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啦,我又来了,大家有没有想我呀?。。。好吧,我知道没有,想不想我没有关系啦,只要你们还是和我一样爱成都这座城市就好了。成都的游记已经写过三个版本,成都大部分的“知名”景点都包含其中了,大家的反馈也都还不错,但我总觉得差了点什么,总觉得没有把真正的成都展现给大家。很多朋友来成都一趟,匆匆忙忙的打卡景区和美食,虽也玩的尽兴,但对成都这座三千多年历史的古城,却知之甚少,这次我就换一种方式来展现成都这座迷人的城市,按照历史的脉络,把成都的各个景点串起来,这样应该可以让大家更清楚的了解成都历史。下面就让我们从盘古开天辟地说起。。。不不不,这个还是太久远了,哈哈。。。还是从古蜀文明说起吧(本人历史水平有限,以下的文字都是根据历史资料和自己的理解汇总的,如果有错误的地方,请大家多指教,请轻拍)。

李白在的《蜀道难》中写道,“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一句应该是《蜀道难》中最为出名的一句,这也是古代的四川与中原交流甚少的最主要原因。但今天我想说的,是后面的一句“蚕丛和鱼凫”,这是什么意思呢?这指的是古蜀王国的五位蜀王中的二位。按照历史顺序,五位蜀王分别是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和开明。

蚕丛,是第一代蜀王,他最大的的功绩就是教会大家种桑树养蚕,对古蜀国农业发展贡献特别大。第二代蜀王柏灌和第三代蜀王鱼凫在史书上的记载都很少。只知道柏灌是一种水鸟,而鱼凫指的就是鱼鹰。第四代蜀王杜宇也和鸟有关,他善于耕作,死后化身为杜鹃,每到3月,用叫声催促蜀国人民及时播种。而第一世开明帝原名叫鳖灵,因治理洪水有功,杜宇禅位于他,受到人民的拥戴。开明共延续了12代,到开明第九世,他们把国都迁到了今天的成都,并修建城池,直到了公元前316年才被秦惠王所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