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完普希金故居,带着意犹未尽的心情,不如再来到他生前最爱来的咖啡馆坐一坐。这家咖啡店原名“伍尔夫甜食店”,至今仍保留着上世纪30年代原貌。1837年1月27日,普希金就是在这喝完其人生最后一杯咖啡,直接奔赴决斗地点的。巨星陨落之后,深受其影响的果戈里、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作家经常聚在这里,谈论文学,针砭时弊。由此,小店的名气愈来愈大,故改名为“文学咖啡馆”。

一层厅堂的另一头,塑有一尊真人般大小的普希金坐姿蜡像。诗人身穿漂亮的燕尾服,右手握一支鹅毛笔。

通往二层的楼梯也十分具有文学气息,墙壁上挂满了各种人为普希金画的肖像画。

@麦兜的花园

来到二层之后,才是真正的咖啡馆,楼面不大,但格调高雅,让人不禁并着呼吸,像是走进了神圣的殿堂。

@深山老林511

自从高晓松的《晓说》选择这家咖啡馆录制之后,已然成为了国人慕名而来的朝圣地。

@深山老林511

在感受文学的浸染之余,再点上一份佳肴,一个美好的午后就此完满。

@麦兜的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