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鸣沙山出来,驱车前往莫高窟镇,观看《又见敦煌》演出。
从鸣沙山到莫高窟镇,漂亮的景观大道。
华灯初上,又见敦煌。
《又见敦煌》由著名导演王潮歌亲临创作。
《又见敦煌》采用“流线式”空间体验方式演出,以“穿越”为指导思想,划破岁月的时空,拉近历史的距离,让观众体验到情景交融身临其境的演出。在这里也许行五十步,您已穿越百年,再行百步,您也许将与自己的心见面。
印象最深除了那一张张从历史中走来的面孔,再就是背景音乐《千年一瞬间》,格外好听。
千年一瞬间,人生才不过百年,想想,谁都会感慨万千吧!
又见敦煌:一张张历史的面孔向我们走来。
又见敦煌:一张张历史的面孔向我们走来。
又见敦煌:一张张历史的面孔向我们走来。
又见敦煌:一张张历史的面孔向我们走来。
又见敦煌:一张张历史的面孔向我们走来,却又掩埋在黄沙中,历史的长河中。
看守莫高窟的道士王圆箓在1907年曾将29箱经书卖给英国考古学家斯坦因,并因此背负骂名。
图为王圆箓因自责痛苦万分、祈求世人原谅。
王道士此举,敦煌之幸与不幸,留待后人说。
在一个类似考古发掘现场的玻璃地板下面,一位粟特女子躺在床榻上辗转难眠,最后决定起来再给杳无音讯的丈夫写一封信。头顶上,一个外国人将黄土拨开,讲述这封信在1700年后的命运。这位女子名叫米薇,她的这封信被斯坦因偶然发现并带走,现存于大英图书馆。
《又见敦煌》剧中的人物——常书鸿
莫高窟还能有今天,我们应该要感谢他,常书鸿,敦煌的守护神。
《又见敦煌》谢幕剧照。
再见,《又见敦煌》。
离开剧场,又是新的一天开始了,愿敦煌的明天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