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九华山脚下的青阳县丁桥镇饭店就餐时,可能没有人不点丁桥兰花干的。许多人赶到丁桥就餐,也就为了一尝丁桥兰花干子的风味。

一道普通的菜肴,为何有这样的雅致的菜名呢?兰花指我们都可能听说过。在古代,翘兰花指是男人的专利,是他们显示男子气概的标志。当时男人之间的日常问候不是“餐否”,而是“翘乎”,崇尚兰花指风气之盛可见一斑。当时有人写了一本《兰花品藻》,专门教人如何鉴赏、锤炼和保养兰花指。 后来,这一风气渐渐移到了女性身上,翘兰花指成了她们的特权之一。兰花指,现通常指大拇指和中指捏合,其余三指展开的手势。古时有多种指法,且为男子手势,现多为女子所用或戏曲演出上使用。

话说丁桥有一个王姓厨子,特爱看黄梅戏。1948年春,严凤英应杨友林邀请到青阳唱戏,被困青阳数月中,王厨子连看了十多场严凤英的演出,那唱腔行云流水,那身段婀娜多姿,更让他痴迷是严凤英的兰花指,半空一指,出神入化。王姓厨子总想把严凤英的这个精彩造型留下来,再传下去,但他毕竟只是一个厨子,怎么才能留下严凤英的这个光彩照人的瞬间呢,苦思冥想的王厨子突然灵光一闪,终于有了灵感。当地,豆腐干十分出名,他想在豆腐干上下点功夫,刀工手艺极佳的王厨子,立即拿来一块豆腐干,放在刀板上,斜着用力均匀地切下去,翻过来,再斜着用力均匀地切下去。接着,拿起豆腐干轻轻也展示一下,奇迹终于出现了:方寸之中的豆腐干,仿佛严凤英的兰花指的再现。趁着这股热劲,王厨子又在怎样烧好兰花干子上动上了脑筋。豆腐干子是素的,再配上文蛋,用鸡汤文火慢慢煲之,渐渐地,鸡汤的鲜,文蛋的香,豆腐干本身的湿润软润,都融汇在一起,食之味道特别,荤素之间中庸之后,食之平和,回味甘甜。饥时,能果腹;饱时,能回味。举箸一块兰花干子,筋道地翘着兰花指,徐徐地渐入食客的口中。

丁桥兰花干出名后,一时供不应求,王厨子又在原料豆腐干子切割上有了改进。过去,切一块干子,完全凭的是刀工,刀工不好,豆腐干子不是切得连缀不起来,就是能连起来,那也是成不了兰花指的形状。聪明的王厨子就让木匠特制了一个刀板,在这个刀板的中间,凹进一个能容进一块豆腐干块的凹槽,刚好,一块薄薄的豆腐干放进去,就是没有刀工的人,也会方便自如地切割成兰花干子。

如今,老王厨子已经不在了,但丁桥兰花干还有他的后人在传承,如果你有幸到了青阳县丁桥镇,并能尝到丁桥王家的兰花干,那算是你的口福不浅了。