矾客工厂、肉燕工厂

矾山镇位于浙南东海之滨,四周群山环抱,东高西低,是一个东西走向的葫芦形盆地,明矾石矿储藏量、品位及产量均为全国之首、世界之最,素有"矾都’之称。矾山镇最迟从明代即以盛产明矾而闻名遐迩,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从小便听说过,矾山名字的来源,是因为明矾的储藏量,居然占了全世界的60%,全中国的80%!

至于明矾,何许物也?那是一种能让浑浊的水迅速沉淀变清澈的矿物质,半透明而涩。在八十年代的农村,明矾是家家户户都不可或缺的东西。晨起,灶间忙碌的主妇吩咐上街赶集的家里人,往往会说:记得买点明矾回来,快用完了。 

家里的壮劳力,大清早去池塘边挑水,储存在厨房的大缸里,作日常使用。新挑的水难免有点浑,撒入明矾,一会的功夫就澄清了。

这是一座因开矿炼矾而兴旺起来的山区小镇,民国时曾经盛极一时。如今繁华不再,小镇沉寂下来,游客也不多。

如果想更好地了解苍南历史,可以来矾客工厂逛逛、体验体验。明矾虽不再兴盛,但矾塑手艺依然在。在矾客工厂可以看到明矾整个发展演变史及矾塑工艺品的展出。

矾客工厂旁边即是肉燕工厂,逛累了立马坐下吃一顿。

肉燕并不是燕子的某一部分,而是矾山的特色小吃,精选的瘦猪肉不用刀剁,而是用木锤捶成,鲜美筋道。因包好形状有点像展翅的燕子,故得名。它也是我出门在外一遍遍想念的美味。

肉燕制作工艺的核心在于一个“打”字,因此,做肉燕矾山人形象地称为“打肉燕”。矾山肉燕在选用配料上要求较高,猪肉必选后腿精肉,打出来的燕皮才有足够韧性;番薯粉须是本地农民手工磨制的新粉,打出来的燕皮才有足够张力,才能更薄。肉燕精肉与番薯粉的比例可谓恰到好处,而这种比例全靠经验,是代代相承的。

肉燕工厂有趣的一点在于可以亲身体验包肉燕的乐趣。这里的皮和馅都是当天新鲜赶制的,还有师傅手把手教学。动手能力一般的我,也在师傅耐心的教导下开了窍。

矾山人烧肉燕往往烧成独特的酸辣汤,酸是用矾山本地土醋那种米香味的酸,辣却是用胡椒粉点缀出来的淡淡的、香香的、微微的辣,汤是用上好胴骨久熬而成。包好的肉燕入沸水5分钟左右,加上胡椒粉、醋、葱头油等调味料,可以蒸熟蘸醋吃,也可以做汤料,或火锅小碟菜,燕皮的嚼劲、肉馅的入味、酸辣汤的刺激,骨汤的润清,将矾山肉燕的美味发挥地淋漓尽致。

包完现场直接煮,吃着自己辛勤的劳动结晶,非常开胃。

福德湾老街

浙江的山区古村古镇,似乎都是和水分不开的,福德湾也是。一湾清澈溪流从山上蜿蜒淌下,溪边碧草丛生,深一点的地方,就积起一个小小的水潭,游鱼历历可见。

整体有点台湾九份老街的感觉,但商业气息相对少一些。商铺客栈林立,酒肆参差。生活气更加浓郁。

老街的四周成散射状的古老民居,典型的浙南风韵,多数楼房的下半部分是用石头垒砌,仔细看是废弃的矾矿石再利用。老街不长,全长也就350米,建筑都是典型的浙南山地民居式样,下层开店铺,上层住人,砖木结构,古朴实用。

老街的一条拾级而上的石径,是通往福建的挑矾古道,当年采集的明矾,通过人工肩挑,运往福鼎,再通过海运,销往世界各地。也见证了浙闽文化、经济和社会往来的一路情深。

往上走有一处邮局,说是邮局,其实更像个休息室,走累了,可以找个角落坐下来,点一壶茶,发发呆。可爱的邮戳,和各种卡通风格的明信片,挂件,小玩偶,还有茶室。

棕榈湾

光听名字,我对这一站目的地就充满期待,想必绿植和海湾在这里都是必不可少的元素。事实证明,一点儿也没让我失望。

棕榈湾天生就是摄影师的乐土,无论是地面、空中还是水面,处处可以找到好素材。对无人机爱好者而言,有些地方从空中飞看更惊艳。

绿植茂密、白浪层叠,登高时像极了韩国济州岛的风光。而现在不出国门,你就能看到如此美的景致哦。

棕榈湾地处苍南县黄金海岸线境内,距县城五十公里,地处苍南黄金海岸线上最美的一段,北距赤溪镇七公里,东濒大海,南距渔寮大沙滩十公里,西靠鹤顶山。因古时满山遍野的棕榈树而得名棕榈湾,又名棕利头。景区占据苍南黄金海岸线五公里,总面积968亩。景区主要景点有棕利头村的哨岗瞭望台和露营基地、抗倭营寨、好望角和鳄龙滩四大景区组成。

明朝中后期,沿海地区经常受到倭寇的侵扰,朝廷在苍南境内设置了军事重镇金乡卫,并在卫城之下以此设所,堡,寨。当年兴建的棕榈湾营寨,是国家防御体系中最小的一个军事组织,只有三四百平米大小,黝黑的寨墙依稀可见。如今这里种满了绿草,变身成为露营基地。

除了风景天生

丽质外,棕榈湾也很适合人像拍摄,傍晚的自然光线自带美颜功能,为照片染出醉人的暖色调,轻轻松松让妹子秒变夏日女神。

整个棕榈湾熠熠生辉。北边是大渔湾,星罗棋布的岛屿在人们视野中形成一个对角线构图的美景,有大门岛、关山岛、石砰半岛,远处还有南麂岛。清晨和傍晚,云雾缭绕着小岛,婉如蓬莱仙境,夏日里阵阵海风带着金色的光,一浪推一浪,整个港湾是诗画一般让人陶醉。

我来的时候,游人比较少。可以在这片面向东海的海湾听风看浪,也可以爬上山顶俯瞰山下的景色。

自驾线路:

 一、G15沈海高速观美出口下,直行沿S232省道往渔寮方向开,在雾城路口左转9公里左右即到棕利头村(棕榈湾)。

 二、G15沈海高速萧江口下,沿世纪大道、龙金大道到金乡转龙魁线浙南黄金海岸线到赤溪,再往渔寮方向开7公里左右即到棕利头村(棕榈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