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壁画

白沙壁画是丽江世界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是丽江多元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是丽江旅游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

它位于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组成部分之一的白沙古镇,白沙古镇位于丽江古城北约10公里,北临玉龙雪山,南至龙泉,西依芝山,为一座古老的小镇,是纳西族在丽江坝的最初聚居地,也是丽江木氏土司的发祥地。

白沙是丽江壁画的主要聚集点,明洪武十五年,纳西族首领阿甲阿得率众归附明朝,得明太祖“钦赐姓木”,木氏土司秉“纳百川精神”、“窥中原之脉”的思想,积极引进内地先进文化和技艺,在白沙大肆修建庙宇二十余处,并邀请汉、藏、纳西族画师在这些殿宇四壁作画,而大宝积宫和琉璃殿及大定阁是保存明代壁画较集中之处。

其中所藏的明代壁画,是极为珍贵的文物,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沙壁画对各种宗教文化和艺术流派兼收并蓄,独树一帜。

绘画布局周密,用笔严谨,色彩富丽,造型准确,人物形象逼真,明显吸取了东巴画粗犷、色彩对经强烈、线条均匀、笔法洗炼等特点。

丽江壁画中所涉及的题材比较广泛,对飞跑的骏马、盛开的荷花、山林田野、花鸟草虫等自然风光都有描绘,这些画都明显展示了画家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积极入世的思想情感。

壁画中描绘的宗教人物,以宗教为折光,融入了画师们的美学思想,或隐或现地表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据史料记载,以大宝积宫为代表的丽江壁画,是在明初至溥历时期300多年的时间里陆续绘制完成的。

当时的土知府木旺聘请了以马啸天为首的一批汉族画家,另外还有藏族和白族画家、东巴教第子、道教弟子也参加了壁画的绘制工作。 白沙壁画以其别具特色的绘画艺术风格和珍贵的历史文化内涵,深深吸引着国内外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