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长安城有三座主要的宫殿,分别是太极宫、大明宫和兴庆宫,称为“三大内”,兴庆公园里面已经看过,所以今天要去一下大明宫遗址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太华南路,大明宫遗址公园是唐长安城“三大内”(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中最为辉煌壮丽的建筑群,地处长安城北部的龙首原上,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平面略呈梯形,占地面积约3.2平方公里。原宫墙周长为7.6公里,四面共有11座门,已探明的殿台楼亭等遗址有40余处。
整个遗址公园玩下来特别大,脚力不行的人不建议来,由于此处特别地广人稀,规划和人员管理不是很到位,不仅玩下来特别累而且一不小心就迷路。

如果你在网上已经订好了票,只需要到游客中心换成纸质的票,进入外园区并不需要门票,外园区如同一个巨大的城市花园,只有进入博物馆或者内园区才有检票处




左右金吾仗院遗址

天气有些阴沉,虽然做了很多植备,整个园区给我感觉最多的依然是黄色圶土


真的很佩服这个遗憾址公园的设计,空荡荡一个现代土地上平空竖起现代化的含耀门


少阳院已然成为一片绿色草地

每隔一段路程就会有这样的遗址牌来介绍,遗憾的是地面并未重建大明宫的亭台楼宇,留下的是绿色草坪

崇明门遗址,它是大明宫内一道重要的宫门,位于大明宫内东西平行的第三道宫墙东段,是前朝区与后寝区的界隔。

这道门也是整个大明宫遗址中保存最完好的一道门,每块地砖均有标记,用来还原真实的画面





温室殿在唐代主要功用不是温室用,主要用来藏书,寝息和议政

不立个牌子真的不知道是温室殿遗址



看到这个想起了华清宫里5d影片中梨园共舞的精彩演绎

梨树有点少,并且没有开花

唐大明宫紫宸殿北有横街,街北即后妃居住的寝殿区,主殿在紫宸殿北,为蓬莱殿,殿后又有含凉殿,北临太液池。蓬莱、含凉二殿之左右又有若干次要殿,与之东西并列,自成院落。这样,南起紫宸门,北至含凉殿,包括东西次要殿宇,四周有宫墙围绕,形成宫中的寝区。

仿蓬莱殿正在建造中,不管是规划,比例和美学设计都有些差强人意


望仙台是唐大明宫内道教建筑。据有关文献记载,唐武宗痴迷道教神仙之术,于会昌年间调发左右神策军3000多人,修筑望仙台。

望仙台遗址微缩景观有点小小个


这个望仙台遗址为方形覆斗状,由夯土高台、高台的基座、基座周围的壕沟三部分组成。夯土高台平面呈方形,系黄土夯筑而成,东西约30米、南北约28-29米,现存高度为9.7米。

绕来绕去确实是有些绕晕了,找到一个全景微缩景观




光从微缩景观模型就可以看出大明宫遗址的宏伟和壮观了



这里应该是有演出活动的地方,可能来的不是时候,完全没有一个人

这里是大明宫遗址的博物馆,里面展示一些字画,文物多是赝品,也有部分的真迹,用来科普唐朝大明宫遗址历史文化




这幅LED动态图片是展示的大明宫的一年四季景色变化,这张是冬天


春天的味道


鸱尾就是宫殿上的建筑,前面介绍过


明朝的那十七帝

屋檐上的斗拱,精美绝伦

这是此处遗址拆迁前的照片

当时居民居住的房屋

含元殿是唐京师长安城大明宫的大朝正殿,世界文化遗产,也是唐长安城的标志建筑,建成于龙朔三年(663年),毁于僖宗光启二年(886年),其间逢元旦、冬至,皇帝大多在这里举行大朝贺活动。


走在含元殿遗址上,想起唐诗中千官望长安,万国拜含元”、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心里想像着唐代含元殿大朝会的盛况


含元殿的建筑格局, 打破了以往皇宫建笛形制, 以新颖的凹字形特色, 彰显皇权将江山双手合围之势极大突出了皇权的尊贵。


大明宫的建成, 体现了唐代国力的强大。建筑工艺之高超复杂。这在当时世界上, 没有第一个国家有如此建筑水平


殿东西山墙和北面的后墙皆为版筑夯土墙,墙内外壁涂白灰,此处打卡成功

此处仿含元殿做的渠桥,基本整个遗址就逛完了。
大明宫遗址适合特别喜欢历史的脚力好的人来玩,如果有电瓶车一定要坐,我大概走了几公里,一圈下来非常累和疲惫
本想我个地方吃点本地美食,却在街边一拐,拐进了德福巷。
在西安,即便不去刻意寻找名胜古迹,哪怕是随意进入视线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有可能已经存在上千年
早在隋唐年代,德福巷就已经作为皇城的一部分存在。


进入德福巷,有一条长长的青石板路.看上去石板还没有多大年龄,纹路还是那么清晰。
西安的巷道或胡同,是极少用青石板铺展的.因为古时的石料从高高的秦岭运下来,要用在最需要的地方,比如说牌楼、石狮、门墩和基石上,一般用作装饰和点缀之用。

德福巷的最早记载时,使用了“黑虎巷”三个字,很早以前,这里曾有过一座黑虎庙,所以叫黑虎巷,而如今这里已然已成为了西安有名的酒吧一条街,西餐厅和网红店聚集地

德福巷的古朴幽静,还曾得到了日本古城保护专家的重视,在西安众多的历史街区中,德福巷一带的古居民街区保存较为完整,经政府开发成为了西安的“三里屯”


粉色的网红店成为年青人打卡的优质店铺,坐在这里,你会觉得一条爬满世俗烟火、历尽沧桑的老街,如今既没有失去古色古香,又与休闲时尚融合得恰到好处,真的很奇妙


觅食的路上看到小雁塔,它与大雁塔东西相向,是唐代古都长安保留至今的两处重要的标志,因为规模小于大雁塔,并且修建时间偏晚一些,故而称作小雁塔。

醉长安是陕西当你地的好评餐厅

一眼望去,门头古朴典雅,摆盘精致,一次性筷头既方便卫生又保证了餐具品质。


墙壁上的装饰画是唐代的仕女图


土豆沙拉球用面包碎裹上面粉油炸,外焦里软,沙沙的土豆口感,非常好吃😋

紫薯秀南山用紫薯泥,山药泥,南瓜泥三种食物裱花袋挤出山的形状,五彩斑斓,悠悠然见南山的风景,很有艺术感。

老陕葫芦鸡外酥里嫩,既保留了鸡肉的水份又保证了鸡皮的香酥口感,沾上少许辣椒粉,每一口都融入了陕菜精髓

保留了玉米的香味和色彩的玉米饭用红枣来点缀,是不是很有食欲呢

荷塘小炒口感清爽,色彩丰富,正好解除荤菜的油腻感[色]

小香菇烧肉类似红烧肉,香菇的香气拌着红烧肉的汁水中,软嫩鲜香,回甘无穷

妙笔生花就是网红毛笔酥了,妥妥的C位,搭配的小点心要哭了





啦啦啦,把毛笔吃饭进肚子里咯
最后一站安排的明城墙。明城墙为明代建筑,全长13.7千米,始建于明太祖洪武三年,明朝筑城风气非常盛行,中国保存下来的许多大中小城市的城墙,大多是那时建造的。
城门有四:东长乐门,西安定门,南永宁门,北安远门。每门城楼三重:闸楼、箭楼、正楼。
我们从南门永宁门上城墙

从隋唐至今1400多年的明城墙是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建筑,登上城楼俯瞰西安城市风貌最好不过了。


最初的西安城墙用黄土分层夯打而成,最底层用土、石灰和糯米汁混合夯打,异常坚硬。后来又将整个城墙内外壁及顶部砌上青砖。城墙顶部每隔40—60米有一道用青砖砌成的水槽,用于排水,对西安古城墙的长期保护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城墙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城墙四角各有角墙一座,城墙外有城壕。

城墙每隔120米修敌台一座,突出在城墙之外,顶与城墙面平。这是专为射杀爬城的敌人设置的。







西安城墙四座城门分别有正楼、箭楼、闸楼三重城楼。闸楼在最外,其作用是升降吊桥,箭楼在中,正面和两侧设有方形窗口,供射箭用。



无论是走,跑,跳,还是转圈完全木有问题。脚下的青砖沉淀历史印记,眼前的高楼诉说繁华的都市,站在这里吹着城墙的风,感觉太惬意








最后一餐吃了必胜客,准备回家

不限量续杯奶茶喝起来

西安城,充溢着中国历史的古意,建都十三朝,乃古往今来兵家必争之地,如今,感叹一下城市发展之迅速,让这个古老又现代的城市充满着活力四射的魅力,西安的确是值得期待的一座城市,值得再次品味,再次收获。
预告,去年夏天再游西安城,查漏补缺,景点一网打尽,敬请期待下一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