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汶川去成都的路上我们一直单曲循环放着赵雷的成都,是啊,最初对成都的向往全是因为赵雷的一曲成都。用他的天籁之音娓娓地向我们诉说着成都,慵懒、惬意、又攒足了劲儿。

是的,成都很懒,四川人们的乐观与生俱来,路边的小摊贩,骑三轮车的大伯,商店里的营业员,有事没事都笑呵呵地跟你搭讪,我很喜欢成都,“天府之国”,我也想活得越来越懒~

一落地,马不停蹄地开始搜索着各色美食,多方打听,最终锁定了小龙坎火锅、钢铁五厂小肝珺串串这两个店子,在这里要非常感谢屈姐热情的同学,带我们来到心心念念的小龙坎火锅店,美美的吃上一顿,他乡遇知己,岂不快哉~

我们住在春熙路旁边的公寓,夜里从阳台上能看到整夜灯火通明的春熙路和太古里。春熙路的第一个晚上,拿着相机就出了门,沸腾的人气一点不输白天。太古里汇聚着一系列国际一线奢侈品牌、潮流服饰品牌以及一些高逼格的小酒馆,走着走着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逛完了太古里,便直奔宽窄巷子。

第二天,伙伴们都建议我去武侯祠、杜甫草堂和锦里转转,感谢刘老师和武老师两位老师陪着我这个小小白逛了个遍,两位老师真是超级好,耐心的陪着我逛,陪着我吃,时不时还给我讲解一些历史,感激涕零,受益匪浅哪~

杜甫草堂占地面积近300亩,完整保留着明弘治十三年和清嘉庆十六年修葺扩建时的建筑格局。虽说是保留了格局,但今天的鸟语花香的草堂,早已不是“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那个可怜的草堂了。

武侯祠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庙和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也是三国遗迹博物馆。

据《三国志》的记载,刘备于公元223年病故白帝城之后,灵柩运回成都,下葬于此,史称惠陵。而按照汉制,有陵必有庙,所以在同时期,就有了汉昭烈庙诞生。大约在南北朝时期,成都武侯祠与惠陵、汉昭烈庙合并一处。武侯祠三国文化的氛围十分浓郁。

各位英雄,请受小女子一拜~

成都的夜生活,往往十二点以后才开始,她是一座不怎么睡觉的城市。说起夜生活,成都的九眼桥估计是大家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了,不过还是请大家来听听我的科普吧。

九眼桥,古名宏济桥,又名镇江桥,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系石栏杆、石桥面的大拱桥,下有9洞。在清朝乾隆五十三年(1788)由总督李世杰 补修时,改名为九眼桥。九眼桥两旁的街道上,不少街头艺人抱着吉他卖唱,而他们一定要唱的,就是《成都》那首歌了,老远就能听见:陪你到成都的街头走一走,也不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