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城长城距北京市区65公里,距北京怀柔慕田峪长城20公里,地处京师北门,这里是建于明代。西水峪长城,该段长建于明永乐年间(1404),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该长城段全长12.4公里,是北京界内少有的山水相连的长城,也是明代蓟镇居庸关最东端的边守要塞。它东连慕田峪石佛口东,西连居庸关,关口为西水峪关,有正城一道,堡城一座,城铺一间,过门一空,挡马墙一道,为明代重要关口。明成祖建都北京后,将陵寝设于昌平天寿山之阳,黄花镇在天寿山之北,此处长城不仅守卫着京师的北大门,而且是护卫明皇陵的重要门户,该段长城为石条结构,雄伟险峻巍峨古朴,是明长城的精华所在。至今长城保存完好,气势雄伟,其中有水上长城一段,为西水峪景区一绝。每年仲夏时节,这里的屋宇村舍就会淹没在漫天黄花之中,黄花城也因此得名。黄花岭长城是北京界内少有的山水相连的长城,虽不及八达岭长城雄伟,却保存完整、坚固实用,闻名于世界。黄花岭长城是因在此处修建水库,库水淹没长城而形成“水长城”,后被开发成旅游景区,随处可见断崖、单边墙和松松垮垮的残砖,周围村落的村民因旅游而受益,适合休闲露营。

从北京城区去黄花岭长城的行车路线是,在四环路健翔桥上八达岭高速公路,在昌平西关环岛出高速公路,在西关环岛向北去十三陵方向,沿途是一些果园。在长陵路口看标示牌右转往九渡河(黑山寨)方向,之后一路直行见到一个T形路口左转往黄花城方向(右转是银山塔林),前行不远再见一个T形路口左转(右转是怀柔),路口有一个中石化怀柔九渡河加油站。到达黄花镇,见一个Y形岔口左转往慕田峪方向,可见右侧山顶的长城,看到去黄花城的指示牌,向左转上较窄的柏油路,右转走到头就是黄花岭长城了,这里的门票费用是50元,停车费10元,这里的停车场大概能容纳500辆车。

穿过这个峪关就进入了景区

黄花岭长城景区的导览图

北京黄花城水长城旅游区-灏明湖。灏(hao)明湖四面环山,水澈域广,湖面300亩,水深平均8米。湖水清澈。灏:的意思是水势大,拆字解释为:湖面为景区一页。明:的意思是日月结合泛指宇宙,意思是一切都在宇宙之中,一切都是大自然所赐,阐明了万物永恒,天人和一的道家理念,同时也注明了该景区长城的起始年代。灏明湖的湖水特点是:宽广、平静。北京黄花城水长城旅游区-水中长城的水字是长城因大坝截流,导致水位上升,把处于低谷部位的长城淹没在水中,形成长城戏水,水没古城垣的景象,为景区一绝。而黄花城三段长城入水的景观在国内确是绝无仅有。

北京黄花城水长城的“水”字是长城因大坝截流导致水位上升,把处于低谷部位的长城淹没在水中,形成长城戏水,水没古城垣的景象,为景区一绝。而像黄花城三段长城入水的景观在国内确是绝无仅有。景区水库大坝底部设有一条长长的廊道,廊道弯曲通幽,冬暖夏凉。尤其是在多雨的夏季,灏明湖水位上涨,水从大坝的五个孔中涌出,落入下面池中,高低落差近20米,形成了壮观的人工瀑布,而位于瀑布后面的廊道也就成了令人向往的‘水帘长廊’。有诗云:城抱碧波涟,水没古城垣;城水相呼应,壮美自悠然。蛟龙千寻戏碧波,探古觅幽有奇观。

黄花岭长城水库大坝全貌

从东门进入景区,必须走大坝过道。

大坝一侧修有木栈道,建议从东门进入,然后走木栈道环湖行走。回来的时候走大坝出东门。全程大概需要走1小时45分钟。大概行走7公里。木栈道以山而建,这是欣赏景色最佳位置。

蜿蜒的河道,秀丽的山峰。湖水将三段长城自然断开,形成长城戏水、水没古城垣的奇特景观。也是京郊独有的“山间碧玉,水中长城”。

黄花岭长城有三绝:第一绝是因为它于明永乐年间(1404)建造,有600年的历史悠。第二绝”湖水将三段长城自然断开,形成了“山间碧玉,水中长城”,这种景观在国内确实是绝无仅有,形成长城戏水的奇特景观。第三绝是这里有着明代板栗园,古树盘根错节,形态各异。特别是这里气候四季变化分明,春夏秋冬各有特色。都可以去打卡。。。。。

黄花岭长城植物繁多,覆盖率好。

这里不仅是黄花的海洋,同时还有油松、 山桃、 山杏、 刺槐、 杜梨、沙棘、 刺玫、 胡枝子点缀其中,林分层次结构分明,是典型的自然生态 经济林树种展示区,使人留连望返,心旷神怡。

黄花岭长城最佳的游览季节是4-5和9-10月份。

黄花城水长城旅游区半岛——位于景区中心,面积上千平方米。它背靠青山,三面环水,是欣赏长城落入水中的最佳位置。岛上绿树丛生,花草遍地,并设有游船码头、垂钓处、茶舍等游客娱乐休息中心。北京黄花城水长城旅游区-石浪谷。此谷位于景区中部,因流水与石头撞击,泛起层层浪花,故得名石浪谷。

过木桥、涉小溪、跨怪石、沿古道,上行可达黑龙潭。途中,龙尾洞、紫翠峰、醉女山、石浪谷、情人峰、三珠连潭等自然景观更是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可谓“东连渤海仙源古、西映居庸紫翠重”。古城敌台入云端,一泓碧水抱石垣;古栗根深枝叶茂,水城山色一洞天。黄花城水长城旅游区以它那古朴的情怀、独有的魅力

水长城物杰地灵,桃花也有了灵气,深谙“杏花宜在山坞赏,桃花应在水边看”的道理,竞相在水旁岸边开放。娇姿媚影恋春波,盈盈碧水映桃花,花光水影,娇艳欲滴。“夹岸桃花蘸水开”的美景在这里得到了最佳诠释。盛开的花蕊宛如临水梳妆的美丽少女,楚楚动人,令人心醉。

相传,一位名叫蔡凯的将军督建此段长城。他兢兢业业,事必躬亲,修城质量更是精益求精。其间,有小人作祟,以“工期过长,投资太大”为由,诬陷其贪污,将他告上朝庭,皇帝昏庸,不问青红皂白,将蔡凯将军就地砍头示众。行刑时,蔡将军的头落而尸首不倒,这可吓坏了行刑官兵。事后经察,蔡将军修筑的长城极其险峻,用米汤砌筑的城墙坚固无比,而且所经账目笔笔清明。终于明白这绝非偷工减料之作,于是为蔡将军竖碑立墓,刻上“金汤”二字,以示“平反”,所以黄花城长城又称“金汤长城”。

已经修复好的长城,一般游客都是攀爬这段长城。

水长城的山桃花千娇百媚之时。像巨龙般蜿蜒腾越的明代残长城,在枯黄的背景下,残垣断壁仍见当日雄风。与之相伴的桃花,嫩蕊娇容,硬是在其悲壮萧瑟的气势中搏出一片生机盎然。长城绕湖畔”,建于黄花城长城盘旋于山脊之上,环绕在灏明湖畔,景色秀美壮观。

黄花城长城雄伟险峻气势磅礴,与长城、湖水相依的明代板栗园面积上百亩,其中共有古树40余棵,为明代守城将士所种。园内棵棵栗树盘根错节,形态各异,是京郊少有的人文景观,被誉为三奇景。

根据资料记录,明代守城将士三分守边,七分垦种,他们辛勤劳动栽培了大明板栗,如此大面积的古栗园,虽饱经风霜,但仍根深叶茂。可谓京郊独一无二的人文奇观。有诗赞曰:古栗苍苍满坡生,历经风雨仍从容;不吝献出丰硕果,颗粒饱满誉满城。

我亲眼见证了黄花城的“三绝”明代板栗园,古树盘根错节。有一棵古树被挂满了红绳,成为祈福树!

这颗板栗树树龄已经有620年了。

在板栗园内还养了孔雀

链接中心岛的玻璃栈桥(未开放)

我站在黄花岭长城的最高点鸟瞰灏明湖

水长城内花红柳绿、莺歌燕舞,春色满园。置身水长城,山花烂漫,花香扑鼻。粉的桃花/杏花、白的梨花、红的杜鹃、紫的丁香、绿的河柳……将水长城渲染的多姿多彩,生机盎然。

去黄花岭长城需要准备的装备有:登山杖、水瓶、墨镜、防晒服、备好中午的一顿食品。

黄花岭长城全景图

这个长城,我总结的特点是;人少,管理水平好,景色优美,安静平和。特别适合散心,发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