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景之美,在其忧伤。忧伤,是生命的基调;忧伤,是生命的底色。真正的刻骨铭心是在于那一抹欲说还休的落泪感,内心荡漾着落日般的惆怅,在太阳跌进地平线的瞬间,巨大的沉默笼罩了万物,华灯初上的城市,总会有人默默站立在街头,垂下眼帘,伴随着城市机器的轰鸣和车水马龙缓缓流过内心的,是一种叫做忧愁的情绪。
有些城市,因历史的喧嚣和纷争,变得嚣张和嘈杂;有些城市,因着厚重的积淀和民族的渊源,变得沉默和忧伤。 伊斯坦布尔 属于第二种,它的忧伤叫做“呼愁”。 伊斯坦布尔 作为一个地跨欧亚历经两大帝国的千年古城,它的交融冲突兴衰起落,在作者奥尔罕•帕慕克身上激起的无疑是切肤之痛。他以独特的历史感与善于描写的杰出天分,重访家庭史,发掘旧地往事的脉络,跟随他的成长记忆,我们可以感知传统和现代并存的 伊斯坦布尔 ,体会 土耳其 文明的感伤。
不可否认,粗浅读完《 伊斯坦布尔 》,最念念不忘的一个词就是“呼愁”。书中用了整整一章的篇幅去描述“呼愁”, 土耳其 语的忧伤。“‘呼愁’不提供清晰,而是遮蔽现实,它带给我们安慰,柔化景色,就像冬日里的茶壶冒出整齐时凝结在窗上的水珠”。
伊斯坦布尔 的忧伤正是作者的忧伤,通过作者的眼光, 伊斯坦布尔 变得如此柔软和感性。这座城市因忧伤变得美丽,变得令人心驰神往。
接近一座城市,最直观的呈现便是这座城市的建筑,古城大都有自己的特色,但多体现在古迹和遗址上,现代化的市区倒是都 大同 小异。 伊斯坦布尔 经历了重重战乱,从备受关注到被人忽视,那些具有浓重 土耳其 风情的建筑早已破败不堪,与西方文明的混搭使整个城市变得滑稽和尴尬。 伊斯坦布尔 人想要掩饰这种破败,却不想断送了他们借以怀旧的通往过去的路途。失落与自豪的交织,这种矛盾形成了这座城市建筑特有的“呼愁”。
伊斯坦布尔 人对过去的怀恋以及急欲抓住辉煌的尾巴却也不得不标榜自己俨然已适应西化的 伊斯坦布尔 ,厚重的脂粉也掩盖不住忧伤的侵蚀,随处可见的相框已经出卖了他们对过往的留恋。
这座城市的人 民和 这座城市一样,有着深深的黑白色的“呼愁”,可以说是因为这座城市感染了这里的人们,他们眷恋着这片土地,为着它的历史落泪,帮她擦去已经干掉的血迹,努力微笑着迎接明天的 朝阳 。他们知道,这片土地别处再也没有,他们需要这里,他们热爱这里。奥尔罕如是说:“奥斯曼帝国瓦解后,世界几乎遗忘了 伊斯坦布尔 的存在。我出生的城市在她两千年的历史中从不曾如此贫穷、破败、孤立。她对我而言一直是个废墟之城,充满帝国斜阳的忧伤。我一生不是对抗这种忧伤,就是(跟每个 伊斯坦布尔 人一样)让她成为我自己的忧伤”。
看完《 伊斯坦布尔 :一座城市的记忆》,不得不联想到 重庆 ,这座马上就要和历史告别的城市。她在很多方面给了我和阅读《 伊斯坦布尔 》一样的感觉。漫步 重庆 ,你不得不慨叹时空错位的奇妙。夜晚的老城,鞋跟踩在青石板的嗒嗒声,好像一不留神就能邂逅那穿着长衫布衣青丝如雪文质彬彬的翩翩少年;黄昏的白象街,隔着嘉陵江,与朝 天门 码头那对望,恍如隔世。 春日 午后的街角,粉白花瓣随微风翻飞,那抹欲说还休的忧愁情愫漫上心头最终化作嘴角浅淡的笑意。
同样的古城,同样的繁华落尽,同样的带着过往现世, 伊斯坦布尔 。
当一处风景激起了你内心深处的忧伤情愫,你就再也无法将它从你的梦境中驱逐。
▲埃于普 苏丹 清真寺正在拍摄婚纱照的 土耳其 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