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想到去摩洛哥之前对它的认知几乎为零,甚至简单的以为也许它就是个非洲沙漠国家。直到我看见了哈桑二世海上清真寺以及舍夫沙瓦蓝色小屋的照片;知道了那首经典的“卡萨布拉卡”的歌曲就源自于这个国家;我喜爱的作家三毛“撒哈拉故事”的背景也取自于这里;儿时记忆里阿拉丁神灯,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这些个脍炙人口的故事就纷纷跑出来,骚扰的自己想尽快的触摸到这个神秘的国家。因此,没有预先做任何的功课,直接把自己丢到旅程中慢慢探索慢慢欣赏慢慢体味。以下内容没有多少干货,全部是个人体会。

2019.02.07  飞机坐傻了

 没有想到哇没有想到哇,摩洛哥离我们的世界如此之遥远!晚上23:15分乘坐卡塔尔航空的飞机先飞往多哈,飞行大概十一个小时,到多哈我是已经搞不清是国内时间几点钟了。然后多哈转机直接飞往卡萨布兰卡,大约也飞了八个多小时,到达目的地当地时间是12:30左右。在第一段航程中,具有丰富经验的我灵活的霸占了一排座位,也算迷迷糊糊睡了一觉。卡塔尔航空有一点值得赞扬,在飞机上有一个多小时免费上网的时间。我在商务舱一直在观察有没有阿拉伯土豪带个老虎狮子或者老鹰上飞机的,最后被告知这种情况在阿联酋航空境内段比较常见,果然富人的境界不是你我可以想象的。在多哈转机的时候被阿拉伯人无比英俊的外表深深震撼住了,360度无死角就是这么个形容,感觉这世界上最帅的人种真的隶属于阿拉伯世界,不管男女帅气漂亮的占大多数,一捞一把,最主要还有钱!

出发

把老公撵到第一排

自己独占了一整排

2019.02.08  进城了

和家里的阴霾天气相比,一下飞机就是艳阳高照,异国风情扑面而来。摩洛哥和中国的时差是8个小时,也就是说我们中午时间家里已经晚上了。在机场换了一些摩洛哥货币迪拉姆,可以用美金也可以用欧元换,人民币没看到可以使用。陪同我们的司机是个帅气的当地小伙子,叫阿米德。虽然这里除了阿拉伯语大部分说法语和西班牙语,但是阿米德的英语也说的算是不错了,虽然口音很重。而且我发现城市里的人相互打招呼说法语的多,乡下的就是阿拉伯语了。因为我们的安排在卡萨布拉卡要多逗留一天,所以今天的行程有些辛苦,要开5个小时汽车先去索维拉。好吧,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汽车里阿拉伯歌曲一放,我们的脑回路迅速切换,立马适应了这里的节奏。稍微吐槽一下阿拉伯神曲,绝对比咱国内的什么“小苹果”还要洗脑彻底,每次一听到放起,全车人就哈哈大笑,搞得司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以为我们这帮子中国人脑子有病。可能临近欧洲,这里公路上开的汽车欧系居多。

卡萨布兰卡的机场通道还算干净

偷偷拍了个侧颜,无死角

机场换迪拉姆

吃喝资金是这样子的

呆萌的工作犬

久违的蓝天啊

异域风情开始展现

活泼的司机导游:阿米德

去索维拉的沿途都是成片成片的麦田,间或成片橘色的小花依稀点缀其间,还有三三两两傲娇挺立的超高仙人掌,满目苍翠的感觉。快到索维拉的时候开过一些荒漠戈壁,有点像新疆的味道。因为是地中海气候,早晚温差很大,起码坐在汽车里感觉穿个短袖就够了。科普一下索维拉吧,一般跟团旅游都不大会推荐这个地方,毕竟是个小海港,而且路线有些遥远,与我而言,索维拉更像阿拉伯世界的一个小镇,地域风情更加原汁原味儿。一直以来,索维拉都是摩洛哥的重要港口,它的麦地那老城区也是被列入了联合国世界遗产。

索维拉靠海的街道

我们今天入住的就是麦地那老城区的一个比较高级的民宿。这里太阳落山要8点多钟,所以我们到达的时候适逢夕阳西下。左手边是浩瀚的大西洋,波涛翻滚,海鸥飞翔,正前方就是一个城门样的白色建筑。司机说城里不能开车进去,给酒店打了电话,服务生慢悠悠拉着改造版的推车推着我们的行李吱嘎吱嘎进城了。等过了城门才发现里面别有洞天啊!这辈子逛了无数地城,只有索维拉完全诠释了城的概念。进了城门,里面是弯弯绕绕的街道,有的砖石铺就有的就是原始土路;林立两边的是高低错落的民居,阿拉伯特色的小窗户里透漏出昏黄的灯光;街道两边都是店铺,一些还没打烊的店家热情的和我们打着招呼,嘴里问着: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哈哈,在他们眼里亚洲人估计都长得一样子。等摸到定好的民宿天已经完全黑了!很兴奋,因为民宿的模样很美丽。办理手续的过程很漫长,同行的包子(他是第二次来)说要适应摩洛哥速度。分到了一个临海的房间,打开窗下面就是悬崖,海浪呼啸,中午下机的热气立马吹走,不穿羽绒服那是万万不行的哦。

进城

拉行李的车

很神秘

放下行李就去餐厅吃饭,终于看到了名闻遐迩的“塔基锅”。事先已经来过的朋友就千叮咛万嘱咐去摩洛哥最好自己带些吃的,我算是准备充分,方便面,自嗨锅,萝卜干,咸菜,小吃带足了半箱子,原来还带了个电饭锅怕超重临走前再拿出来,心里始终对当地菜还是心存幻想的。这些年也去过很多国家,自己的口味也已经国际化,基本上很适应各地的美食,然而第一顿的塔基锅就打趴了一行的所有人。牛肉是大块的,鸡肉也是大块儿的,然后和一堆糊糊一样的香料混合体在一起,除了知道有肉,居然吃不出味道。这完全太挑战我的味蕾了!后面几天还有一次就说再尝尝吧,可能前一家店做的不好。结果颠覆我的三观呀,洋葱居然混合了大量的蜂蜜和牛肉一起炖,里面塞了一堆莫名的香料,可以全部吃完就意味着对自我的挑战。还有一点,餐厅也好房间也好全部是暖色光线,而且都是很暗很暗的昏黄色,吃个菜要睁大眼睛去看才能看清楚吃的是个啥。哈哈,阿拉伯的世界咱不懂!

酒店一景

酒店大厅

酒店木质屋顶

酒店也是星级的哦

有特色的房间钥匙

房间内貌

被子不厚有些冷

塔吉锅

橄榄鸡么

杏子炖牛肉

橄榄

酸涩味儿橄榄

著名的摩洛哥大饼

2019.02.09  树上的橘子没人采

我很喜欢索维拉的民宿不止因为临海,而且在顶楼的餐厅有个大平台是观看日出日落的绝佳地。即使漫天的繁星勾引着我,昨晚我还是强逼着自己入睡,今早掐好了时间起床背着相机到餐厅,边用餐边等待日出。大约8点左右,东边的天空开始放亮,立马爬上露台时刻准备着。海风清冽夹杂着海腥味儿,密密麻麻的海鸥上下翻飞,偶尔有个把调皮的飞上栏杆,笃定地梳理自己湿漉漉的羽毛然后再一个漂亮的滑翔飞向大海。此时大海的景色是我最喜欢的蓝色调,海岸边上居民的房屋大部分是白色,有些墙壁被海水长期冲涮成了黑色。东边开始泛红,太阳的笑脸一点点露了出来,一分钟都不到,红彤彤的太阳就跳了出来,光芒万丈。

相机没有调好,没有拍下着壮丽的场面,幸好万能的手机捕捉到了这些画面。

时间还早,店铺都还没有开门,整个儿老城的样子可以细细打量。索维拉,阿拉伯语的意思“美如画”,的确清晨的索维拉美的如同淡彩油画。这也是一个蓝白腔调的小城:蔚蓝色的大西洋,洁白的海鸥,湛蓝的天空,白色的房屋......行程结束的时候我终于发现了摩洛哥的蓝天和其他国家的区别,这里的蓝天很少有白云,特别是一朵朵的,即使有云都是丝状绸状的存在。大部分时候天气晴朗,天空就如同蓝色的幕布,纯粹心底。城中心有个炮台古城墙,给了看门人一些小费,这里成了我们的包场游。16世纪,这里曾是欧洲列强企图侵占的重要地域,可能这些大炮的功劳吧,他们都徒劳而返。都说索维拉是著名的风城,但是今早的海风还算和煦,时间充裕再这里看海发呆是很美妙的事情。

静谧的街道

古炮台

穿过迷宫般的街道我们漫步到了海边,有一侧的人流熙熙攘攘原来是渔人码头到了。这里的交易市场和气息恍惚让我回到了曾经工作过的金边的菜市场一般,鱼腥味儿刺鼻,各种海鸟肆无忌惮的飞下来觅食,热闹的场景和城里的静谧截然两个世界。渔人码头右后方就是著名的电影“权力的游戏”阿斯博塔城的取景地,里面很空但是要买门票,想想逗留的时间不多就没进去。寻找了一条小路直接走到海边,海边矗立着巨大的黑色礁石,背靠索维拉白色的城墙,阳光照射下特别的美丽。

熙熙攘攘的渔人码头

权利的游戏拍摄地之一

白天下进城的正门

海边倒影

十点司机来接我们要赶往下一个城市:马拉喀什,所以海边玩耍了片刻就回到城里。这时候成立的店铺已经开门了,各种当地的手工艺品都一一挂了出来,琳琅满目,五颜六色,极大的勾起了我的购买欲望。买了2双当地的尖头皮鞋,金光闪闪,砍价都是血淋淋的,友好的店家还是卖给我了。买了几只刚出炉的玉米大饼,很香很熬饥,吃了半个就顶到嗓子眼。

城里的猫咪超级多,而且个个心宽体胖,休闲的晒着太阳。不由得感慨投胎的重要性:做狗要做新西兰狗,做猫要做摩洛哥猫!后面行程走完,感觉还是索维拉的东西相对最便宜,质量也还可以,特别是阿甘油。可能因为毕竟不是热门地区,所以东西的价格相对合理。而且附近地区种植了很多阿甘树,因此阿甘油的价格也比较合理,只是包装有些太原始。至于阿甘油的妙处,哈哈度娘上去查吧。

咖啡店小坐

和当地人合个影

色彩艳丽的手工艺品

开始热闹的街道

警车

貌似学校的大门口

炫酷的金色尖头鞋

香喷喷的玉米大饼,但是每天吃并没有那么美妙

慵懒的猫咪

冷压榨出的阿甘油

     我喜欢索维拉,这次真的是匆匆一瞥。建议有时间的同学下次来可以安排2天在这里,沉下心来细细欣赏它的独特魅力。而且从索维拉到马拉喀什的国道上要路过一片片的阿甘树种植园,可以看到山羊上树的奇景。因为气候干燥植被稀少,颇为耐旱的阿甘树适合生长,所以这里的山羊自小就练就了一身爬树的本事,去采摘阿甘树的果子和树叶。大约3个小时左右的车程,红色之城马拉喀什到了。这里建筑的颜色完全脱离的索维拉蓝白的小资情调,是赤裸裸的土红色,加上阳光的照耀更加红,符合沙漠城市的定义。街道上很多修剪好的橘子树,硕大的橘子也是红灿灿的,但是没有人去采着吃。在赞叹着当地国民素质的同时,还是捡了一颗掉在地上的橘子,偷偷掰开来尝了一下:这酸爽直打哆嗦。原来这些树是摩洛哥的景观树!后来旧居当地的华人告诉我们,树上的橘子在当地是介于柠檬和橘子之间的一种植物,不能吃。摩洛哥盛产桔子,然而最好吃最出名的确是橙子,又甜又多汁儿,而且手剥的橙子和鲜榨的品种也不同。在市场里买都会问你是要手剥还是榨汁儿?价格超级便宜,每天不和上几杯真的亏大了!

先去了著名的伊芙圣罗兰私人花园,如雷灌耳的马约尔蓝是那么的夺人心魄!花园人很多,院子四周都是种满了高大的仙人掌植物,蓝色的小屋就点缀其中,色彩极其浓烈。拍个照都要排队,不需要相机手机咔嚓一下就是大片。到了这里才明白摩洛哥为什么有北非花园的美誉,院子里各色鲜花齐放,任何一种色彩都极尽浓艳,混合在一起却不显得突兀。我也去过非洲其它的国家,也是喜欢五颜六色的东西,浓妆淡抹总相宜,大非洲就适合浓妆!

花园不算特别大,但也是步步成景,可惜下午光线太强烈了,不然可以好好拍几张美照

花园进口

马约尔兰

告别花园回到酒店,搁下行李一行人就慢慢散步到著名的不眠广场。走到广场对面库图比亚清真寺的时候正好夕阳斜下,在单调的咿咿呀呀的唱经声中 ,马拉喀什迎来了热闹非凡的夜市。有人说不到不眠广场就等于没来马拉喀什,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有活力的广场,从清晨到深夜都保持着一种热闹非凡的景象,你可以融入其中乐此不疲也可以置身事外权当看戏,要想真正的了解以前的阿拉伯世界的日常生活,这里是最好的接触点。美食区内烟雾腾腾,水煮的,煎炸的,烧烤的.....然而我并没有想吃的欲望,因为食材的烹制太赤裸裸,一群人围着一颗大羊头抠上面的肉吃,还有血淋淋的内脏简单的处理一下就上火烤;大篷车上的水果颜色艳丽,果实硕大然而并不甜还有些酸涩;各种五花八门的香料根本叫不出名字,鼻腔里充斥的都是香料混杂的味道;广场中心三教九流龙蛇混杂,喧嚣阵阵,耍蛇人卖力的吆喝,可怜的眼镜蛇无奈的摆出曼妙的身姿摇晃着;还有一些耍猴的,做游戏的,卖衣服的。我们干脆爬到市场周边的楼上,点上一杯薄荷茶看楼下人世百态。说起薄荷茶是当地的特色饮料,实际上就是茶水里塞上一把新鲜的薄荷叶加些糖块儿,喝上一口苦涩中带着清凉又有一丝甘甜,生活不就和薄荷茶一样有苦有甜嘛!

入住的酒店

酒店大堂等待慢悠悠的办理手续

从房间阳台望出去

假装是我的豪车

慢悠悠步行到广场

清真寺前留个纪念

街景

观光马车

摊位上各种坚果蜜饯

石榴汁儿喝起来马马虎虎

看着玲琅满目却不敢下口

树上的柠檬橘,好酸

楼上坐坐看下面人生百态

2019.02.10  穿梭在迷宫般的巷道里

 美美的睡了一大觉,在酒店里吃了一顿总算正常一些的早餐,爱上了这里的咸橄榄。和欧洲一样,这里橄榄做的小菜特别多,和我们国内的咸菜一样的概念,有一种绿色的小橄榄就特别合口味。今天是自由放飞的一天,我们准备好好逛逛马拉喀什老城区麦地那。仍旧回到昨晚的不眠广场,穿过广场就进入到老城区。和索维拉一样,老城区的街道都是弯弯绕绕如同迷宫一般,而且比索维拉的街道更窄,两边商铺伸展开来的遮布搭在了一起遮住了肆虐的阳光。主要的商品就是手工制的皮鞋,手工绘制的盘子,各种手工打制出来的铜器,手工的皮包还有当地的特色服装,然后一些零零杂杂的零食店,大饼是最多的。这些手工制品谈不上有多精致,胜在货真价实,原汁原味儿,地域特色浓厚,做个纪念还是不错的。找到一家貌似博物馆的小屋,顶楼有个大露台索性点了咖啡,看看远处依稀可见的阿特拉斯山,近处错落有致的各家屋顶,几个人吹吹牛,讲讲故事,楼下的有特色的地方拍几张照,居然一下子晃到了下午。今天不想再吃那个什么塔基锅,决定还是酒店里吃西餐吧。

红色之城

手工羊毛毯

可爱的毛驴

不知名的香料

手绘的盘子

精美铜器

装饰画

仙人掌果

吃成个血盆大口

这个老汉从我们坐楼上喝茶起咿咿呀呀唱了几个小时没停过

坐着观光马车全城溜达了一圈

秒变阿里大盗

在摩洛哥凡是上班工作的都是男人,包括织布这种事情也是男人在做,餐厅的服务生也是男的,女人可能在家做饭带孩子反正不抛头露面,也不知道这样是悲哀还是值得羡慕。

酒店是法国人开的,也算是当地比较好的,厨师的西班牙菜做的很正宗,特别是海鲜饭吃上去没毛病。点了一条大鱼,是用盐包好烤出来的,肉质很鲜美就是很贵。早餐的可颂做的超级棒,在我印象里除了挪威的那家就属这家酒店的好吃了。咖啡也不错,又香又浓。我在国内很少喝咖啡,只要到了国外每天不喝上一杯就难受。非州产的咖啡实际上很好喝,现磨的更棒。不知道在哪里看见过说摩洛哥的咖啡很淡,我觉得可能没找对地方吧。酒店的名字我记下来了:2Ciels Luxury Boutique Hotel&Spa.插一句,都说摩洛哥浴有名气,网上看了一下就是脱光了几个人帮你洗澡,所以我这个钟爱SPA的人就没有勇气去尝试了,到底如何不敢妄加评论。

 

酒店餐厅

海鲜饭蛮好吃的

意大利面也还不错

盐烤鱼

蔬菜很甜

咸橄榄特别好吃

早餐的咖啡很香浓

2019.02.11  非洲之眼

 今天开始要向撒哈拉进军了!西撒哈拉隶属于摩洛哥,就这样也是很辽阔很辽阔。我看了一下地图整个儿撒哈拉沙漠基本上贯穿非洲中部,即使我们去的只是它的一个小边边也要开上2天的汽车。对撒哈拉的印象除了高中时的地理课然后就是三毛写的撒哈拉的故事,第一次接触三毛的文笔惊为天人,如痴如醉。倒也不是文字的优美,而是故事的诙谐,有趣,神秘吸引到了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她的那篇“沙漠观浴记”,至今历历在目。此行我最期待的就是看撒哈拉浩瀚的星空,然后抓一把沙,抓一把爱(三毛语: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每想你一次,天上就掉下一滴水,于是形成了太平洋)。

从马拉喀什开往撒哈拉要穿越阿特拉山脉,一路的风景美如画。阿特拉斯山脉也是横贯几个国家,从大西洋绵延至撒哈拉沙漠,主峰雄伟壮观常年积雪,可以和阿尔卑斯山,比利牛斯山相媲美。关键的关键这个季节的阿特拉斯山脉脚底居然有成片成片的野桃花,有的开在田间,有的开在私人的宅子里,俏皮的花枝招展。开始我以为是樱花,想想这个非洲国家居然也有樱花?直到让司机停车百度了一下才知道真的是桃花。和西藏林芝的粉色桃花相比,这里大部分是白色的桃花,熙熙攘攘开的好生热闹。一路上的风景恍惚一会儿在林芝徜徉一会儿再新疆戈壁滩上驰骋,美妙至极。所以,风景一定在路上!旅行途中我很少打瞌睡,生怕错过美景,所以上帝一直厚爱我让我的眼睛让我的心美丽如初。道路两边密密麻麻的生长着高大的仙人掌,上面好多仙人掌的果子。这种果子在马拉喀什我吃过,酸甜清香,吃完整个儿舌头都红的,可想而知花青素含量有多高。仙人掌浑身都是宝,就是刺多,老公下车偷偷采了几个也沾满了一手的刺

阿特拉斯山脉沿途风光

必须搞笑一下

艾本哈杜村到了,这个由摩洛哥原居民柏柏尔人建成的古城村落,是最具特色而又保存的最为完整的土堆城堡,有摩洛哥最美村落的美誉,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呢。在我眼里,这个和新疆的交河古城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一个是房屋建在地下一个是建在上山,反正都是夯土堆砌的。给村民一些小费,他们会很乐意带你参观整个儿村庄,风景独特的人少的地方也会指给你去拍照。近几年中国游客增多,人家也会讲几句中文,我喊他们阿里巴巴,他们会乐颠颠的喊我阿里妈妈。所以快乐无国界!非洲之眼实际上就是村子顶头一个山洞样子的造型,两边的世界是不一样的,如果有时间坐在这里沐浴着夕阳的余晖,看洞内外的世界,会让人产生很多遐想。村落很美,山脚下溪水淙淙,山谷里郁郁葱葱,河水倒映的村落却怎么看都有一股子孤独荒凉的味道。阿拉伯的世界我不懂!

村子全貌

非洲之眼

全副武装

阿里巴巴和阿里妈妈

这条行程还可以去看看玫瑰谷,但是玫瑰盛开的季节在5月我们果断放弃了,直奔今天下榻的酒店:Kasbah Tizzarouine,林志玲古堡酒店。哈哈,当时番茄台拍花样姐姐儿出名的酒店。不得不说,这个坐落于峡谷之间的酒店太漂亮了。稍微休息了一下就去赶去院子外看日落,这一路上都是好天,摩洛哥毫不吝啬的尽情在陌生游客的面前展示自己无时无刻的美丽,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吃过晚餐,大家聚在玻璃屋聊天看星星,真想今夜无眠。半夜大约三点钟,我爬起来看星空为沙漠之行练手。这个季节虽然没有银河,但是漫天的繁星已经让我怦然心动,激动不已。我甚至不经意间看到了几次流星,默默低头许愿愿此生顺遂平安。酒店的门卫一定当我是个疯子,因为我和老公扛着三角架走遍酒店的角落还开了大门去外面看星空。好满足哦!

 

古堡酒店正门

房间里有个小院子

有客厅

玻璃屋

流星

2019.02.12  撒哈拉是金红色的

 离别了古堡酒店,中途只有一个多德哈峡谷一个景点,也只是匆匆一瞥。大约下午三点左右到达沙漠边缘小镇梅祖卡,这里是进入沙漠的中转站。实际上深入沙漠腹地还需要3-4天,那才是真正的苦行曾一般的的旅行,试问自己还做不到。问了一下中转站的老板,现在还看得到“沙漠之狐”么?他说前几年有村民抓住养的,现在不知道还有没有。打电话问了一圈都说现在没有养了,要看只能到沙漠里去找。有些遗憾,因为我进沙漠之前,英国的朋友特意提醒我有这个动物,我看到照片的一霎那就爱上了这种精灵。四点钟,集合好了两只队伍,我们开始坐上骆驼进发了。和国内的骆驼比这里的瘦弱一些,单驼的多,每天的这个时候估计都要走上一遍。我心目中的骑骆驼应该是有个领队骑在前面而不是一个村民牵着绳子走在前面这样一个小时,心里很有负罪感。哈哈,帮我们拍照的当地人特别搞笑,阿里爸爸妈妈乱叫,还会说“666”估计中国人接触的挺多。

多德哈大峡谷

沙漠之狐

快到我们下榻的营地的时候,我们全部先来爬上沙丘集体观看沙漠落日。虽然真的只是沙漠的边缘,但是撒哈拉的壮美依然无法用语言来描述。沙子很细很细,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美丽的金红色;沙丘的线条也妩媚蜿蜒,或明或暗;独自拎着相机爬上远处的沙丘,远离了身后的人语喧嚣,任燥热的沙漠之风吹散心里的郁闷之气,任炽热的阳光抚遍周身每一个细胞感受它的温暖,享受着片刻的孤独,激发出心里隐藏许久的豪迈之情,一切的一切就是我喜欢的。很多人不太理解我经常的远行,不太理解我可以忍受旅行中的艰苦,因为他们不明白旅行的某个阶段某个时刻会让我的心门百分之一百的打开,百分之一百的倾听自己的声音,百分之一百的释放自己的情绪,那时刻天地间只有我!我会幻化成游离在躯壳外的灵魂萦绕在上空看这个世界,享受着这份独属的快乐。落日开始了,身边的人也开始多了,收起自己的小心思一起观看这壮美的沙漠落日,真的好美好美!

没想到我们的沙漠帐篷营地设施如此齐备,真的有澡洗!一个营地大概十来个帐篷,今天的营地我们包场了。吃完从外面送进来的晚餐,没有去参加篝火晚会,直接趴床上休息准备今晚的星空大片。深夜的沙漠特别冷,盖了三条毯子几乎压得喘不过气来。建议在沙漠住宿还是带上自己的一次性床单,因为我发现床上还是有细沙,还有这里毕竟缺水不可能每来一次游客就洗一次,哈哈你们懂的!半夜2点起床,不出意外帐篷外繁星点点,虽然没有银河,出现银河的季节应该在夏季多一些。穿上所有的衣服还是冻成狗,一边欣赏星空的同时也顺手拍下了几张不那么完美的照片。

自带床套

功力不够,没拍到特别理想的

2019.02.13  仿佛来到了小瑞士

今早要离开撒哈拉前往古城菲斯,吃早饭的间隙正巧又欣赏到了美丽的日出,感恩感恩!出沙漠直接坐上了沙漠汽车,很快就和我们的司机汇合了。撒哈拉,此生希望有机会还能够再次触摸你,无论如何你带给我的都会陪伴我的余生,历久弥坚!

沙漠日出

沙漠野花

告别撒哈拉

路程上并没有特别的景点,司机一口气开到了著名的“伊夫兰”小镇。在沦为法国殖民地之期,法国人选择了这片气候与自己国家类似的小镇,依据法国的建筑特色建造而成。有“非洲瑞士”之称。夏天可以避暑,冬天可以滑雪,这里的西欧建筑特色与摩洛哥其他阿拉伯建筑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且这里我看到很多正宗的白人居民哦。小镇不大,溜一圈下来半个小时就够了。但是小镇独有的安静清新,那种淡淡的与世无争的态度让刚从粗线条的沙漠回来的我们瞬间喜欢上了这里。摩洛哥是以阿特拉斯山脉为分界线,南部更像是非洲,有沙漠,草原,戈壁和风格强烈的民风,而北部更接近欧洲,特别是丹吉尔和西班牙隔海相望,只有一条直布罗陀海峡的距离。小城,小镇,海港都或多或少沾染了欧洲的痕迹,

伊夫兰小镇就是典型的代表 。去菲斯的路上这里绝对值得小驻片刻。

伊芙兰小镇标的物:大🦁️

终于到了菲斯,这里被评为全球最浪漫的十大城市之一的八世纪古城终于徐徐拉开了面纱让我欣赏它的容颜。直接选择了最好的万豪酒店,果然惊喜连连,酒店装饰的就相当漂亮。沙漠回来实在是疲累,哪里都没去直接陷在酒店的大床上沉沉睡去。

酒店外面

彩色马赛克墙壁

酒店花园

房间里也很漂亮

2019.02.14  暴走黄色之城菲斯

 现在回想起来,摩洛哥我最喜欢的城市应该就是菲斯了。老城典型的摩洛哥建筑和街道,新城干净整齐现代化风格,关键整个儿城市给我的感觉是有序。作为摩洛哥最古老的皇城,居然和咱无锡是友好城市。这是北非史上第一个伊斯兰城市,是摩洛哥的文化,宗教和艺术的中心。它的老城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大规模的典型的中世纪风格的城市之一,徜徉其间仿佛真的回到了那个年代。和马拉喀什的红色不同,这里的建筑呈现的都是土黄色,菲斯也有黄城(黄对应皇,都是尊贵的象征)之说。古皇城的大门都习惯用五彩的马赛克拼就,特别大气好看,据说国王偶尔还是会来住住的。

酒店拍拍就很过瘾

山顶俯瞰整个黄城菲斯

调皮的山羊

皇宫大门

今天的重点就是暴走老城区,据说这里有六千多条巷弄,一不小心就会迷失在这里。因为道路狭窄,驴是这里唯一的交通工具,这次来摩洛哥看驴也是看的最多的一次了。一走进老城区的大门,就被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住了,连克制力一项极强的老公也在摊位前驻足良久。手工制的异域风情极浓的耳环,色彩艳丽的尖头皮鞋,小钱包,皮包,手工编织的围巾,地毯,铜器,手绘的盘子,杯子,都让人有满满的购买欲 。顺道参观了皮革染坊,也许是天气晴朗带着些微风,没有传说中的臭不可闻。这里的皮革都是用最原始的方法鞣制,据说染缸里混有鸡粪,牛屎,鸽子粪等,主要起到柔软皮质的作用。所以买回去的包的味道哈哈比较独特,最好放在外面吹一个星期。城区里也有清真寺,那是绝对干净整齐安静的所在。我特别喜欢这里的铜器,真的是一锤锤敲打出来的,还有手绘的盘子,杯子就是很好看。背了5个盘子回家挂墙上结果还嫌少,淘宝上找的仿制的放在一起就是不及摩洛哥的好看。这里的手工地毯也超级棒,但是缘何太重了不好带,只好退而求次买了2条手工大批肩,在后面的行程中很出彩哦。石头包也不错,上面全部是白色的贝母拼起来很有感觉。

老城大门口

驴子喝水的地方

手工地毯

都是男人织布

私宅也这么五颜六色

真后悔没买他家的盘子

某男被一群购物狂搞的很无奈

大染坊

我们还是迷路了,走来走去还是转回了原点,此时已经逛了整整7个小时,饥肠辘辘。谷歌地图派上了用场,终于自共同的智慧下找到了大门口。在大门口有一家中国餐馆,是个东北老板娘开的,我们一头扎进去就差连盘子都舔干净,中国胃终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抚慰。豪爽的老板娘在菲斯开店有几年了,讲话和说相声一样风趣诙谐。说起摩洛哥民族的懒和我太有共同语言了,发现地球人真的只有中国人最勤劳。很多当地人每天就一杯薄荷茶坐在那里晒晒太阳,饿了一天吃一个大饼就行了,一个大饼才一块人民币左右,一样也是这样的一生。回到酒店,居然送了一只玫瑰花给我们,原来今天是情人节哦。战利品堆满了床,看看就满足。

 

逛到太阳落山

酒店送的情人节礼物

好看的石头包

阿甘油

战利品

摩洛哥的盘子直接挂墙上。可惜有几个是淘宝配的

2019.02.15 在蓝色梦幻世界里做一回公主

重头戏来了,此行的重点舍夫沙万就在今天了。依依不舍告别菲斯,满怀期待再次踏上征程。途中和司机商量了拐弯去梅克内斯溜一圈,梅克内斯也是摩洛哥四大皇城之一,而且是最古老的那一个。在离梅克内斯以北30公里处,是有名的罗马古城废墟。据历史记载,公元一世纪这里还是个繁华的城市,直到目前还有保存完好的凯旋门,剧场的白石圆柱。甚至街道,市场,住房还清晰可辨。由此可以想象出当时的罗马帝国是多么的强悍,富有。站在废墟上和历史对话,再大的雄心壮志也抵不过时间的磨砺,一定要珍惜当下。

梅克内斯城墙

城墙里有个大湖

古罗马帝国遗迹

 舍夫沙瓦到了,在山的对面眺望这个建在山腰中的小镇,蓝白相间的童话世界一般。这是世界三大蓝城之一,都是因为它的美丽,摩洛哥才出现在世人的眼中。我们入住的民宿已经让我们惊呼不已,那么舍夫沙瓦的城区还不知道如何迷人。没有选择住在城区里的民宿,一没有热水洗澡,第二没有电梯,没法拎着行李在砖石的街道上拖行,所以我们住在了山脚下。稍事休整,慢慢踱步往城区走去,一路上可以拍照的地方太多了。城区门口也有个中国餐馆,先预定好,然后我们一群疯狂的女人如同打了鸡血流连在每一条蓝色的巷道里。家家户户的街道,墙壁都被涂上了深深浅浅的蓝色:粉蓝,深蓝,淡蓝,天蓝,湛蓝,除了梦幻一点儿也不突兀。不需要相机拍,只要手机随便咔嚓都是一幅大片。我们的老公们无奈的笑着提醒我们:97号家拍过了,88号家来过了,69号家不是才走过么?........不经意间我不小心推开了一家的房门,霎时间惊呆了,从上到下全部是蓝色,阳光照耀下所有的层面都泛着蓝色的光辉,太梦幻了。我甚至听到房间里的说话声,但还是大着胆子偷偷摸摸拍了几张,让老公在外侦察。不大的地方愣是让我们玩到了天黑,貌似还没有尽兴。老天太眷顾我们了,都是大晴天,因为山里的气候比较多变,经常会下雨,那么拍照颜色就没这么惊艳了。

快到舍夫沙万的山腰对面

酒店就很漂亮

小镇路上的风景就很迷人

舍夫沙万老城区门口

 门口的中餐馆的菜是很正宗的四川菜,问了老板娘调料都是中国运过来的,只不过肯定没有猪肉,整个儿阿拉伯国家都找不到猪肉。她用的服务生都是女孩子,个个长得漂亮还会说几句中文。吃到小肚皮撑起来慢慢荡回了酒店......嗯嗯,舍夫沙瓦,要是记不住这名字就记成:首付三万吧。

舍夫沙万真的好美

还是中餐好吃

摩洛哥的橙子是最好吃的橙子

2019.02.16  I fell in love with you watching Casablanca

我住的民宿在顶楼,一大早我就探头去看看有没有惊喜。果然,山那头泛起了绚丽的朝霞,时间不长,等我换个镜头跑下楼的功夫开始阴天了。我已经很满意了,起码最灿烂的那一刻我看见了。

朝霞

一路上没有停车一口气开到了卡萨布兰卡。这个名字特别充满爱情的味道,没想到摩洛哥的著名城市会有这么个浪漫的名字。手机里放着卡萨布兰卡的歌曲,那名男歌手磁性的嗓音温柔了我的心。酒店特别棒,推开窗,在阳台上就可以看见那座著名的海上清真寺,广场前聚集着来自全世界的游客一领其风采。晚上到了卡萨布兰卡的和平饭店吃了一顿火锅,有些费银子,但是总算吃到了青菜而且把人家店里的青菜库存全部扫光。

靠近清真寺的酒店很好

2019.02.17  白色之城-卡萨布兰卡

在西班牙语中卡萨布兰卡就是“白色之城”,所以这里大部分的建筑以白色居多,加上蓝天碧海的映衬还是很美丽的。这个城市比之前面的城镇大多了,然而我却并不那么喜爱,主要源自于看过菲斯的整洁,这里要凌乱的多,垃圾遍地。一大早买了参观清真寺的门票,他是按照时间段限制人流量的。不愧为7亿美金打造的圣殿,光是大门口就显得金碧辉煌。走进去参观要光着脚,里面安静肃穆,有保安在巡视不允许有张扬的动作出现。主要第一层大厅的一侧都是高大的玻璃门,这个时间段正好背光,特别适合拍摄剪影。如果想拍摄什么瑜伽动作或者伸展手臂的动作是要被禁止的。楼下一层还有可供1400人洗浴的浴池,想到如此场景也是蛮震撼的。

沐浴晨曦的清真寺

搞笑版

清真寺内部

假想自己是女王

中午我们换酒店了,是一个坐落在海边的酒店,出了房门就能看见大海。原本想到网红地市法院去拍照,结果周日铁将军把门只能遗憾而归。那就在海边尽情玩耍吧,和一群当地美少女一起玩捧太阳的游戏,还是蛮开心的。直到太阳快落山我们才来到了有名的悬崖餐厅,在门口就看到一排排豪车,走进去更是亮瞎了眼,全部是俊男美女。估计这个餐厅也是当地富豪聚集之地,西餐也做的不错,有美景相伴,俊男美女环绕应该知足啦。

酒店仍旧棒棒哒

餐厅高大上的卫生间

悬崖餐厅里看日落

2019.02.18  期待新的旅程

 今天要回家了,2019第一春在摩洛哥拉开了美好的序幕。摩洛哥,有蓝白色的索维拉,红色之城马拉喀什,金色的撒哈拉,黄色的菲斯古城,蓝色的舍夫沙瓦,白色之城卡萨布兰卡,它就是一个五彩斑斓的国家,美丽诱人。

我写游记最怕写干货,什么距离多少公里,必去的景点是什么,有什么特产多少价格,退税怎么办理等等,我写游记只是记录我真实看到的,感受到的,待我垂暮之年翻看自己走过的路那会多有滋味啊。

19日下午2点,又是辗转近20个小时的飞机终于踩在了祖国的土地上,回家!真好!

 

回家喽

多哈机场大熊

又独占了一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