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 广州 的认识是北方人如何在 广州 生活下去开始的,据说一个北方人想在 广州 扎根,一定要先克服以下三大难关,只要克服了,在 广州 生活大概也会轻松许多。

语言方面,有人说粤语比英语还难懂,要能听粤语至少需要2-3个月时间,当然,脸皮厚多开口的话,半年就能讲得“麻麻地”了。

饮食方面,在岭南地区容易上火, 广州 饮食以清淡为主。许多北方人吃快餐得自备辣椒。当然了,如果上馆子或亲手做就没有这个困扰。

生活方面, 广州 衣食都便宜,但房租相对较高。如果住市中心,房租真的伤不起。要找房租便宜的,得到城中村去找,比起市区,环境脏乱差,得看自己能不能克服了。

其实 广州 是个包容的城市,大多数本地人不排外,而且饮食多元化,外地人和本地人有同等的竞争机会,只要有坚定的信心,一定能适应下来的。这就是我在没去 广州 之前对 广州 的第一印象,克服困难,生活下去。

后来因为工作原因我做了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然后无意之间就这样到了 广州 ,从 广州 又去了 珠海 ,从 珠海 去了 外伶仃岛 ,然后去了 舟山 ,去了 东极岛 ,因为过去了太久,虽然光了很多地方,但我对 广州 的印象依旧是,人多地铁挤,衣服便宜,肠粉没有点心好吃。但那时候我也开始逐渐在了解这座城市。

于是又到了后几年我和老妈参会,我来拍活动现场,那时候我的活动范围很小,除了拍会议就是去 广州 设计周打卡,因为两个会场相对,会场还遇到了学设计的朋友,朋友说这面不容易,要回去了。但我还是很开心,因为这一次我去了很多我喜欢的地方各种服装批发市场和网红打卡地,之后去了 澳门 。当时我对 广州 的好感又增加了,当然流沙包功不可没。

今年再来 广州 ,是一个很曲折的过程,因为暴雨所以我航班取消,改签后再次取消,只能一晚上跑了大半个 中国 奔赴 广州 ,还买了人生中最贵的一张火车票,我有种感觉去 广州 好难呀。经过一夜奔波我到了目的地, 广州 依旧湿热,而我去的地方让我心情大好。一个是 广州 帷幕开啦蜡像馆一个是MAG环球魔幻世界,都是我超喜欢的打卡地,而且还吃了赏点,缓解了我的疲惫与无奈。而 广州 的发达,让我想对这座城市开始深度的探索,开始有点儿期待深度的城市游。

【记忆里的 广州 2015 · 我在这里遇见的人】

第一次我去 广州 见了两个人,过去太久,我只想把扫街的印象再次呈现。很抽象,就看看照片好了。

他他他,她她她。她说 广州 是个做生意的城市,一个个的档口就是最好的标志;他说 广州 是美食天堂,在这里没有吃不到的东西。她说 广州 很热,热着热着就习惯了;他说所以你知道为什么我这么黑了吧;她说好玩的有,马戏团度假村;他说你可以逛逛街,买买衣服。

他说 广州 不好玩吧,他说 广州 很乱,他说你快回家吧,他说我感觉你不会喜欢 香港 ,他说 广州 太大了,她说 广州 到处都是黑人,她说 广州 是服装控天堂,她说我喜欢这里,她说她可能不会留在这里。

【记忆里的 广州 2017 · 我去了想去的地方】

从 北京 路到上下九。相连的上九路、下九路以及第十甫路是如今 广州 最著名的骑楼景观街和商业街,一切都已非常景观化和商业化:沿街的骑楼被整修一新并被改造成为各种专卖店,为了不遮挡商铺门脸,所有古树也被“整修”没了,整条街看上去更像是没有生命的布景。

不过在这里还是可以寻到一些残留的老 广州 记忆, 比如 美食老号——“陶陶居”和“ 广州 酒家”,底气十足的菜品质量以及上世纪国营饭店般的服务风范都非常“老 广州 ”。

除了上下九 北京 路,我要推荐两个打卡地,一个是李小龙故居,一个是tit创意工业园,都是很文艺适合拍照的地方。

【记忆里的 广州 2019 · 我又重新认识了 广州 】

曾有人说 广州 的后半夜才是真正的 广州 ,这时候它的真实性格才会呈现。在深夜里你还有机会去逛鬼市,据说没有逛过 广州 鬼市的人生是不完整的,而我对老广文化的迷恋从吃到住,也在不断的搜集信息中,此刻 广州 并不只是一个旅游购物城市更多是一个文化地标,是一个想要去探索的藏宝地。

今天的前言有点长,不要吐槽我哟,感谢你们一直能看下去。此行形成较短,我主要围绕吃住行三点简单来说说,然后诚恳的奉上我的游玩打卡攻略,照片文字略多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