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哈尔施塔特偶遇的鲍氏夫妇么?

在哈尔市塔特湖中心的电动船上,鲍氏夫妇非常诚恳地分享了他们去完CK后的糟心感受“CK小镇可以不去,一个被国人炒热的网红,除了人山就是人海”。

我望着他们诚恳的眼神,知道那一定是不假的感受,内心开始纠结...

然鹅,我们还是去了,只因为一个很怂的理由——CK的酒店不退款

为了避开人潮,一大早到了CK小镇,这个决定相当理智。

不在游览高峰期的克鲁姆洛夫,就是一个糖果色的花花世界。

一路的纪念品商店没有开门,直到彩虹塔的附近才有了些人流。一时间有些恍惚,这个小镇美的清新又脱俗。

住在小镇附近是件幸事,每天叫醒你的不是车水马龙,而是古老的钟声、叮咚的流水和街边飘来的咖啡香。

现在的CK小镇声名在外,每天被海量的游客临幸,幸好这里不允许外面的车辆进入,除了多出来的店铺,小镇并没有被过度开发。亘古不变的石子步路、错落有致的橙色房顶、巴洛克风的古建筑们都保留着中世纪的模样。

登塔俯瞰小镇,成片的波西米亚橘红屋顶,环绕成高饱和度画面,惊艳了眼眸,更惊艳了岁月。

这个浪漫不羁的小镇,由13世纪的南波西米亚贵族Vitkov家一手建造,多年来保持着一贯的建筑风格,这种美不具有煽动性,却有让人过目不忘的诱惑力。

看到的每个画面,都愿意拿当下全部的力量去感受和铭记。

或许,这就是美到了心里。

Český Krumlov的原意是弯曲的河边草地,这也完美契合了CK小镇的地理环境,马蹄铁形的伏尔塔瓦河将其分成两半,一边是北侧的城堡区,一遍是南侧的内城区。伏尔塔瓦河的环拥仿佛给这座小镇注入了灵魂,躲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炮火轰袭,这里依然保持着当年的模样。

上图中的拉塞勃尼茨基大桥是内城区与城堡区的分界线,也是连接伏尔塔瓦河两岸、穿过古堡大门进入老城的交通要塞。只要吊桥收起,或北岸的城墙门一关,内城便是一座铜墙铁壁,任凭外面千军万马插翅也难进的城池。

有了水,一个地方就有了灵气

有了山,一个地方就有了厚重

再加上独特的建筑,这个小镇想不火都很难。

捷克特色小吃肉桂烟囱卷(Trdelník),满大街都是。可以选择单个卷,也可以在上面加你喜欢的酱料,奶油,巧克力酱...

看每个人胃的适应程度,我尝了一口,味道有些一言难尽呢...

当游人逐渐到来,小镇上纪念品店也相机开门迎接金主,商业气息就再也藏不住了!

石板上走下来的大叔突然满范儿地闯进镜头,放浪不羁的白胡茬、有些划痕但还算合身的皮质夹克、还有贴在啤酒肚上的复古相机,沿着小镇的主干街道拉特朗大街慢行,踩着细碎的石板路,那画面分明就是中世纪的模样啊...

👆👆透过街边停着的汽车后挡风玻璃拍下的对岸的彩绘塔,这样的视角和情绪表达都更加内敛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