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坪关,曾经是茶马古道上的盐关要隘,随着马帮逐渐衰落,马坪关似乎被遗忘了一般,去年才通电通路。

路就这个样子,下点雨就行不了车,还得靠马驼人背。

幸好我们的团队强大??,有好车好司机,有苦力,还有记者??


关键还是好运气! 事情耽搁了时间,却遇上铲车刚好把路推开,否则我们要弃车徒步,不知要走到什么时候。

开路人说一边推土一边泻,把铲车都推开了,又再卷土重来。


总算赶上黑夜的脚步,坐到了火塘边

白族兄弟倒出松茸酒盛情款待远方的客人,他们是菌子户,各种菌子做的菜比山下的好吃得多

第二天天亮起床,吃过早饭就全体出发上山采松茸。 今年灿辉家以47500元投了最大的一片山地,共五个山头。夫妻二人,两个十来岁的儿子,还有父亲,勉强凑合五个劳动力,屋里还有母亲和祖父母三口人。 采松茸都不敢请人,怕被人端了银窝子,都是自家人采,哪怕采不及烂掉。我们能到山上来实在是峰哥面子光,他为人热诚,实实在在关照到了那些贫苦的兄弟,人家都不把他当外人。

发现第一个松茸,好兴奋


这是松茸神棍,专为采挖而设,同时也正好当登山手杖


力气活呢


瞧那发光的眼神



好歹我也找到两个,耶! 在沙溪,好像是我这辈子第一次见识松茸,也见识得彻底哈


马坪关的松茸个大质优,长在高山密林灌木丛中,采挖人不仅要有金睛火眼,还要有狗一样的嗅觉和身段。




经过分头地毯式搜索,一家人以及五名“义工”??在山顶会师

亲身体验过后,觉得松茸四百元一斤一点也不贵。但菌子户仍然过着贫苦的生活


峰哥惠人惠己,助人致富,结交了很多朋友

他们叫扫把菌,叫珊瑚菌不好么??。很多杂菌他们都顾不上采了

今日运气一般,就这些收成,十个人,十来公斤。 今年的山地林子不够密,菌子不多


山里人安分知足,松茸鸡煲真味亲朋

来不及运出去或不够级数的松茸,就要去皮烤干

吃过午饭,匆匆赶到村里的松茸集散地,村民陆续交货来


全部收齐,不到一百公斤

村里唯一的汽车小面包走不了,还有赖峰哥的车子运下山去,把人和松茸塞得满满的

因为要赶到丽江机场托运,两辆摩托车一前一后护送,偏偏有两部铲车在抢修,看见前面的小伙子心急火燎。好在修路工人也很合作,快快开路让我们过。 捧着松茸的我们觉得好威风啊

回到沙溪的加工场,所有人都以跑步的节奏装箱打包。然后飞驰机场。松茸的价值以小时为单位贬低

眼馋的亲亲,不要以为快递无所不在

风光在险峰,美味在源地?? 来吧,松茸和我在沙溪等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