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英士大学,不同于其他大学的名字,只是单纯的看到名字就已经很吸引我了。学校创立于1938年,初名省立浙江战时大学,1939年5月,为纪念先烈陈英士先生,改称浙江省立英士大学。1942年在泰顺升格为国立大学,如今这里依然保持着当时的建筑原貌,其中有德秀楼(也就是当时的行政楼)传统四合院和展陈馆、百年校友墙等组成,令沉寂70余年的国立英士大学旧址重新焕发生命力。
英士大学创办于民国年间,所以在入口处可以看到身着民国学生装的学生图绘,个个书生意气,话说,还是民国学生装好看呀!
眼前这座楼叫德秀楼,是当时国立英士大学行政楼,墙壁一侧之前的黑板还保留着,杜佐周校长的办公室在三楼,现在家俱摆设都是参照以前的样子。
里面建筑类似于四合院,院落内有几尊雕像,大致讲解那个年代下的学生们学习交流的场景。不得不说,这里的建筑充满了当地特色。
时隔70年,很多地方都已是旧迹难寻,但泰顺县委宣传部、县社科联启动国立英士大学的历史文化的系统性研究,并对相关的历史遗存进行抢救性保护,正在实施六大工程,包括即将出版《英士大学钩沉》一书。
据介绍,解放后这里一度作为当地的粮管所,但依旧保留着一座3层高的土碉楼和一座老宅院的格局。在展陈馆里,收集着百余件村民提供的珍贵老物件和照片,比如获救美国飞行员奎英迪的飞机残片,被村民拣去做成的筷子笼等等。
国立英士大学,是一所战火中诞生的综合性大学,1942年,日寇发动浙赣战役,自金华沿线南进,逼近丽水。英士大学被迫迁移,1943年3月辗转迁到泰顺县司前,并于当年改名为“国立英士大学”。英士大学先后办学10年,其间在泰顺境内为期三年的办学生涯,培养了大批人才,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留下了值得书写的一页。直至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英士大学又辗转温州城区、金华等地办学。新中国成立后,国立英士大学并入浙江大学和复旦大学。
英士大学校训:“大刚中正”,大意:养浩然之气,见义勇为,允执其中,不偏不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