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境内的“木刻楞”建筑群主要分布且集中在内蒙古的满洲里、额尔古纳右旗,并在扎赉诺尔、海拉尔、博克图等铁路沿线两侧均有分布。此外,在哈尔滨及沈阳等地也见其零散建筑物残留。统览各地“木刻楞”建筑,虽体量、制式和装饰特点大同小异,但不难发现其建筑年代最早,结构制式规范且保留完整的典型标本,大多集中在满洲里一带。

“木刻楞”的总体轮廓为横向三段式构成;敦实厚重的石质基础;宽阔实用的木质立面墙体;精巧简洁的铁皮坡顶,呈由下向上逐渐减量过渡。

在这座中俄边境小城中,随处可见的木刻楞,见证并续写着一段百余年的中俄情

中国1.5万余俄罗斯族人口中,额尔古纳境内约占一半,他们住俄式的木刻楞,饮食亦中亦西,酷爱清洁花卉和歌舞,即过中国的传统节日,也会按照本民族时令过本民族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