民币85元,超级划算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